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考研经验之谈在确定考研目标院校后要制定各阶段每一门科目的复习计划,按计划进行复习。
如果自制力不够或跨考,可以选择报辅导班,博仁的学习资料层次分明、重难点突出,复习与练习结合,还有老师解难答疑,VIP学员泽有专门的老师全程跟踪,确保落实复习计划,很实用。
无论选哪个学校,都会有不少竞争对手,所以要相信自己,朝着目标不懈努力,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
下面,我想分科目介绍一下英语、政治和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考研英语复习策略第一步:贮备足量词汇,打下坚实基础1.打好持久攻坚战,长期坚持考试前的10个月的时间里,需要对英语单词开始进行持久记忆。
英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考研大纲规定的五千多的词汇与词组中,我们在从中小学到现在基本已经掌握了一千到三千的词汇量了,不论在之前的词汇量有多大,在考前的这几个月内,都不能放松对词汇的记忆和学习。
2.结合阅读的文章,删旧词背新词在背诵单词的时候,将单词拿到一个句子当中,甚至结合整篇文章去理解与背诵,就会发现效果会非常的好。
一般来讲,对大纲词汇的记忆,最好达到90%以上,减去自己已有的词汇量,还有两千到三千的新的单词需要去背诵。
在背诵过程中,可以随时将自己词汇表中或手中卡片本中的已记住的旧词汇进行删除,而只留下未记住词汇,以加速记忆。
3.遇到新词(超纲词),能记就记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背诵单词不是单独进行的。
背诵单词的同时,也会进行英语阅读以及做一些历年真题试卷,这时候遇到的一些新的单词,也需要大家去记忆,这些地方遇到的单词和词汇书上的单词会重叠一部份,没关系,权当是又加深了一遍记忆。
但有一部份是超过大纲的,这时候,大家也要背诵,因为考卷中也会有一些超纲的词汇,量虽然不会很大,频率却很高,所以把真题、模拟题中的一些新词要背诵下来,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时遇到的单词,也要尽量去记忆。
第二步:阅读足量文章1.准备越早越好从四月份开始,伴随着背诵词汇的同时,也要开始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了。
阅读文章要尽早,而且最好再准备看专业课以前就要有大量的阅读经历,这样在备考的后期,就不会因为对专业课复习占用大量的时间,而导致英语阅读这块的准备不足了。
还有,就是阅读理解的提高,将会带动英文整体水平的提高,因为其他包括翻译、完型填空和作文部分,都会得益于阅读理解部分水平的提高。
2.深度理解真题文章首先建议同学们阅读的文章,就是历年真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短小但极其精悍。
有的参考书本将这些文章单独分列出来,同时配上译文和解读,考生尽量将近几年来考研真题中的阅读理解文章都能够读上五到十遍以上,达到完全理解甚至背诵的程度,一定要切实利用好真题这一最好的条件。
3.大量阅读外刊文章阅读文章除了真题中的文章外,还可以读外刊上的文章。
往往考研真题的阅读理解文章都是出自于国外刊物,阅读外文期刊还可以丰富自己对相关专业知识背景(如教育、心理、科学、医疗、政治、经济改革、旅游等)的了解。
这里,向大家推荐:英文网站如CNN、BBC或者纽约时报网站,《英语文摘》杂志和《China Daily》报纸,当然重点是上面摘的外刊部分。
阅读课外读物要有很大的量的要求,不要因为有难度就愿投入时间少,外刊文章一定要精读几十篇才够。
第三步:做足真题,练足题型做真题,练模拟的目的很单纯,就是熟悉题型,进入备战状态。
真题都有很权威的解读分析,所以除了开始自己做外,之后一定要结合着解读与答案,仔细研究每一道题,目的是把握命题真正的规律。
1.完型填空完型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对一些语言知识(语法、词汇、上下文逻辑关系)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有扎实的语法知识和丰富的词汇量,同时有较强的阅读能力。
所以平时在做真题与模拟题的完型填空时,一是要明白文章的大意,要着眼于作者的观点,要根据上下文内容选择正确的词汇;二是要根据上下句的逻辑关系,根据语法规则选择正确的答案;三是最好能够抽出一点时间,将答案放在文章中读一遍,检查一下答案的正确性。
2.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主要是科技,商业,教育,心理,旅游等方面的文章,在阅读时应该先读题干再读文章。
从最后一个题干开始,依次阅读到第一个题干,明白考点在哪里再去读原文,从正文第一段开始,找第一题的答案,接着读正文第二段,再回去解第二题,解完第二题,看一下第三题的题干再重新回到原文,依次类推直到解完。
做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养成一个答题好习惯,就要看一段文章,做一道问题,这即“交叉式做题法”。
3.翻译翻译题其实是脱胎于阅读理解,是将英文与中文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领域。
翻译题首先要略读全文,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因为如果脱离全文,翻译划线的部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容易理解的,尤其是一些关键词的翻译上。
当然,也没有必要在划线之外的地方花费过多时间,基本上粗读一遍,了解达意即可。
对划线部分,准确翻译出关键的几个词来之后,再通过分析主谓宾等语法结构将句子连串起来,最后根据全文意思判断翻译部分的正确与否。
4.作文英语写作是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题型,其中的小作文主要是考查考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主要是书信、摘要、报告、备忘录四种,每个类型都要背诵至少一篇范文来。
至于大作文,建议大家背诵一些写作模式,也要背诵几篇文章,起码会在成绩上有所体现。
政治复习政治本来就是考研中最简单而且最容易拿分的,付出回报率绝对最大。
政治复习能够立竿见影,无需花太多时间,在暑假的时候可以抽出2天把去年的大纲读一遍,理解一下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从9月上旬开始每天平均2小时足矣,但最后冲刺的20天,多给政治点时间绝对效果最好,且收益最大,没什么捷径,主要就是理解背总结再背。
