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设计论文单位: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姓名:徐云龙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王春秀1 前言近年来我国模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模具设计与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型、精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的需求量大幅度发增加。
模具质量明显提高;模具CAD/CAM技术相当广泛的得到了应用。
机械零部件中60%的粗加工,80%的精加工需要由模具来完成。
可以说,模具是工业之母。
依照塑件的成型方法分类,可以将塑料加工模具分为三类:(1)压缩模压缩模是将塑料装在受热的型腔或加料室内,然后加压。
也可称为压塑模或压模。
在压制时直接对型腔内的塑料施加压力。
这类模具的加料室一般与型腔是一体的,主要用于热固性塑件的成型,有时也用于热塑性塑件的成型。
(2)压注模压注摸是将塑料在加料室内受热成为黏流状态,在柱塞压力的作用下使熔料经过注射系统进入并充满闭合的型腔。
也称为传递模、挤扭模。
这种棋具结构比压缩模复杂,造价较高。
(3)注射模注射模又称为注塑模.塑料在注射机上装有螺杆搅拌的料筒内受热开始熔化.当达到半熔性状态时、在压力的作用下,熔料通过模具的浇注系统进人到有一定深度的型腔内固化成塑件.该工艺成型周期短,生产效率高。
这种模具在热固性塑料注射机上使用,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
除了上述塑料成型模具外,还有中空吹塑模、热成型模、发泡模、浇铸模、挤出机头口模等。
我的设计题目就是建立在第三种塑料模具的成型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开设计的.今天我做的设计正是为适应注塑模具的发展要求而进行的。
我主要应用了“SolidWorks”软件进行工件的造型、仿真、生成仿真动画,并进行其夹具的设计,使其能够成为一个整体.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本人水平和经验有限,此设计难免有欠妥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与指正。
下面我先将我的先期准备工作介绍一下。
1.1 前期准备我的工作是在上一个同学的结构设计的基础上来进行注射模具的三维实体造型和动画仿真。
我所使用的软件是在网上下载的SolidWorks的最新版本:SolidWorks 2007。
此版本的优点是绘图界面更加的美观,对于零件材质的渲染能力更加的强操作也变的更加的简便。
但是这个软件对电脑的硬件配置的要求非常的高,我的电脑的硬件配置刚好能够艰难的完成这个设计任务。
不过我始终相信只要自己能够肯钻研,总能够设计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来2 注塑模具三维造型设计大型三维软件SolidWorks是世界上最先进的CAD高端软件,利用SolidWorks的三维实体造型功能,在SolidWorks平台上设计注射模具并且对其进行动画仿真,能够大大提高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本设计以手机电池扣为例,介绍了基于SolidWorks的注射模具的设计过程和制造方法。
注射模具的设计:基于SolidWorks的注射模具设计的主要流程是:在SolidWorks零件环境下创建塑件的三维模型;在SolidWorks装配体设计环境下加载此注塑模具的所有零件模型;对模具零件进行装配和各个配合表面的配合。
最终实现整个装配体的成型。
创建塑件三维模型: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二维图(如图2.1示意图所示)或者塑件样品,在SolidWorks模块,灵活运用各种建模命令,创建手机电池扣的参数化的三维模型。
其过程如下:图2.1 塑件二维图根据图1资料中所给的塑件的二维图的尺寸首先我们用SolidWorks软件的零件设计功能来对这个手机电池扣塑件进行三维实体造型:首先用直线、倒角、尺寸驱动等二维绘图命令在前视基准面上建立塑件的底面二维草图如图2.2所示。
图2.2然后对二维图形进行拉伸、切除、圆角、倒角、圆顶等命令的操作来生成塑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如图2.3图2.3 注塑零件三维实体模型要加工成这样一个复杂的零件,用简单的凹凸模具来进行加工成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需要设计一个有特定机构的注射模具来实现造型的功能。
这里我选用了具有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注射模具来来进行此零件的造型。
首先我们要进行的是:注射模具总体结构的确定。
注射模具总体结构的确定注射模具由成型零部件和结构零部件组成。
结构零部件部分介绍的内容包括注射模的标准模架、注射模的支承零部件和合模导向机构。
支承零部件主要由固定板(动、定模板)、支承板垫板和动、定模座板等组成。
模架是注射模的骨架和基体,通过它将模具的各个部分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如图2.4所示。
标准模架一般由定模座板、定模板、动模板、动模支承板、垫块、动模座板、推杆固定板推板、导柱、导套及复位杆等组成。
另外还有特殊结构的模架,如点浇口模架、带推件板推出的模架等。
模架中其他部分可根据需要进行补充,如精确定位装置、支承柱等。
本次设计中的总体结构设计有我的合作者来完成。
由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本次设计的模具主要包含如下的结构和零件:其在注射模具中起的作用如下:依照上图,我主要将这个注塑模具分为以下几类,并对其工作原理和造型做进一步的介绍:其各个部分的组成从如下的这张组织结构图中可以清晰的体现出来。
