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1.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通过下列技术可以分别将它转变为以下
基因型的生物:①;②;③;④。
则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花药离体培养、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转基因技术
D.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诱变育种、转基因技术
3.下列关于限制酶和连接酶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B.连接酶可以恢复分子中的氢键
C.它们不能被反复使用
D.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聚合酶代替连接酶
4.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的复制过程中,可用于诱变育种
B.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
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
D.普通小麦花粉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由其发育的个体是三倍体
5.某农科所通过如图所示的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
下列有关叙述正
确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过程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只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b过程需要通过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6.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
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叙述错误的是( )
))
(花药) (单倍体)
A.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B.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实施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7.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于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不一定是纯合子
B.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筛选培育抗病毒新品种
C.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频率,加速新基因的产生,从而加速育种进程
D.为了避免对三倍体无子西瓜年年制种,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8.下列有关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B.利用单倍体育种可以培育出无子西瓜
C.诱变育种可以定向地把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获得新的品种
D.目前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9.如图为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A.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解旋酶、连接酶
C.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连接酶、解旋酶
10.下图表示以某种作物中的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新品种的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①和②培育成⑤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杂交和测交
B.用③培育出④常用的方法Ⅲ是花药离体培养
C.③培育出⑥常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进行诱变处理
D.图中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1央视春晚上,我国航天科研工作者手捧“太空花”出现在国人面前。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培育“太空花”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B.从飞船上带回的实验植物并未都如愿长成美丽“太空花”
C.“太空花”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新物种
D.“太空花”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12.下图中,甲、乙表示水稻的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
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①~⑧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
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过程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B.②和⑦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C.③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
D.⑤与⑧过程的育种原理不相同
13.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做进一步处理,如
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④的育种过程依据的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
B.由⑤×⑥过程形成⑧植株可知,⑤与⑥为同一物种
C.若③的基因型为(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则⑩植
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⑨过程可能发生了突变和重组,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4.下面为6种不同的育种方法。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
(2)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A→B→C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2)B常用的方法为。
(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所用的方法如、。
育种时所需处理的种子应是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
(4)上述育种过程中,哪两个过程所使用的方法相同?(填写字母),具体使用的方法有(至少回答两个),其作用机理是。
15.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其原理是。
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才能开始选育个体,是因为。
(2)若经过过程②产生的子代总数为1552株,则其中基因型为的植株在理论上有株。
基因型为的植株经过过程③,子代中与的数量比是。
(3)过程⑤常采用技术得到个体。
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4)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的明显优势是_ 。
16.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Ⅰ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
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性状,低酚是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
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Ⅰ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
请你利用该纯合子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Ⅰ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设计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答案
14.(1)杂交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单倍体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花药离体培养(3)基因突变X射线、紫外线、激光、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秋水仙素(理化因素需各说出一项) 种子萌发后进行细胞分裂,在复制过程中易发生基因突变(4)C、F 低温诱导和秋水仙素处理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而加倍
15.(1)杂交育种基因重组F2从F2开始出现个体(或从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2)97 1∶1 (3)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4)诱变育种过程④产生的变异是定向的
16.(1)显性隐性(2)
(3)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棕色棉,或没有出现白色棉) 如图
选出棕色、低酚的进行自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