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市场法
第四章
市场法
第一节 市场法的基本原理
一、市场法的思路 市场法(Market Approach)是在市场上找出 一个或几个与被评估企业相似的参照企业, 分析、比较被评估企业及合适的价值乘数, 在此基础上,通过修正、调整参照企业的 市场价值,最后确定被评估企业的价值。
V1 V2 X1 X 2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基于成本和便利的原因,目前运用市场法 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主要在证券市场上寻 找与被评估企业可比的上市公司作为参照 企业,即采用参考企业比较法。在运用参 考企业比较法过程 通常使用市盈率乘数 (P/E)法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市盈率乘数法是将上市公司的股票年收益 和被评估企业的利润作为可比指标,在此 基础上评估企业价值的方法。 市盈率乘数法是实现企业评估中的市场途 径中的一种具体评估方法。它是利用与被 评估企业相类似的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作为 倍数或乘数,通过必要的调整推算被估企 业价值的一种具体评估方法。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利润
第二节 市场法的具体方法
一、参考企业比较法 参考企业比较法是指通过对资本市场上与 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或类似行业的上市公 司的经营和财务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适当 的价值比率或经济指标,在与被评估企业 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估对象价值的 方法。
一、参考企业比较法
在运用该方法时,需要注意参考企业的财务数据 可能出现的偏差。 在采用参考公司的股票价格计算相关价值比率时, 参考公司的股票价格往往反映的是少数股权的价 值,因此在分析被评估企业全部权益价值时需要 考虑少数股权和控股权产生的折扣或溢价对评估 结论的影响并做出适当的披露安排。
二、并购案例比较法
并购案例比较法是指通过分析与被评估企 业处于同一或类似行业的公司的买卖、收 购及合并案例,获取并分析这些交易案例 的数据资料,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在与 被评估企业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评估 对象价值的方法。
二、并购案例比较法
对于某些特定的行业,并购案例可能极其有限或 无法获得。 交易案例价值比率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直接用于 计算评估对象的价值,而需要考虑各种不同类型 的折扣或溢价。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与并购案 例相关联的、影响交易价格的某些特定的条件可 能无法通过公开渠道获得,因而,无法对相关的 折扣或溢价做出分析。 并购案例的时间跨度可能较长,从时间性考虑, 某些并购案例可能因时间过久而不再具有代表性。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4)根据所有会影响价值比率的变量对参 考企业的价值比率进行调整,基本调整因 素包括: ——企业的盈利能力 ——企业未来发展能力 ——企业面临的风险等。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3.价值比率的确定
被 估企业的可比指标 被 估企业价值=可比企业的成交价 可比企业的可比指标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3.价值比率的确定
V/X通常又称为价值乘数。 价值乘数表现为企业价值与可比指标的比率 (V/X)。 价值比率的分子V通常有两类: (1)权益价值 (2)企业整体价值或投入资本价值 可比参考企业的权益价值(或企业市值):
企业市值=股票价格×股数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市盈率乘数(P/E)法的基本思路: ( 1 )从证券市场寻找可比企业,按不同的可比指标计算 市盈率(从证券市场上搜寻与被评估企业相似的可比企业, 按企业的不同的收益口径,如利息、折旧和税收前利润、 息前净现金流量、净利润等,计算出与之相应的市盈率); (2)确定被估企业相应口径的收益额; (3)评估值=被估企业相应口径的收益×市盈率 以可比企业相应口径的市盈率乘以被评估企业相应口径的 收益额,初步评定被估企业的价值。对于按不同样本计算 的企业价值分别给出权重,加权平均计算企业价值。 为了提高市盈率乘数法的可信度,可选择多个上市公司作 为可比企业,通过算术平均或加权平均计算市盈利。
三、市场法的基本步骤
5. 将价值比率应用于被评估企业所对应的财务数 据,并考虑适当的调整得出初步评估结论。 6.根据被评估企业的特点,在考虑了对于缺乏控 制权、流动性,以及拥有控制权和流动性等因素 可能对评估对象的评估价值产生影响的基础上, 评估人员在进行必要分析的基础上,以恰当的方 式进行调整,以形成最终评估结论并在评估报告 中明确披露。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4.运用价值比率得出评估结果 企业整体价值=企业市值(或权益价值)溢余现金+付息债务 还应考虑控股权和少数股权等因素产生的 溢价或折价,流动性对评估对象价值的影 响。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第二节 市场法的具体方法