图2.5图2.6以上两个组织结构图说明了我的设计的过程及步骤。
下面的造型过程将围绕这个结构来展开,由于本设计所接触了零部件数量庞大共有40余种100余个零件,因而简单零件的造型过程将不再赘述。
2.1 浇注系统浇注系统由塑件的行腔,留道和浇口杯组成,在SolidWorks中首先依据塑件的尺寸来设计出两个型腔的结构及尺寸。
2.1.1 定模的生成首先通过拉伸、切除、圆顶、倒角、圆角、等命令生成定模的三维图形。
如下图:图2.7 定模三维图2.1.2 动模的生成同理依据型腔配合的原理生成动模的三维零件图形图2.8 动模三维图2.1.3 浇口杯的设计图2.9 浇口杯浇口套与模板配合采用H7/m6的过渡配合。
主流道与注射机的喷嘴接触处设计成平面或球面。
为了减少注射过程中的变形与磨损,可在此处模具上分型面两侧的动、定模扳上镶入淬火镶块。
在本设计中浇口杯由两个螺钉固定在定模座板上,并且浇口杯内的留道设计成圆锥面,相当于有一定的拔模斜度,这样设计更有利于分模时凝料从浇口杯流道中脱出。
2.2推出机构推出机构主要包括:推件柱、推件杆、导柱、导套、推件板、复位弹簧和推件板。
其中:推件板:为这个机构中的其它零部件提供一个支撑的平台;推件柱:作用是对推件板施加力的作用使推件板能够动作,起到推件的作用;推件杆:主要是为了将成型的塑件从型腔中推出;导柱:使推件板在其上滑动,起到引导方向的作用;复位弹簧:在推件完成后起到自动弹性复位的作用。
图2.10 推出机构零件图图2.11 推出机构装配图及装配完成后的透视图2.3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在所有的侧抽芯机构中,斜导柱侧抽芯机构应用最为广泛.其基本结构组成如图所示。
它是由抽芯机构、和滑块型芯(成型元件),导滑槽内作侧向分型与抽芯运动和复位运动的侧滑块 (运动元件),固定在定模板内与合模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斜导柱(传动元件),等零件组成的。
图2.14为注射结束的合模状态的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装配图,开模时.定模部分向前移动,塑件包在动模上随着动模一起移动,在斜导柱的作用下,侧滑块带动抽芯机构在推件板上的导滑槽内向上侧作侧向抽芯。
在斜导柱的作用下。
滑块型心在推件板上的导滑槽内向下侧作侧向分型。
侧向分型与抽芯结束.斜导往脱离侧滑块,最终完成侧向分型与抽芯。
图2.12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零件组成图图2.13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装配图图2.14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装配位置图2.4冷却系统模具冷却装置的设计与使用的冷却介质、冷却方法有关。
本模具设计是用水来冷却,水冷却最为普遍,因为水的热容量大,传热系数大,成本低廉。
水冷就是在模具型腔周围和型芯内开设冷却水回路,使水或者冷凝水在其中循环,带走热量,维持所需的温度。
冷却目路的设计应做到回路系统内流动的介质能充分吸收成型塑件所传导的热量,使模具成型表面的温度稳定地保持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而且要做到使冷却介质在回路系统内流动畅通,无滞留位。
但在冷却水回路开设时,受到模具上各种孔(顶杆孔、型芯孔、镶件接缝等)的限制,所以要按理想情况设计较困难,必须根据模具的具体特点灵活地设置冷却回路。
因此在本设计造型中我使用的是直流循环式的冷却回路,考虑到动定模很小无法在其上开设冷却回路且此设计的散热要求不是很高,因而将冷却水道分布是设置在定模板和动模板中,这样便有足够的空间来进行钻孔扩大水道的散热面积,使冷却的效果达到最佳。
另外水道连接口采用可移动式的水连接套拆卸和安装都很方便,成本也很低廉。
定模水道在定模板中的位置和形式。
如下图2.15所式图2.15 定模与定模水道图从下图可以看出,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在模具型腔的安装位置周围进行水循环来达到散热的目的最后热水由出水口排出。
图2.16 定模与定模水道透视图由于动模板中孔和槽的结构比较多,因而将水道尽量布置在安装动模的最近处以达到最好的冷却效果。
动模水道的布置形式与工作原理和定模水道的相同,这里不在进行过多的介绍,具体布置形式请参见图2.17图2.17 动模与动模水道图图2.18动模与动模水道透视图是从性能和价格上都比较好冷却系统的水道连接需要管材和各种接头,在这里我选用的和橡胶弯管和通用的水管接头,这些材料无论从安装上还。
图2.20是图2.19中的各种管材在定/动模水道中的连接形式。
图2.20 水道管材装配图图2.21 水道布置装配图2.22 动模水道装配图与透视图2.23冷却系统总体装配图2.5支撑系统设计注塑模具系统中的支撑零部件是用来安装固定或支承成型零部件以及前述各部分机构的零部件。
支承零部件组装在一起,构成注射模其的基本骨架。
图2.24 中的支承零部件有定模座板、动模座板、底板、和垫块、等。
图2.24 支撑系统零件图图2.25 支撑系统各部件在模架中的安装位置1定模座板5动模座板6垫块9 底板2.6 附属零部件设计本次设计中所采用的连接部件大部分是内六角头螺钉,采用它的好处是连接紧固、不易磨损、不会影响配合面的配合、美观、而且安全。
图2.26附属零部件图2.7 注塑模具的总体装配过程所有零件的装配形成注塑模具的装配体的过程2.7.1 定模座板,定模板的安装图2.27 定模座板,定模板装配图定模座板,定模板的安装过程如下:将斜楔用内六角螺钉紧固在定模板中—将4个导柱安装在定模板中—用内六角螺钉连接定模板与定模座板—安装浇口杯,并用十字螺钉将其固定在定模座板上—将定模用内六角螺钉连接在定模板上。
安装完成的透视装配图如图2.28所示。
图2.28 定模座板,定模板装配透视图图2.29 成型部分的安装2.7.2成型部分的安装成型部分的安装过程如下;将摩擦片安装在动模板中—将斜滑块放置于导滑槽内然后放置在摩擦片的上面并用螺钉将导滑槽、摩擦片和动模板相连接—用螺钉将动模安装在动模板上—用圆锥销连接抽芯机构和斜滑块—用十字头螺钉将滑块型心和抽芯机构连接在一起,至此成型部分的安装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