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课件.
LOGO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三章第二节
目录
说课标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程序
一、说课标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 验)》要求: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 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 的影响。
“
二、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与技 能目标
承上启下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 的形成原因; 学会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 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 通过气压带和风带的对比,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 比能力
2.教学 目标
过程与方 法目标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目标
激发学生探究洋流的形成和分布 规律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实求 真的科学态度
LOGO
谢谢指导!
讲授法 谈话法
读图分析法
主要通过师生互动,启发学生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
•本节涉及的地图较多,通过读图分析 法,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
2.说学法指导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分析 归纳 法 让学生明确 知识异同点 ,并构成本 节相关知识 体系
可以让学生 更深刻理解 所学知识
(1)中纬度海区: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2)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系统 (3)南纬30 — 60 度 (4)北印度洋 西风漂流 逆时针 东暖西寒 北顺南逆 冬寒西暖
东逆夏顺
第四环节 课堂反馈与提高 读图填空、 各大洋的洋流分布:在下图中填出各大洋 的洋流名称
太平洋: 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_⑥________ ⑦_________⑧ _________⑨_________ ⑩_________ 大西洋: 11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8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20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22 _________________ 南印度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5 ______________ _ 17 16
密度流:由于海水密度的水平方向的不均匀分布引起等压面倾斜 补偿流:
而产生的洋流。 风力和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洋流洋流洋流使海水流出区海水亏缺
flsah
分布规律
西风漂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世界洋流模式图
太平洋
第三环节
2、洋流的分类
课堂小结
1.洋流的定义、特点。
按性质分:暖流、寒流
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3.洋流的分布规律
五.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 导入新课
资料:哥伦布两次横 渡大西洋。 思考:哥伦布的两次 美洲之行所用时间为 什么会不同?(盛行风 的影响) 提问:除了盛行风的 影响之外,还有哪些 影响?(洋流的影响) 引出洋流
第二环节
讲授新课
一、洋流及类型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 1、概念: 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特点)
2、洋流的分类
按性质分类
暖流— 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的洋流。(从较低纬→较高纬) 寒流— 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的洋流。(从较高纬→较低纬)
3、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受盛行风影响形成 密度流: 受海水盐度影响形成
由于风或密度差异使海区 海水流出后,相邻海区的 海水来补充形成的
补偿流
3.说重难点
重点: 2.运用地图 归纳世界洋 流的分布规 律。
1.运用气压带和风 带说明盛行风是 洋流形成的主体 动力。
难点
三.说学情
1.由于初、高中地理知识衔接不够, 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2.高一的学生缺乏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阅读图和分析图能力较差。
四.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及选择依据
•能够在较短的时间用口头语言,简洁地传 授地理知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