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一)极少主义概述1.极少主义的含义“极少主义被定义为:当一件作品的内容被减少至最低限度时他所散发出来的完美感觉,当物体的所有组成部分,所有细节以及所有的连接都被减少或压缩至精华时,它就会拥有这种特性。
这就是去掉非本质元素的结果。
”————John Pawson对极少主义者来说,这种思想流派的兴起意味着又回到起点,这意味着通过使用最少的元素和笔画去实现建筑的实质,这并不是否定,排除和清教徒主义。
但是,却包含了一个创造光,体积和质量等基本理念的过程。
从形式上来说,这是朴素而简单的,但是,前提却基于复杂而高度发达的技术。
这种设计使空间简明,宽敞,没有多余的元素阻碍。
2.极少主义的历史著名现代主义建筑与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曾经提出过一句经典设计名言“少即多(l ess is more)”,他主张形式简单、高度功能化与理性化的设计理念,反对装饰化的设计风格,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极少主义设计风格曾经风靡一时,是西方后现代设计的里程碑,直至今日依然散发着无限魅力。
进入20世纪90年代,建筑可能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处于边缘,模糊的背景中将无助于对其他准确的分类,但是,即使如此,建筑风格依然保持了其中的一种趋势,即极少主义风格。
它逐渐用来挑战过度泛滥的折中主义风格及过度结构的形式主义风格,当面对“极少主义建筑”这一术语时,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去查阅“极少主义艺术”的概念。
这是一场出现在六十年代北美的现代雕塑运动,它是在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对一系列压力所产生的反应。
尤其是对时代运动所形成的艺术风气的批判,如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及视幻艺术。
因此,通过大量具有挑战性的,彻底的研究和试验一个多样化的艺术产物终于浮出水面,其目的在于以“最少”的手段获得“最大的张力”,确切的说,极少主义艺术仍如同一股绞合的绳索,以简单,基本的几何结构,去掉多余的装饰画元素,追求其最基本成分,因此所有的引经据典都被排除在外,除了在特殊场合反复出现的实体造型,——它明确涉及到连续性生产的工业化产品的工艺水准,——或是选择原料(既包括传统原料也包括工业原料),以便与位置、场地、立体、环境等因素建立密切的联系。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极少主义的基础是将建筑简化至其最基本的成分。
如空间、光线及造型,而非机械的减少,否定,去掉多余的装饰,抑或是崇尚清教徒式的生活准则。
即使这样肤浅的阅读上述文字,依然可能会对预定的外表或一系列准则产生错误的概念。
(如单调的白色或对空间的迷恋)。
这将导致过分简化“极少主义艺术”定义的复杂性。
并不得不将其融入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中。
极少主义艺术的批判眼光对准的是预先确立的概念。
在当今建筑实践中被广泛采用。
同时也是运用高精度密度光洁材料及干净利落的技术线条的典范。
它与场地及环境形成强烈对话(改变并赋予它们以新的个性)。
并以多重反复作为品质的保证,以达到整体的统一。
随着时代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了传统的大家庭模式,追求独立个性、自我成为时尚。
越来越走俏的小户型的热销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这群人可以不追求居室的大小、可以不考虑诸如交通、社区等诸多因素,但居室装修一定要精致和有个性,于是极少主义设计如一夜春风似的迅速回潮了。
(二)极少主义的特点极少主义者的秘密就在于他们追求一种不可言说的纯粹艺术体验,力图将艺术品从深度阐释的陷阱中解救出来,以理性甚至冷漠的姿态来对抗浮躁一时的、夸张的、精神分裂式的社会思潮。
他们给予观众的始终是淡泊和明净、强烈的工业色彩以及静止之物的冥想气质。
这股风潮也同样影响了室内设计领域。
室内设计曾经一度出现过矫情的浮华风格,而“极少主义”提倡摒弃粗放奢华的修饰和琐碎的功能,强调以简洁通畅来疏导世俗生活,其简约自然的风格让人们耳目一新。
极少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宣言就是:“少即是多”,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
“简约”并不意味着单纯的简化。
相反,它往往是丰富的集中统一,是复杂性的升华。
一种建筑决定于许多因素,比如意识形态、经济基础、技术能力、建筑监管人员的水平、业主的情绪爱好等等。
所有这些都必须在建筑中得到统一并忠实地反映设计者的观念。
这种丰富的“简约”需要耐心和努力的工作才能实现。
米开朗基罗曾经对雕塑的风格有过这样的要求:作者的一切努力要看起来非常自然,不要流露于作品之中,要让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工作前的初始状态。
建筑中的极少主义也正是如此。
成功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度理性化。
对于家具购买、空间布置得很有分寸,从不过量。
传统的室内设计总是将房间装饰得尽可能丰满,而极少主义设计总会留下足够的“灰空间”,达到人对空间的潜在要求。
它惯用硬朗、冷峻的直线条,光洁而通透的地板及墙面,利落而不失趣味的设计装饰细节等,这种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十分符合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
另外,及少主义在材料上的“减少”,在某种程度上能使人的心情更加放松、创造一种安宁、平静的生活空间。
