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血管病预防的现状和展望

心血管病预防的现状和展望

·
述评·作者单位:!"""#$北京,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群体遗传学和人群防治研究室
心血管病预防的现状和展望
顾东风
在人类跨入%!世纪之初,心血管病给全球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在刚刚公布的《%""%年世界卫生报告》中,世界卫生组织与世界各地专家合作,收集并分析了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的重大疾病,其中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约!$""万人,在心血管病死
因中有#&’以上可归因于吸烟、高血压和胆固醇。

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从国内外研究和防治实践中也看到,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已比较明确,利用现有的知识开展心血管病的预防已具有坚实的理论依据,并且是完全可行的,也是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有效措施。

一、心血管病流行与预防的现状
上一世纪,心血管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特别是以美国()*+,-.)*研究人员为代表的全球一大批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学者已基本摸清了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心血管病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流行趋势。

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肥胖、糖尿病和缺乏运动等。

目前资料显示,仅高血压就可导致全球/"0的心血管病患者死亡,高胆固醇可导致##0的人死亡。

另外,全球目前约有!"亿人超重,至少#亿人肥胖,!1$$亿糖尿病患者,吸烟的人数更多。

发达国家从上世纪中叶开始重视心血管病的预防,开展了一些以社区为基础的心血管病的预防研究,主要是通过健康教育和其他预防措施,降低人群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而降低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许多研究取得了明显的降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以及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效果,如著名的芬兰2345.6)478+)943:7;5和美国的<5),=34>(+?7@A+5B
943:7;5研究。

伴随着这些令人鼓舞的成果,一些发达国家把心血管病的预防纳入了国家卫生工作的重
点项目,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世纪C"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出现下降趋势,除了心血管病的治疗水平提高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期间重视了心血管病的预防,使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有所下降。

但美国等发达国家自!DD#年以来,年龄调整的脑卒中死亡率轻度上升,心力衰竭也呈上升趋势,冠心病死亡率基本维持不变,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过去出现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下降趋势没有再延续。

我国心血管病和脑卒中的总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许多发达国家。

!DDD 年我国农村和城市男性#/E $’岁人群中心血管病总死亡率分别为’!#&
!"万和#FD &!"万,
冠心病死亡率分别为C’&!"万和!"C &!"万,
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为%’#&!"万和%!$&!"万;而同期美国同年龄段男性人群心血管病总死亡率为#C"&!"万,冠心病和脑卒中死亡率分别为%#"&!"万和’!&!"万。

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
改变既往“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低于发达国家”的认识误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迅速老龄化,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是全球上升较快的国家。

我国自“七五”期间开展的心血管病的社区预防研究,在天津、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国心血管病人群预防的主要特点是:(!)对血压的控制是干预的重点,多数研究结果显示血压小幅度下降,但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

(%)对血脂和体重的控制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措施,直接影响了对冠心病的干预效果。

(#)对脑卒中的干预效果好于冠心病,对城市居民的干预效果好于农村。

(’)心血管病的人群防治尚限于少数单位,对降低我国广大地区的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收效不大。

(/)农村心血管病干预项目约为城市的!&/,广大农村社区的心血管病防治项目与人口极不相称。

总体上说,我国对心血管病预防的投入还不足,措施尚不完善,尚未在全国广大范围内展开。

由于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年#月第#$卷第%期 A.+,G 947?H7>,H)4;.%""#,I38#$,231%万方数据
预防工作相对滞后,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在上世纪!"年代后期出现的心血管病死亡率下降的趋势没有在我国重演。

全国的统计年报资料显示,脑卒中在我国多数地区已跃居死因的第一位或第二位;最近#年内,冠心病死亡率城市升高了$%&,农村升高了’"&。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我国主要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不但严重而且呈上升趋势。

高血压不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病,而且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年全国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者约有)’""万,城市和农村的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和(’&,血压控制率(*(’"+
)",,-.)仅分别为’&和(&;/""(年完成的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01’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达到/1&,此年龄段就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知晓率为’$&,
服药率为/#&,血压控制率为#&,与())(年相比,男性高血压患病率增长了’/&,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增长了%$&,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患病率的增加趋势在年轻人群比老年人更明显,尽管在过去("年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已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还不令人满意。

我国男性成年人吸烟率3!"&,是世界上吸烟率最高的人群,女性吸烟率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

%%&的成年人血清胆固醇升高,近!&的成年人患糖尿病。

我国“九五”攻关课题研究结果也显示,从上世纪#"年代初至)"年代末,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高发区已超过’"&;超重率和高胆固醇现患率男性分别上升了(%1&和##&,女性分别上升了)$&和!$&,在高发区血脂异常患病率超过%"&,超重率超过$"&;吸烟率和饮酒率仍居高不下。

上述结果显示,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国家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在不久的将来,心血管病在中国很可能出现更大的流行。

二、心血管病预防的展望
/"世纪心血管病防治领域的发展为将来的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进入/(世纪,心血管病预防应该大有可为。

首先,随着心血管病基础、临床以及预防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新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不断被发现
和证实,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将对心血管病病因、高危人群检出和开展更具针对性的人群预防有更深入的理解,这都将对心血管病的预防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其次,随着人们文化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越来越意识到心血管病预防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到这项工作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逐步发展,国家会出台促进心血管和其他慢性疾病预防方面的卫生法规、政策和相关条例,逐步增加对心血管病预防的投入,有更多的社会团体和企业机构参与这些工作,从物质条件上保证心血管病预防措施的实施。

我国心血管病的预防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4建立健全心血管病预防的组织机构、
技术装备和人才资源,由国家给予持续性投资,使其有效地运行。

/4应当使用成本5效益分析确定高、中、低不同优先程度的预防措施,最优先采取经济有效、承担得起的预防措施。

%4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心血管病的预防,不只是卫生部门。

’4要改变目前研究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生物医学和临床医学领域的状况,促使基础、临床和预防工作的协调发展。

世界卫生组织的《/""/年世界卫生报告》中根据各种危险因素造成的疾病负担,提出的目前全球十大危险因素为:体重过轻,不安全的性行为,高血压,吸烟,饮酒,不安全的水、卫生设施和卫生习惯,铁缺乏,固体燃料释放的室内烟雾,高胆固醇和肥胖,其中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占$"&。

世界卫生组织测算,通过一系列经济有效的方法减少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在不同的国家使人口的健康预期寿命再增加$0("年。

新世纪之初,心血管病预防的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促进心血管健康已具有较坚实的科学基础,心血管病预防对改善我国人民健康状况和保障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让我们卫生和医疗工作者们共同努力,使心血管病的预防工作更上一层楼!
(收稿日期:/""/5(/5%()
(本文编辑:李文慧)
·!1·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年%月第%1卷第/期6789:;<=>?=@,?A<B7/""%,CDE %1,FD4/
万方数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