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课件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课件

二、依据原理:基因突变 三、过程:选择生物→ 诱发基因突变 → 选择理想类型 →
培养
四、优点: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过程
大幅度地改良某些品种,产生前所未有的性状。
五、缺点:突变的不定向性,以及突变个体大多是有害
的,工作量大,需要大量地处理实验材料。
六、应用
在作物方面,应用诱变育种我国已培育出100多种水稻、小 麦、玉米、大豆等优良品种。
以下是杂交的育种参考方案:
杂交 P
高抗 DDTT
矮不抗 ddtt
自交 F1
高抗 DdTt
选优 F2 高抗 高不抗
自交
矮抗 ddTT
矮抗 矮不抗
ddTT ddTt
矮抗 ddTt
选优 F3 矮抗 ddTT
矮抗 矮不抗 ddTT
ddTt
结合上述实例,小结如下:
杂交育种
一、概念:
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 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
①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新品种具有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如“黑
农五号”大豆,产量提高了16%,含油量比原来提高了 2.5%。
②用于微生物育种 例如青霉素高产菌株的选育。1943年从自然界分离出
来的青霉菌只能产生青霉素20单位/mL。后来人们对青霉 菌多次进行X射线、紫外线照射以及综合处理,培育成了 青霉素高产菌株,目前青霉素的产量已达到50000~ 60000单位/mL。
(3)用小麦和黑麦培育八倍体黑小麦的方法是 多倍体育种 。
(5)用抗倒伏、不抗锈病和不抗倒伏、抗锈病的两个小麦品种, 培育出抗倒伏、抗锈病的品种,所用方法是 杂交育种 。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原 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成倍减少) (成倍增加)

花药离体培养

(3)经过⑦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
为 诱变育种 .原理是 基因突变 。
AABB×aabb ⑤① Ab AaBb
×②
除此之外,用于该育种方式的其他物理诱变 因素还有 X射线 、 紫外线 、 激光 。
γ射线
A__bb

×③ AAbb

④ ④ 导入抗虫基因 C
ACA(AAAAbbb) bbb
(4)过程④常用 秋水仙素 处理,该育种方法是 多倍体育种, 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 。
杂交
物理或化学方 →单倍体→秋 秋水仙素

法处理生物 水仙素处理→
处理

纯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优 点
集优
提高突变频率 加速育种进程
明显缩短育种 年限
各种器官大、 营养成分高、 抗性强
缺 点
育种周期较长
有利变异少, 需大量处理材

技术复杂
与杂交育种 配合;获得 的新品种发 育延迟
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 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 法如下图所示:

中中国国荷斯黄坦牛牛是将国外的荷斯坦—弗里生牛荷引斯种坦后牛,与我国黄
牛进行杂交和选育,逐渐形成的优良品种。这种牛的泌乳期可达 305d,年产乳量可达6300kg以上。
中 国 荷 斯 坦 牛
杂交育种不能创造新的基因,并且所需
时间要长,那有没有能出现意想不到的
结果,并且需要时间相对要短的育种方 法呢?
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的基因重组,按需选 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因。杂交后代会出现 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进程缓慢,过程繁琐
白莲:1994年江西广昌白莲研究所搭载白莲 种子442粒, 培育出太空莲3号等新品 种,亩产达120千克,比原品 种提高88%,平均粒重2.2克,最大为3.3克(原品 种平均粒重为1.1克),超过出口莲子标准。
诱变育种除了采用常规的诱变育种方法 外,还采用太空育种。
我国已培育成功许多太空作物:
太空南瓜
太空黄瓜
练习 :请写出下面各项培育方法:
(1)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加倍得到烟草新品种的方法 是 单倍体育种 。 (2)用60Co 辐射谷氨酸棒状杆菌,选育出合成谷氨酸的新菌种, 所用方法是 诱变育种 。
1、太空莲3号中有没有产生新基因?
有新基因产生。
2、诱发基因突变的条件有哪些?
微重力、宇宙射线等
3、有哪些因素可以诱导生物产生基因突变?
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
4、诱变育种有哪些优点?
可以提高突变率,大幅度地改良某些品种。
诱变育种
一、概念:
利用物理因素(如ⅹ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 生基因突变。
二、依据原理: 基因重组 三、过程: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亲本→ 杂交 → 获得
F1→自交 → 获得F2→鉴别、选择需要的类型
四、优点: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
——集优
五、缺点:获得新品种的周期较长
我国科学家袁隆平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取得了骄 人的成绩。我国有一半以上的稻田种植杂交水稻。水稻产量从原来 的每公顷4500多千克增加到7500千克。从1976年到1998年,累 计增产粮食3.5亿吨,平均每年多解决约6000万人的粮食问题。近 年来,全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2.4亿亩左右,全中国年增产的稻 谷可以养活7000多万人口。
(1)①、②、③过程分别是 杂交、自交、自交,由品种AABB、
aabb经过 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 为 杂交育种 ;原理是 基因重组 。
AABB×aabb ⑤① Ab AaBb
×②
γ射线
A__bb ×③ ⑦ ⑥ AAbb
④ ④ 导入抗虫基因 C ACA(AAAAbbb)bbb
(2)过程⑤常采用 花药离体培养由 AaBb得到Ab个体。经过①⑤⑥培 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 为 单倍体育种,原理是 染色体变异 。 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 过程⑤⑥的优势是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第六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第一节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想一想:植物杂交育种的方法
小麦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T)对 不抗锈病(t)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秆抗锈病的小麦 (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的小麦(ddtt),如果你是 育种工作者,怎样才能得到矮秆抗病的优良品种 (ddTT)?用遗传图谱表示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