在复习政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心态事实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不难,难的是你真的就做到了,一路上磕磕绊绊在所难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是关键,可以用目标激励自己前进,但不要老想着目标,相信天道酬勤,功到自然成,考研人需要鼓励,至少你要做自己的拉拉队长,鼓励自己直捣黄龙,一定也要相信自己复习什么必然会考什么。
2.计划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每月每周每天完成什么,每天每周每月又完成了什么,我是都有记录,清清楚楚,这样能把握复习进度,复习效率也高。
3.方法没有什么好方法,就是有几个观点很认同,一定要静下心来,否则三更起五更眠也是浮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不要神经一直绷的太紧,那样效率未必就高;多与同学交流,要知道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群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4.答题技巧可以借鉴别人的(网上很多),但一定要自己总结转化为自己的知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用书红宝书(教材)+任汝芬序列三(形势与政策)+肖秀荣最后四套题(模拟题)+任汝芬序列四(模拟题)+20天20题(主观题背诵)+例年真题解析。
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就行,完全没必要买这么多书,有些可以复印(我尊重版权更支持盗版,强烈谴责教育部考试中心及高教出版社借垄断抬高书价)。
6.笔复习时建议多准备几种颜色的笔(我当时有黑、蓝、红、绿四种+铅笔),彩色的笔会更醒目,可以用来区分考点的重要性以及复习轮次等等。
7.知识体系再强调下目录的重要性,一定要对整个学科有个清楚的知识框架,既能帮助理解整个学科,又能有效提高记忆。
8.网络考研复习时能远离网络就离远点,因为那会自觉不自觉的消磨你很多时间,当然网上搜集有用信息是必须的,可以隔三差五逛逛考研论坛,但一定不要太频繁,网络能让人浮躁。
专业课复习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试卷分值是300分,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考试的内容都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科目: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方法。
四科占的分值和比重各不相同,其中教育学原理占了100分,中外教育史100分,教育心理学占了40分,教育研究方法占了30分。
试卷的最后一道题是选做题,占了30分,它由两道试题组成,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道比较擅长和熟悉的题目。
这两道题目分别属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这两个科目。
1、做好自己的复习计划。
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框好一个复习计划,不要太精确但有一个大概,太精确了容易拘泥于计划给自己压力,没有计划又太松散没有紧迫感,有了计划一定要按照计划做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放弃计划。
更重要的是不要随便改复习计划,那样会陷入定计划改计划的恶性循环中,而且会引起一种错觉自己什么都没有干的紧张和恐惧,耽误自己的复习进程。
有了复习进度表,大家就可以胸有成竹、淡定从容地应对复习,而最重要的还是落实计划。
2、笔记——你的考研法宝笔记可以帮你加深记忆。
笔记不是简单的抄书,当你开始动笔的时候,你应该至少已经把原文看了一遍,这篇文章大致讲的什么,思路怎样,采用什么体系,心中要有个底儿。
记下一篇完整的笔记,你这篇文章也一定读了两三遍。
笔记记完了,文章的内容你也就记得差不多了。
笔记可以帮你加深理解。
一篇好的笔记,可以帮你再认识原文。
因为你的笔记已经去粗取精,将原文最精华的部分展示给你自己。
笔记可以帮你节省时间。
它起了将厚书读薄的作用,每天翻翻你的笔记,最重要的知识点都逃不过你的法眼,而花费的时间不过是看原书的几十分之一。
尤其到临考试前夕,在你不得不将时间放在英语和政治上时,笔记就成了帮你防止遗忘的最好帮手。
做笔记有三大忌。
第一大忌——抄书。
笔记的主要作用是帮你理清思路,而不只是知识点的堆积。
第二大忌——条理不清,面目可憎。
你的笔记可是给你自己看的,所以一定要有条理。
最好将笔记形式化,原文是叙述性语言,你可以给它分段分层。
这样看起来就会一目了然,有助于消化。
第三大忌——所有笔记一个模式。
看书有轻有重,有精读有泛读。
相应地,记笔记也有不同的种类。
对于那些要求重点阅读的书,你的笔记就应该详细。
不仅你的笔记要反映出原文的知识体系,还应有具体的内容。
你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表述,这是最理想的,这样知识就成为你自己的了。
而对于不必细看的书或文章,你可以只记一个梗概,或一个框架,或其中某个知识点。
这些便于你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查询。
第四大忌——通篇陈述句。
会看书和看懂书的人,一定会有疑问。
如果你的全部笔记都是人云亦云,那你还是没经过自己的思考。
3、记忆方法。
首先向大家推荐结构记忆方法。
就是把各章节的标题和结构闹清楚,这是不仅非常有利于记忆,而且考试时一旦出现综合性试题,你可以一下定位到某章某节某个要点中去的,这样答题是很有逻辑性和广度的.其次是关键记忆法。
我们不可能把一本书都记下来的,但是记关键词是很有效的。
一是关键词好记,大家可不必记那些冗长的句子,记住关键词就可以记住整个句子的意思。
二来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在考试时应运是不灵活的,易形成思维定势。
关键词记忆法让你一目了然的,当然,书中一些优秀的句子不妨可以借鉴一下!4、做统考历年真题和自主命题院校真题。
等复习的差不多时,就是至少要细看三遍书时再做啊。
虽各个院校参考书不同,但那些题是很有价值的,从中你可以看出出题方向和重点的,而且可以检验你的水平的,看你的欠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