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返校复课教师心理调适指南学校作为一个重要的社区,对青少年儿童的身心恢复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复课在即,教师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学生回到日常课程学习中去,做好学生心理支持工作,减低疫情在心理层面造成的负面影响。
针对疫情或危机后的心理恢复工作,下面结合聆听、保护和联结-榜样和教育模型( LPC-MT)给予老师们一些建议,可以启发和帮助老师和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沟通。
1.聆听
在危机发生后,第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聆听并关注学生说的话和他们的行为,记得学生可能会在他们的行为中展现出他们的真实想法,如行为不得当,或不再注重学业、关注课堂等。
让学生知道,你愿意倾听并讨论有关此次危机的想法或感受。
可用以下例子展开对话:
有哪些因素让你不想上学或者不想在学校待着?
有哪些因素让你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或者完成作业?
有哪些因素让你不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
聆听、观察并记录学生在任何以下几点中的变化:
行为和/或情绪
学业成绩浮动
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
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
家长透露的在家表现
2.保护
·简洁诚恳地回答学生的疑问,减少学生对所发生事件的困惑。
·让学生了解他们对疫情的反应并不是个例。
·提供机会让学生交流、画画、做游戏,但不强迫他们做这些。
·告诉学生学校正在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大家的安全。
·用清楚的要求、一致的规则和及时的反馈保证每天的常规活动和安·排,减少不必要的变化。
·针对学生当前情况适当调整作业量,让学生知道,回到日常状态后,作业完成问题会改善。
·尽量不让学生接触过量相关资讯(尤其是负面消息),避免不安和焦虑。
·通过组织与疫情无关的活动让学生暂时转移注意力,有所“喘息”。
·通过班级管理和活动让学生觉得自己对同学、班级和社区有帮助。
列出你可以帮助学生感觉更好的小活动/事情,与其他老师共享,也许能获得更多灵感。
3.联结
·经常性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保持同理心,允许学生多用一些时间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从学生的优势出发,帮助他们运用过去的经验应对当下的挑战。
·提醒学生,重大灾害和危机是少见的,减低其担忧和焦虑。
·待疫情过后,慢慢恢复有互动成分的学校活动,包括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学生会等。
·待疫情过后,慢慢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包括课堂小组和课外活动。
列出将你、学生与社区连结起来的活动,与其他老师共享,共建活动和资源列表。
4.榜样
·你对疫情的想法、感受和反应会被学生察觉并对他们产生影响。
·学生会观察你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
·注意你可能会被学生听到的谈话。
5.教育
告诉你的学生疫情后可以预想的反应(情感上、生理上、认知上心理上),并说明这些是“意外”事件后的“正常”反应。
·让学生明白,不同人会有不同反应,且每个人有不同的调整节奏。
帮助学生处理遇到的问题,以树立乐观心态。
·帮助学生设定可达成的小目标,达成后邀请分享成果,并给予肯定。
·告诉学生,情况会逐渐好转。
·当你觉得压力一直没有减轻或你不确定如何处理某种棘手情况,可以寻求专业的支持。
另外,在与学生沟通中,教师言语应注意以下事项:
(1)可以说的话:
①“这是对危机的正常反应”:直接经历危机的学生可能会表现异常,所以可以安慰他们无论他们出现怎样的混乱和不安,都是危机的正常反应,没必要为此感到羞愧、不安和紧张。
②“如果你确实是这么感受的,这是可以理解的”:有的时候学生的情绪看起来与环境非常不适应,但是只要当事人确实体验到这样的情绪,这种情绪反应也是可以理解的。
③“这不是你的错,你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在危机面前,学生可能会自责、羞愧、内疚甚至负罪,这种情绪可能会导致人们自我评价很低,越来越消沉。
因此告诉他们,
这种情况的出现并不是谁的错,任何人都不期望事情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总是会尽量做到最好以此安慰、支持他们,更具有建设性。
④“情况会好转的,你也会越来越好”:人们也可能设想如果事情重来一次可能就完全不同,因此人们会有迷茫感。
可以告诉他们,所有人都会朝着好的方向努力,鼓励当事人,他们也会越来越好,任何危机的发生都会有结束的时候。
(2)不可以说的话:
①“这已经是很糟了”:这种语言提示学生,他们的行为和想法是不受欢迎的,或是不受重视的,会增强他们的羞愧感,让他们不会继续寻求帮助,而这才是真正糟糕的结果。
②“如果你忙起来就会没事了”:这种语言提示学生,他们现在的痛苦和不安是自寻烦恼,当事人会感到失望,觉得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是不被接受、不被理解的。
③“我知道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这会挑战当事人所有的经验和心理能量,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被理解,没有任何建设性的帮助。
④“不要这么说”:这种语言会让当事人觉得失望,会觉得自己的行为被拒绝,让他们无法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表达同情和理解时,应该换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