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秋季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解析版)

2020年秋季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解析版)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携带酒精 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 . 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D . 火场逃生时在有烟雾的地方匍匐前进2.下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B . 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 2C . 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D . 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 )A .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B . 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 .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D .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4.下列过程属于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A . 水力发电B . 电解水C . 化学电池D . 太阳能供热5.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B . 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C . pH<6.5的雨水称为酸雨D . 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 6.能源和环保是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风能属于“绿色能源”B . 化石燃料的使用不会污染环境C . 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会污染水D . 大量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7.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B . 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 . 电解水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D . 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8.下列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B . 碳酸钙受热分解C . 镁条溶于盐酸D . 浓硫酸与水混合9.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单质是氮气B . 按目前测定,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C . 煤、石油、沼气、风能等都是可再生能源D .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10.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下图所示。

下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 . ②②B . ②②C . ②②D . ②②11.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B .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C . “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D .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12.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现象②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B . 现象②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 . 现象②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 . 现象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13.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碎片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A . 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 . 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CuOC . 实验过程中滤纸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D .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4.下列用化学知识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 A . 增加易燃物,可以使燃烧更旺 B . 增大氧气浓度,可以使燃烧更旺 C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达到灭火的目的 D . 清除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15.不属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是( )A . 火力发电B . 风力发电C . 氢燃料客车D . 太阳能电池路灯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汽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氢能源汽车备受人们关注。

(1)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

为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采取使用(或安装)_____________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等措施;(2)氢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从______能开始,最终转化为______能。

氢能源有本身无毒、原料来源广、可再生、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填一点)。

(3)某些汽车轮胎是由合成材料和金属材料复合而成的。

其中使用的合成材料,主要利用它的_________等性能(填字母)。

A.耐高温、高弹性 B.透气性好、耐磨 C.密度小、熔点低其中使用的金属材料一般为铁合金,主要利用它的_________等性能(填字母)。

A.导热性好 B.绝缘性好 C.硬度大17.北京市为了控制汽车尾气给空气造成的污染,在燃料的使用和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

(1)图1中公交车使用的天然气主要成分是________,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是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中,我国自行研制的氢动力概念跑车.汽车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氢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氢动力汽车目前还不能普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为了普及氢动力汽车,科学家仍在不懈努力.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以色列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装置中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B(OH)3]和氢气。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车用乙醇汽油是将乙醇(C2H5OH)与汽油(主要成分以C8H18表示)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通常可燃物中碳元素质量分数越高,燃烧产生的CO越多,则相同条件下,乙醇和汽油分别燃烧时,产生CO较多的是________;为了减少乙醇汽油燃烧产生的CO,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任写一种)。

.18.2014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

从近来经常发生的雾霾天气看治理污染刻不容缓。

(1)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降水。

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等污染性气体,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2)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 2.5微米的颗粒物。

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__。

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3)“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_______ A.节约纸张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C.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尽量乘坐公交车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A.酒精属于易燃液体,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能携带酒精,故A是错误的;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利用了隔绝空气的原理,所以是正确的;C.液化气着火,首先迅速关闭液化气罐阀门,目的是防止爆炸,正确;D.火场温度高,有害气体和烟尘在热空气的带动下,会集中在空间上方,所以匍匐前进。

2.【答案】A【解析】A、该反应可以表示为2CO+2NO=2CO2+N2,反应前没有单质,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两个N原子,构成了单质N2,故B正确;C、反应前为4分子,反应后为3分子,所以分子总数减少,故C正确;D、尾气中的CO和NO是有毒的,反应后的CO2和N2是无毒无害的,故D正确。

此题选A。

3.【答案】C【解析】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关闭阀门防止煤气继续与空气混合,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空气与煤气的混合浓度,这样做都可以防止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故A正确;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切断电源可以防止触电或火势进一步蔓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可以防止有水时电器发生爆炸,故B正确;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扑灭,泡沫灭火器会喷出大量的水,损坏图书,故C不正确;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砍掉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可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得到控制,故D正确;故选C。

4.【答案】C【解析】A.水力发电是将水能转化为电能,错误;B.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错误;C.化学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确;D.太阳能供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错误。

5.【答案】C【解析】A.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资源丰富,燃烧时发热量高,生成物是水,无污染,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选项说法正确;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成小液滴,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选项说法正确;C.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不是 6.5,选项说法错误;D.发生火灾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下身子沿墙壁跑出火灾区,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6.【答案】A【解析】A.风能属于绿色能源,故A正确;B.化石燃料的使用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错误;C.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故C错误;D.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符合低碳理念,故D错误。

7.【答案】B【解析】A.燃烧都是放热的反应,正确;B.条件是高温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不一定,也有可能是放热的,如铝与氧化铁高温下反应,这个反应用来金属焊接;C.电解水需要消耗电能,是吸收能量的,正确;D.有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是正确的。

8.【答案】B【解析】A.燃烧是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所以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是放热反应;B.碳酸钙受热分解需要吸收热量;C.镁条溶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D.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选B。

9.【答案】C【解析】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沼气、风能是可再生能源。

10.【答案】A【解析】A.②中白磷没有燃烧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②中白磷燃烧因为温度达到了着火点,②②对比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B.②中白磷没有燃烧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②中白磷虽然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是没有燃烧,所以②②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C.②中白磷不燃烧有两个原因: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也没有与氧气接触,②②中白磷也没燃烧,②②不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D.②中白磷不燃烧有两个原因: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也没有与氧气接触,②②对比不能充分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

故选择A。

11.【答案】C【解析】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会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加重温室效应的发生。

12.【答案】C【解析】A.现象②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所以A是错误的;B.现象②②都不燃烧,不能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C.由现象②②可得出白磷比红磷更易燃烧,即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D.现象②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能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