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无机材料热工基础课件第七章 玻璃工业窑炉
无机材料热工基础课件第七章 玻璃工业窑炉
回旋流
纵流与横流搅合
表面流 深层流
池深1/3到1/4 池底
玻璃液流的作用
有利于熔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 加速配合料的熔化 增加了热量的损失 加速了对窑体的侵蚀
7.4 火焰池窑内的传热
玻璃池窑属于“中空窑” ①火焰空间内的热交换: 火焰—玻璃液、火焰—窑体、窑体—玻璃液
之间。 热辐射和热对流。
②玻璃液内的传热
辐射到玻璃液表面的热量被小部分被反射, 大部分在表层被吸收,剩余部分在穿透过 程中被吸收。 玻璃液内的换热方式以热辐射和传导为主, 对流换热主要在液流流动的方向上,垂直 液流方向上依靠传到传热和辐射传热,换 热量很少。
常见的气体空间分隔
矮碹分隔式 特点:矮碹处的下胸墙比较低,但还有一 定空间(称为开度)。这种分隔效果较差, 如果要想提高分隔效果,还要配合卡脖。
吊矮碹分隔式 特点:在矮碹处设U 型吊墙和矮 碹一起构 成分隔设施。分隔效果要比矮碹好但结构 复杂。
玻璃液的分隔装置
作用: 使澄清好的玻璃液迅速冷却 挡住液面上的未熔化的砂粒和沧渣 调节玻璃的流量 减少玻璃液从冷却区向熔化区回流
分隔装置的类型
浅层分隔装置:卡脖和冷却水管 卡脖:使玻璃液通过卡脖后能用较小的冷却
面积就使其冷却下来。 冷却水管 :挡浮渣作用良好 深层分隔装置:流液洞和窑坎 流液洞:可明显减少回流. 窑坎:可以延长玻璃液在熔化部的时间
窑坎的两种形式:挡墙式和斜坡式
7.2.2 热源供给部分
玻璃窑对热源供给设备的要求: 有一定的火焰长度 要有足够的火焰覆盖面积,且要紧贴玻璃液面 火焰不发漂,不发散,不分层。 要满足窑内所需的温度、气氛、压力。
热源所用燃料
理论上:只要能形成长火焰,而且燃烧温度高的燃 料就 可以作为玻璃窑的热源燃料。
一般来说:所用的燃料为煤气、天燃气、重油。 重油:发热值高,燃烧速度适中,火焰长度长 天然气:发热高,与助燃空气混合性好,火焰长度
可调节。 煤气:其特点是火焰长度短,热值较低。但它价廉
易得,成为大多数玻璃窑的首选燃料,一般是发 生炉煤气。
③配合料内的换热
上部:入窑后的料堆接受火焰空间内火焰辐 射和对流换热表面形成熔融薄膜(即内部 孔,外层熔融),此时料堆内部只能依靠 表面熔体的渗透、填充空隙而逐渐熔化。
下部:回流的玻璃液加热料堆下层。
③冷却部
冷却部
作用:进一步均化玻璃液,将温度降低到 一个合理的范围, 分配玻璃液到各个供料通道。
上部空间:起冷却作用。
结构 下部空间:起供料、分配作用。
④分隔装置
将玻璃池窑的熔化部和冷却部之间分隔。 包括玻璃液的分隔装置和气体空间的分隔装置 气体空间分隔装置作用:减小熔化部高温火焰
对冷却部的影响。分为完全分隔和部分分隔。
①窑的温度制度和散热情况。 ②玻璃液ρ和μ以及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③玻璃液的透热性与导热性。 无色玻璃液面温降3~10℃/cm,池底0.5 ℃/cm。 绿色玻璃液面8~15℃/cm,池底3~4℃/cm。 ④窑池结构与尺寸。如窑深、窑坎。 ⑤加料与出料。
玻璃液流的类型
窑长方向 位置
纵流 横流
成型方向称直流,加料方向回流。 窑中心温度高于两侧池墙
提供熔化玻璃所需要的热量供给空间
下空间 (窑池)
池壁 池底
构成配合料熔化成玻璃液并进行 澄清的空间
②投料口
投料口
作用:将玻璃配合料送入窑内并接受来自窑内的 部分热量 将表面部分物料熔融。
形式
正面式:特点: 可使配合料在熔化区池 表面上均匀布,但易造成跑料现象。
侧面式:特点 :克服正面式的缺点,但会 造成布料不均习
四大组成
玻璃熔制部分 热源供给部分 余热回收部分 排烟供气部分
以典型的蓄热式横焰池窑为例
7.2.1 玻璃熔制部分
玻璃熔化时的重要部位,其作用是将玻璃 配合料加热熔化使之成为玻璃液。 ①熔化部 ②投料口 ③冷却部 ④分隔装置
①熔化部
作用是进行配合料熔化和玻璃液澄清、均化
熔化空间
胸墙:
上空间 (火焰空间) 大碹:
5、按生产类型