参考企业比较法和并购案例比较法的基本 思路是一致进行 分析,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而并购案例 比较法是通过分析与被评估企业处于同一 或类似行业的公司买卖、收购及合并案例 计算适当的价值比率。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2.对参考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调整 首先,从适当可靠的渠道获得参考企业的财务信息。 (数据库、权威机构等) 然后,调整财务报表,使其与被评估企业的财务报 表具有可比性: 调整被评估企业和参考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调整不具有代表性的收入和支出,如非正常和偶然 的收入和支出; 调整非经营性资产、负债和溢余资产及与其相关的 收入和支出; 注册资产评估师认为需要调整的其他事项。
二、市场法的基本前提
运用市场法评估企业价值存在两个障碍: 一是被评估企业与参照企业之间的“可比”性问 题。 参考企业和被评估企业在相同或十分相似的行业。 规模的重大差异将降低可比性 。 上市公司的价格与其成长预期有很强的相关性。 一些定性因素,例如市场占有率、分销渠道和地 域多元化,企业在行业里运营的时间长短等,对可 比性有实质影响。 利润率,周转率,投资回报率、资本结构等都应 该加以考虑。 二是企业交易案例的差异。
V2 V1 X1 X2
一、市场法的思路
市场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是市场替代原则。 企业价值评估的市场法是基于相同及类似企业 应该具有相同或类似交易价格的理论推断。
企业价值评估中的市场法,是指将评估对象 与参考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 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比较以确 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
可比企业的成交价 被估企业价值=被估企 业的可比指标 可比企业的可比指标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确定价值比率的关键在于两点: 1. 对可比企业的选择。 判断企业的可比性存在两个标准: 首先是行业标准。处于同一行业的企业存在着某 种可比性。在选择时应尽量选择与被评估企业的 地位相类似的企业。 其次是财务标准。 2.对可比指标的选择。对可比指标的选择只遵循 一个原则:即可比指标应与企业的价值直接相关。 在企业价值的评估中,现金流量和利润是最主要 的候选指标。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3.价值比率的确定 价值比率的测算思路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V1 V2 X1 X 2
V2 V1 X1 X2
式中: V1_____被评估企业价值; V2_____参照可比企业价值; X1_____被评估企业与企业价值相关的可比指标; X2_____参照可比企业与企业价值相关的可比指标。
参考企业选择中,应考虑所选参考企业的相似性: 首先,所从事行业和业务的相似性十分重要; 其次,企业所处地域及其服务的目标市场也是一 个主要因素; 再者,资本结构、企业规模、资产及盈利的质量 等方面有重大差异的企业,通常不选择为参考企 业; 最后,财务比率分析也可以用于评估参考企业变 动可比性。
三、市场法的基本步骤
1.明确被评估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评估对 象范围及其相关权益情况。 2.恰当选择与被评估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的参 照企业。 3.将参照企业与被评估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经 济指标进行必要的分析、对比和调整。
三、市场法的基本步骤
4.选择并计算恰当的价值比率。 在选择并计算价值比率过程中,评估人员应当注意 以下若干事项: (1)选择的价值比率应当有利于评估对象价值的判断。 (2)用于价值比率计算的参照企业的相关数据应当恰 当可靠。 (3)用于价值比率计算的相关数据口径和计算方式应 当一致。 (4)被评估企业与参照企业相关数据的计算方式应当 一致。 (5)合理地将参照企业的价值比率应用于被评估企业。
EV/B’
(账面总资产价值)
(对股东的现金流) (对企业整体的现金流)
三、参考企业比较法和 并购案例比较法的运用
价值比率选择中应注意: (1)在实务工作中,某些行业的特定指标也可以作为计算 价值比率的一个主要参数,如年产量、用户数量、基金总 金额等。 (2)企业类型、发展程度及其业务成熟度是在选择价值比 率时的关键因素。 (3)注意使分子和分母尽量保持一致。 (3)应尽量选择靠近评估基准日的相关数据: ——现期比率:分母为最近一个财政年度的财务指标; ——近期比率:分母为最近12个月的财务指标; ——未来比率:分母为未来一个财政年度的财务指标。
企业价值评估指导 意见
二、市场法的基本前提
活跃的公开市场 市场法的基本前提 有可比的企业及交易活动
企业价值评估运用市场法,必须有其一定的前提条件: 其一必须存在一个活跃的公开市场,且这个市场已经有 一定的历史,以便有充足的有关企业价值方面的信息资 料。 其二运用市场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必须保证评估标的 企业和所选参照物之间有充分的可比性,即要有可比较 的企业及其交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