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政策复习题.doc

公共政策复习题.doc

一、名词解释
1.官僚制度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行政权力体系。

2.分权(156)
3.精英论。

(19)“精英论”所指的“精英”或“杰出人物”,主要不是指某一领袖个人,而是市少数统治者组成的集团,他们往往具有被某一特定社会或组织视为极其重要的那些特殊品质,例如特殊的种族、成就、职业、教育水平,等等。

4.政策过程:政策的设计不等于政策现实。

政策的产生、实施、影响是一个动态的、不确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策会产生改变;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它是如何实施的,也就是政策过程。

5.公共政策(43)公共政策是政府等公共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指导准则,它决定着管理活动的方向和目标。

6.成本一收益比
7.游说泛指多方活动陈述自己的建议、主张,希望自己的建议、主张被采纳、实施。

8.执行评估
1. 禾斗层制J (又称官僚制)是建立在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的基础上的,它体现了德国式的社会科学与美国式的工业主义的结合。

2. 议程会议上议案讨论的程序;议事日程。

3. 渐进主义所谓的渐进主义主要是指那些在学术上坚持渐进改革取向或者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坚持渐进改革取向。

它既是一种学术理念,又是一种实践运动。

4. 政策系统(48)
5. 公共牙IJ益公共利益是指不特定的社会成员所享有的利益。

6. 决策标准
7. 政策倡导
8. 决策路径
二、简答题
1.解释政策系统、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概念。

(48、49、50)
2.简述公共政策问题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3.政策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4.简述政策执行的一般程序。

(227)
5.简述头脑风暴法的优缺点。

(381)
缺点:1,由于头脑风暴法参与人员过多,层次太杂,一旦涉及到意见不能统一时往往会出现沁服从多数现象。

由于在头脑风暴中大多数是非专业人才,因此往往会出现多数人的意见是错误的意见。

2, 如果是在过程中进行头脑风暴法在运用吋容易扰乱设计者和规划者的思路,而且往往是在会议中做出的一些决定可能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头脑风暴也容易造成头脑发热。

3, 头脑风暴不适用于一些具冇机密性和高技术含量及专业性问题。

1.简述政策分析的基本过程。

(374)
2.简述政策议程建立的条件。

(186)
3.政策评估的一般过程有哪些?(291)
4.政策终结的基本内容主耍有哪些?(339)
三、案例分析(可不必根据分析提示,运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有关理论与概念来进行分析说明)
1.“麻木”,这一困扰武汉市政府14年的老大难问题
分析提示:导致武汉市前两次“禁麻”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在第三次“禁麻”活动中,武汉市政府在公共政策理念上有什么变化?
政策执行方式有何变化?
2.广州的士降价?偷换概念!
□月30日,广州各大媒体同时报道了一则涉及公众利益的新闻:从12月1日起,广州市出租车降价。

即:现行的每公里租价和起步价不变,将起步价的里程由原来的2000米增加到2300米。

这意味着每次“打的”可以省8毛钱。

分析提示:案例中体现的政策问题是什么?(376)
你口己是如何界定案例中的政策问题的?(377)
如何对这一政策进行评估?(273)
3.岳阳选举出波折市长二选才通过
据《潇湘晨报》报道,2003年1月1日下午,湖南省岳阳市召开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

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岳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秘书长, 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岳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岳阳市屮级人民法院院长、岳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t和岳阳市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在这一次选举中岳阳市市长没有产生。

在昨晚的第二次选举中罗碧升当选市长。

分析提示:公共决策体制有哪些基本类型?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完善作为决策方式的民主集中制?(141)结合案例,说说你是如何看待“岳阳选举出波折市长二选才通过”这一案例的?该案例说明了什么问题?(133)
2.“定心丸”何以变成“闹心丸”
第二轮土地延包给广大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对稳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增加农民长期投入的积极性,保护耕地,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在一些地方“定心丸”却变成“闹心丸”。

分析提示:分析以上案例,指出“土地延包”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50)针对这一问题,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提出解决的有效办法。

(255)
3.前日早晨,深圳宝安区一条连接两个街道的公路桥,被有关部门用水泥墙给封死,给附近居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据了解,桥是福永一工业区管理部门封的,原因是飞车党抢劫分析提示:案例中体现了什么问题?
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试从公共政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四、论述题
联系实际,如何理解政策执行屮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的要求?(233)
联系实际,论述公民参与在政策合法化中的作用。

(2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