1.极少主义家具:典型的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一方面强调建筑外观的简单、纯粹,另外还十分注重室内家具与日常器具的选择。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家具与室内整体环境非常协调,总的特征是造型简单但不失优雅,常常采用黑、白或灰的色彩计划,很少有装饰图案,显得含蓄而大方。
此外,极少主义室内设计还主张运用大片的中性色与大胆而强烈的重点色、轮廓鲜明的直线条与少量的图案装饰作夸张的对比,达到一种视觉冲击力,以突出这种简单、纯粹、优雅、时尚的风格。
2.极少主义材料色调:极少主义室内设计非常强调室内各种材料与色调的丰富对比,或微妙或夸张,是体现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墙体的设计会使用生砖、镜面、铁或光洁的乳胶漆等材料,色调则以纯白、奶油白为主体,在适当的地方运用明亮而强烈的重点颜色加以突出。
地板应该是墙体的有益补充,所以要选择同样类型的。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不宜运用大面积的软织物,地板材料适合为单色调的木地板或石材。
一般窗帘的材料应选择素色的百叶窗或半透明的纱质窗帘,因为这种窗帘更能增加房间的空间感,也更方便自然光线的进入。
极少主义用色总的原则是先确定房间的主色调,通常是软而亮的调子,然后决定家具和室内陈设的色彩范围。
例如:在冷调的硬木质地板上放置一块柔软的灰棕色羊毛地毯,房间马上会充满情趣。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适当的软质材料的运用十分重要。
例如纤维绒、天鹅绒、皮革、亚麻布、丝、棉等。
这些装饰织物的色调要尽可能自然,但质地应该突出触感。
图案太强的织物不适合此类风格。
3.极少主义结构建筑师和业主有着不同的需求,很难说谁能应该用什么材料,常常每个人都根据各自的概念采用不同的装饰,但在这个例子里你可以看到平整光滑干净的表面与粗燥的设备之在大多数例子中,承重构建不仅仅起着结构作用,而且被强调出来,这成为革新的主要内容金属柱被保留下来,为现实拱廊去掉了假顶棚,水泥柱也进行了清洗。
工业建筑通常采用大窗户,它可以保证空气的流通和充足的阳光,因此大多数业主都选择大窗户,有时为了防水,用铝质材料替换原来的木质材料。
当然,这种替换也根据开始的设计思想而定4.极少主义灯光灯光的布置是所有室内设计的重要因素。
在色彩单调的情况下,光可以用来丰富视觉感受,极少主义偏爱良好的自然光照。
每个人对光线的明亮程度有不同的敏感,有的人习惯呆在暗处,有的人却希望呆在光线充足的地方。
这为屋主对自然光有着强烈的特殊偏好,他希望光无处不在,可以像无所顾忌的精灵一般在房子的每个角落肆意穿行、奔跑、舞蹈或是栖息、停留。
因此在这座设计风格非常现代的顶层公寓里,你会感到光的无处不在,这些无形的精灵在屋子里穿行,带走一切空洞和臃肿,使光的韵致散发到极限,抵达他所要的完美。
这套公寓是复式结构的,上下两层,约200平米。
房间整体的色调趋于冷色,风格现代、简洁、明快。
一楼自玄关始,隔着一张放着一株鲜花的矮凳便是客厅,相邻的餐厅抬高数寸,与客厅及玄关之间形成错落,颇具情趣。
厨房与餐厅一墙之隔,墙为珠光粉色,与占主色调的纯白色相呼应又不显得突兀。
连接处的楼梯由原本的旋转楼梯改为单线条的直角楼梯,几乎去除了一切引起视觉堵塞的繁芜构造。
<A href="javascript:;">二楼除却楼梯周边的回廊便是主人的起居室、卧室、书房以及主卫、客卫。
Richrard说当初这个房子买下时是毛坯房,给了他更大的发挥想象的余地,他打通了所有非承重的隔墙,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享受来自大自然的光线,使整个空间显得更轻盈透明、写意轻松。
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很重要的东西,家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家应该是一个纯净的所在。
我曾经排斥过现代设计,我觉得工业时代材料的坚硬和直接隔阂了我们和大自然之间的亲近,并且崇尚极简主义的设计显得矫情和冷漠,是非人性化的。
然而在看到了这方案之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狭隘。
其实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完全是个人的自由,没有人会强迫自己去接受某个观念,只要使我们感受到美和舒适就是好的。
就像这套寓所的女主人,她希望她的家简单实用,喜欢冷色,不喜欢激烈的冲突和曲折。
而设计师的设计处处显示出了一个优秀设计师对客户的尊重和体贴,所以成功了。
<A href="javascript:;">在楼梯的上方有三个长方形的坡型凹槽,当林先生打开顶上的一排射灯时,我惊讶地发现在楼梯旁的那面空墙上光线形成了一个交错纵横的景观图案,令原本空空然的墙面平添了几分情趣。
在楼梯的转折处和二楼围绕楼梯的回廊处以及客厅长茶几的一角上,设计师都在水绿色磨砂玻璃下安了射灯,当夜晚降临,打开这些幽幽的射灯,再坐在窗台边看窗外斑斓的夜景时,心里一定是非常平静的,一天工作的喧嚣都会随着若有若无的歌声和这宁静的灯光灰飞烟灭。
二楼隔墙的下方也有一些射灯,这是为了使主人起居时照明用的。
林先生说自己是一个讲究实用的人,而我渐渐地发现,他的实用其实非常朴素、简单,是一种很通透的实用呢。
设计历时六个月,在这六个月中,设计师一方面不停地与主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一方面不停地对房子本身进行体会和揣摩。
世间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如果一个人心怀虔诚的话,他为之注入情感和心血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富有生命力。
<A href="javascript:;">交错出的层次直线和圆并不是两种对立的图形,在Richard的设计下,它们就和谐自然地成为了两种互补的元素。
从某个角度来讲,直线是一种非常单纯的元素,虽然它十分符合主人对简洁的追求,但是倘若过度地使用直线条会使整个房子看上去死板和缺乏变化,同时也会破坏直线本身的轻巧,显得呆滞。
所以设计师在策划的时候避免了一切可能引发冲突和走向极端的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