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器械传递的原则与方法PPT课件

手术器械传递的原则与方法PPT课件

26
针器。
27
针眼
17
针体
针尖
针尖分圆针、角针。角针前端为三棱形,锋利、穿
透力强,但对组织损伤较大,主要用于缝合皮肤、肌 腱、韧带、筋膜等坚韧组织,其它部位的组织用圆针 缝合,以减少组织损伤。
18
过程中要求做到3个1/3,缝线的返回线占总线长的 1/3,缝针被夹持在针尾的后1/3处,并稍向外上,持 针器开口前端的1/3夹持缝针
与食指捏住缝线的
前1/3处并拉住缝
线,右手持线的中
后1/3处,水平递
给术者,术者的手
25
在缝线的中后 1/3
交界处接线。
1. 吊线传递法(带线)
洗手护士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线的前端, 右手打开止血钳,夹住线头的 2mm,勿夹 过多,避免止血钳跨越组织时缝线移位,交 界丢失,失去带线作用,传递方法同传递持
19
针持传递法
洗手护士右手捏住持针器的中部,针尖向外侧。利用手腕部用动, 适当的力气将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传递时要避免术者同时 将针钳和缝线握住,缝针的尖端朝向手心,针弧朝背,缝线搭在 手背或用手夹持。
20
又称牵开器,有不同
形状、大小,用于牵
开切口、显露术野。
拉钩种类繁多,大小、 形状不一,宜根据手 术部位、深浅进行选 择。
12
交叉传递法:同时递2把器械时,递对侧器械的手
在上,同侧的手在下,不可从术者肩或背后传递。
13
用于夹持、辅助解剖及缝合组织 镊的尖端分为有齿和无齿两类
14
手握镊尖端、闭合开口,直立式传递
15
用于夹持缝合针、 协助缝线打结, 有不同的长度
16
简称缝针,用于缝合 各种组织,由 针尖 针体 针眼
9
使用时,不宜用组织剪剪线或其他物品,发免刃面变钝
又称皮钳或艾利斯,用于夹持组织或皮瓣,协助 剥离时提夹组织
10
对侧传递法
右手拇指握凸侧上 1/3
处,四指握凹侧中部,
11
通过腕部的适力运动,
将器械的柄环部拍打
在术者掌心
同侧传递法:右手拇指、环指握凹侧,示指、中
指握凸侧上 1/3处,通过腕下传递。左手则相反。
21
注意: 拉钩浸湿后方可使用,防止拉钩 面磨损组织
递拉钩前应用盐水浸湿。握住 拉钩前端,将柄端平行传递
22
咬骨钳传递法
枪状咬骨钳握轴部传递,手接柄,双关节咬骨 钳传递,握头端,手接柄。
23
锤、凿传递法
左手握凿端,柄递给术者左手,右手握锤, 手柄水平递术者右手。
24
缝线传递法
① 徒手缝线法
洗手护士左手拇指
5
下时,再以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侧, 稍稍提起刀片,向上顺势推下
6
二、器械传递法
手术刀传递法
注意勿伤及自己或术者。 手持刀背,刀刃面向下、尖端向后呈水平传递。
7
又称止血钳,
用于分离、钳
夹组织和止血,
协助持针、夹
8
持敷料等。有
不同长度
主要分为组织剪(简称弯剪)、线剪 (简称直剪)、用于剪开组织、缝线。
1. 速度快、方法准、器械对,术者接过后无需 调整方向即可使用。
2. 力度适当,达到提醒术者的注意力为度。
3. 根据手术部位,及时调整手4 术器械。
4. 及时收回切口周围的器械,避免堆积,防止 掉地。
刀片安装宜采用持针器夹持,避免割伤手指
装时,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侧,将刀片与 刀柄槽对合,向下嵌入手术器械传递的 Nhomakorabea则与方法
手术室:XXX
1
学习目标
1. 熟悉常用外科手术器械的名称及用法 2. 熟悉器械护士常用操作技术 3. 掌握器械传递原则
2
4. 通过练习,能够较熟练地完成器械护士常用 操作技术
常用外科手术器械
手术刀、手术剪、手术镊、持针钳、缝合针、 线、血管钳、拉钩等
3
一、器械传递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