平板玻璃窑 日用玻璃窑
6、按窑的生产能力
按生产能力
大型:150吨/天 中型:50~150吨/天 小型:50吨以下/天
按熔化面积
大型:60吨/m2 中型:30~60吨/m2 小型:30吨/m2
对浮法玻璃
大型:500以上吨/天 中型:300~500吨/天 小型:300以下吨/天
7.2 火焰池窑的结构
分类: 煤气交换器:跳罩式 空气交换器: 平板池窑:水冷闸板式
流液洞池窑:翻板式、闸板式、 跳罩式
7.3 火焰池窑内玻璃液的流动
原因:玻璃液的粘度(μ)和密度(ρ)与温 度(t)有关。
μ—t曲线,t↓, μ↑,流动速度ν↓。 ρ—t曲线,t↓,ρ↑,△t引起△ρ。 密度差△ρ产生自然流动。
讨论
用一块隔板将熔化池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A、 B池,在两个池中放入质量完全相等的玻璃 液,在A池内温度高,在B池内的温度低, 则池底所受压力相等。
玻璃产品的成型 玻璃制品的退火
在玻璃窑内完成
将玻璃配合料在合理温度制度下熔 融成液相,并将其均化、澄清,使 其成为透明的液体。
玻璃窑的分类
火焰
1、池窑分类(按所用热源) 电热
火焰——电热混合 连续式
2、按工作性质不同
间歇式
3、按烟气余热利用设备
蓄热室式窑 换热器式窑
4、按窑内火焰流动的方向
横焰窑 马蹄焰窑 纵焰窑
7.2.3 余热回收部分
目的作用: 回收余热、减少热量的损耗,提高热量利用率 提高窑内燃料燃烧温度 加速煤气充分燃烧,节约燃料 余热回收设备: 蓄热室 热交换器 余热锅炉
蓄热室
原理:利用废气与空气交替地通过其内的格 子体,经格子体为传热的中间体,从而便 利空气间接地获得废气的余热。
箱式蓄热室
十字砖构成蓄热室内 的连续通道式的格子体
②舌头
分隔空气、煤气的水平通道。 作用: 起改变空气、煤气为小平运动方向的调向作
用 分隔空气、煤气,并调节它们的混合状态 控制火焰长度和火焰刚度。
③预燃室
空气、煤气出水平通道后。借助气流涡动、 分子扩散和相互碰撞,在入窑前预先进行 部分混合和燃烧的地方。
④喷火口
使预燃的混合气体加速,形成具有一定速 度和刚度的火焰进入窑内。它直接关系到 火焰的长度、厚度、宽度、距液面的距离 及燃烧程度。
筒子砖构成的连续通道式格子体
顶碹 格子体 炉条碹
接池窑 钢结构
支烟道
(池窑横剖图)
7.2.4 排烟供气部分
作用:保证窑炉正常、连续、有效的排除烟 气维护窑炉正常工作,并提供空气空气输 送、烟气排出的通道。
组成:换向器(关键设备)、空气、煤气通 道、中间烟道、风机、总烟道、 烟囱。
换向器
作用:气体的换向设备,它能以此向窑内送 入窑气、煤气以及由窑内排除烟气,还能 调节气体流量和改变气体方向。
Pa=Haρa g= Pb=Hbρb g
当将隔板去掉,由于A池内的液面高于B面, A池的玻璃液流向B,此时造成B池底部玻 璃液的压力大于A,所以,造成底部玻璃液 由B流向A。
结论:
熔窑中玻璃液上部是由高温区流向低温区, 而下部是由低温区流回高温区。玻璃液在 不同高度进行着稳定的循环流动。
影响玻璃液流动的因素
燃烧室——小炉
小炉是玻璃窑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池窑的工作性能和玻 璃液的质量。结构特征:象一个鸭头或鹅 头。有以下四个部分: ①气道 ②舌头 ③预燃室 ④喷火口
有舌小炉:烧煤气的小炉
无舌小炉:烧重油(或烧天然气)的小炉
①气道
经过加热的空气、煤气离开蓄热室后,在 进入预燃室会合之前流过的一段通道。由 直立和水平通道组成。 空气通道 作用:为空气进入窑内提供通道 煤气通道 作用:为煤气进入窑内提供通道
第七章 玻璃工业窑炉
吴鹏 龙岩学院
目录
7.1 概述 7.2 火焰池窑的结构 7.3 火焰池窑内玻璃液的流动 7.4 火焰池窑内的传热 7.5 电熔窑炉(自学)
7.1 概述
玻璃:由熔融物冷却硬化而得的非晶态固体 物质。玻璃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中属于 一种比较特殊的制品。
原料的制备
玻璃生产过程 玻璃液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