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1.公共政策的主体( B )A,就是国家行政机关 B,包括各种具有法定权威性的公共部门C,包括利益集团和政党 D,全体公民2.对公共政策影响最为直接的政治制度是.( A )A,决策制度 B,议会制度 C,选举制度 D,政党制度3.传统的政策决策往往较多地依赖.( D )A,政治系统自身因 B,智囊团 C,理性原则 D,领导人的个人直觉和预见能力4. 利益集团一般代表了 ( B )A,"大众"的利益 B,集团成员的利益 C,"弱势群体"的利益 D,政策决策者的利益5.设计政策方案时应该( C )A,不遗漏任何可能的方案 B,只要找到少量的方案就行了C,达到"满意"的程度 D,以上选项均错6.政策评估过程也是一个( D )A,辩护过程 B,展示过程 C,整合过程 D,反馈过程7. 是国家机关的总称,是统治阶级为实现自身意志和利益而建立起来的纵横交错的组织网络。
( A )A.国家机构B.行政机关C.立法机关D.司法机关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是( D )A.选举B.监督C.罢免D.立法9.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 B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 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C. 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 公众要求关注生态环境10.政策分析需要( A )A,多元的评估标准 B,简单的评估标准 C,唯一的评估标准 D,以上选项均错11.设计政策方案需要( A )A,让更多类型的方案进入视野 B,简化方案C,统一方案的类型 D,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12.政策分析的步骤是. ( A ) A,灵活的 B,不变的 C,必须严格遵循的 D,可以完全忽略的14.市场与政府最大的区别在于 ( B )A,市场缺乏独立决策的能力 B,市场相对缺乏强制C,市场没有约束和限制 D,市场总是带来效率15.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A )A.政策的制定C.政策的监控B.政策的执行D.政策的评估17.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 B )的体现。
A.阶级压迫C.集体智慧B.国家意志D.公共利益18.下列属于强制性工具的是( C )。
A.市场B.志愿者组织C.公共企业D.补贴19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 B )A.勒纳 B.拉斯韦尔C.德洛尔D.马克思20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重点是( A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C.政策的监控D.政策的评估21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 B )A.政策的制定 B.政策的执行C.政策的监控D.政策的评估22当且仅当存在一种可以确认的客观情势,出现强烈的公众诉求,形成明显的政策需要时,______才会最终完成。
( A )A、政策问题B、政策执行C、政策评估D、政策监督23.社会或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的情况下,才成为(C)A、政府问题B、国家问题C、公共政策问题D、执政党问题24.从评估组织活动形式上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A)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B、部评估和外部评估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25.从评估机构在政策活动中的地位来看,公共政策评估可分为( B )A、正式评估和非正式评估B、部评估和外部评估C、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估D、执行评估和非执行评估26.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是______的例。
(A)A、政策变通B、政策创新C、理想化政策模型D、政策执行再决策27.公共政策一旦____,便意味着它取得了政治系统的承认,获得了正式的公共性和权威性。
(B)A、可行B、合法化C、合理化D、系统化28.参与政策规划的主体通常是多元的,但起主导作用的是(A)A、政府B、立法机关C、公众D、司法机关29.政府议程指的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又被称为( D)A、政策议程B、行政议程C、公众议程D、正式议程30.象征性议程的问题多集中于(B)A、经济领域B、价值领域C、学术领域D、政治领域31.公共政策问题得到认定之后,政策制定者首先要考虑的是(C)A、拟定政策方案B、选择政策方案C、确定政策目标D、评估政策方案32.公共政策是为______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 C )A 企业B 社会组织C 政府D 个人33. 国家权力通过制定公共政策来履行其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公共政策在总体上是________的体现。
( B )A.阶级压迫 B.国家意志C.集体智慧 D.公共利益34.政治政策的核心价值是( D )A、维护阶级统治B、保卫国家安全C、增进民族团结 D 获取巩固、防卫与增益国家权力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35.划分公共政策的主体与客体主要依据的是(A)A、是否参与并主导公共政策过程B、主体是执政者,客体是制定的政策C、是制定政策还是执行政策D、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36.下列属于混合性工具的是(A)。
A.信息与规劝B.管制C.市场D.家庭与社区37.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研究后期的重点是(B)A.政策的制定C.政策的监控B.政策的执行D.政策的评估38.农业政策、工业政策、环境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都属于( A )。
A.经济政策C.社会政策B.政治政策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二、多选1、在现代国家中,政策议程通常为:(AB )。
A.系统议程D.司法议程B.政府议程E.立法议程C.行政议程2、下列哪些因素属公共政策问题形成的客观因素( AE )。
A.体制转型D.人们价值观的变化B.社会变迁E.自然灾害C.武器的革新与发展3、头脑风暴法在政策问题分析常包含下列( ABCD )阶段。
A.组建团体D.意见排序B.意见产出E.编制计划C.意见评估4、行政政策执行的方式包括( ABDE )。
A.政策执行D.行政命令B.行政措施E.行政处罚C.法律措施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ABCE )。
A. 人大决定B. 基本法律C. 一般法律D. 地方性法规E. 宪法6.综合西方学者观点,结合我国实践,我们认为公共政策运行经过哪些环节( ABCDE )。
A.政策制定D.政策评估B.政策执行E.政策终结C.政策监控7.多角度分析通常从下列( BCE )角度进行分析。
A.伦理角度D.理论角度B.个人角度E.技术角度C.组织角度8.政策目标一般具有下列哪些特征(AB)。
A.问题的针对性D.效率性B.未来的预期性E.可选择性C.公平性9.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包括( ABCDE )。
A.完善行政管理体制B.建设高素质的行政管理队伍C.努力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性 D健全行政法制E.改善行政环境10.关于公共政策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下列哪些论述是正确的?( ABCD )A.公共政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没有公共政策就没有行政管理B.公共政策是从行政管理目标到结果的桥梁C.公共政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首要环节D.公共政策是现代行政管理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E.公共政策是实现各种目标的必要保障11.政策评估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BCD)A、收集信息B、确定评估对象C、制定评估方案D、准备评估条件E、预测评估效果11.公共政策评估的主体包括(ABC)A、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B、专业机构和人员C、政策对象D、所有公民12.公共政策在其形成中要受到诸多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关键的因素是(ABE)A.国家结构B.政治体制C.利益集团D.社会组织E.政府体制13.确定政策目标的实事原则要求我们一定要(BC)A、从主观愿望出发B、从实际的公共政策问题出发C、切实可行D、志存高远E、降低要求14.政策方案的评估主要有下列哪些方法(AB)A、预测性评估B、可行性评估C、效果性评估D、社会认同性评估E、优劣性评估15、下面可以当作公域物品处置的是(CD)A、国防B、消防C、城市绿化D、公共卫生10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ABCE )。
A.人大决定B.基本法律C.一般法律D.地方性法规E.宪法16.行政政策执行的方式包括(ABDE)。
A.政策执行B.行政措施c.法律措施D.行政命令E.行政处罚17.构成公共政策系统的子系统是(BCDE )A.对象子系统B.信息子系统C.监控子系统D.咨询子系统E.评估子系统三、判断1、二次大战后公共政策研究由英国扩散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2、政策是政府等公共部门的一种干预手段。
√3、公共政策完全体现了政策主体的意志和价值观。
×4、美国的现代政策研究一开始主要侧重于大型城市问题。
√5、计划不一定是公共政策,政策应该包含计划。
√6、当代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很多政策的生命周期延长了。
×7、对投票规则的精心选择不能让集体拥有理性,但可以降低决策的预期成本。
√8、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应尽量做到“价值中立”,所以政策分析者可以抛开意识形态和基本价值因素。
×9、自主治理在任何情况下均优于政府的管制。
×10、许多制度也可以被称作政策。
√11、政策分析是以理性原则为基础的,但理性能力不是无限的。
√12、影响公共政策的“变量”是一元的。
×13、决策制度对公共政策影响最为直接。
√14.公共政策环境是指影响政策产生、存在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15、利益集团是由一些有相同或相似利益诉求的人们为争取、保障自己的权益而结成的团体。
√16、自然条件通常是决定公共政策的首要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