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序号条件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2∶1 2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9∶71∶33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3∶41∶1∶24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 3:15 根据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影响性状表现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4∶6∶4∶1AaBb:(Aabb 、aaBb)∶aabb=1∶2∶166 显性纯合致死AaBb ∶Aabb ∶aaBb∶aabb=4∶2∶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AaBb ∶Aabb∶∶aaBb∶aabb=1∶1∶1∶1(08 ·宁夏·T29)Ⅰ.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
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请回答: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基因型为和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
基因型为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命题立意】以基因自由组合中的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思路点拨】由子代表现型9:7→9:3:3:1 →AaBb自交,•由子代表现型3:1=(3:1)(1:0)→AaBB 自交或AABb•自交。
由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AABB(09·安徽·T6)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
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
请回答: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思路点拨】由F29:7→9:3:3:1 →F1紫花植株(AaBb)由F1 (1:1)=(1:1)(1:0)→Aabb×aaBB AAbb×aaBb基因互作解题关键:第一:要理清基因之间的关系。
第二:注意特殊比例。
例题: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
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 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
现有亲代P1(aaBB、白色)和P2(AAbb、红色),如右图写出各种表现型的基因组成:由AAbb(红色)可知红色的基因:A—bb由3:6:7可知,F1是AaBb,由此知道,粉色基因组成是A—Bb。
再根据基因之间关系和3:6:7知道,白色基因组成是aa——和A—BB2.一因多效和多效一因一因多效:一对基因影响多种性状的发育。
多因一效:一个性状的发育受许多不同基因影响的现象。
例如:解题要点:弄清不同基因的位置,是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自由组合)还是相同的同源染色上(基因连锁)3.复等位基因在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存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等位基因例如:ABO血型复等位基因解题关键:不同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海南19)、人的i、IA、IB 基因可以控制血型。
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ii表现为O型血,IA IA获IAi为A型血,IB IB获IBi为B型血,IA IB为AB型血。
以下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B、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C、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至少有可能是A型血D、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例题:(2009山东T7).人类常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 ),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贫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A.都是纯合子(体)B.都是杂合子(体)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4.基因致死效应【注:(2010·山东理综·T27)(2010·福建理综·T26)(2009·四川·T31)(2008·北京理综·T4)(2004·全国理综II·T30)等都有涉及】完全致死:致死率达100% a.按致死程度划分:不完全致死例如:温度敏感突变型分为条件致死(在较低温度下不出现致死效应在较高温度下出现致死效应)和非条件致死的(在已知任何条件下都有致死效应)两类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例题:(2010·福建理综· T 27)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 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蟠桃(Hh)自交(或蟠桃与蟠桃杂交 ,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2∶1 ,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表现型为蟠桃和圆桃,比例为3∶1 ,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例3.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
根据隐性纯合体的死亡率,隐性b.按致死作用发生的阶段分:配子致死 合子致死胚胎致死 幼体致死c.按致死基因所在的位置分:常染色体致死性连锁致死 d.按致死基因的显隐性分:显性致隐性致死:等位基因纯合致死 显性纯合致显性杂合致e.根据内外环境对致死效应的影响分:条件致死 非条件致死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
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试验并预测最终试验结果。
试验步骤:①选择该果蝇与正常雌果蝇杂交,得F1 ;②用F1互交(或F1雌蝇与正常雄蝇杂交);③统计F2中雄蝇所占比例;结果预测:Ⅰ如果F2中雌:雄=2:1,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Ⅱ如果F2中雌雄比例为1:1 ,则X染色体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Ⅲ如果F2中雌:雄在1:1~2:1之间,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致死突变【探究致死情况,考查实验探究能力】5.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半显性)c.共显性(并显性)d.条件显性:相对性状的显、隐与环境条件等有关。
例如:(2010天津T6)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
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
6、表型模拟:因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类似于某基因型引起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例如:必修二P71 长翅果蝇由于温度的影响出现了残翅,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例(07山东)(5)在一块高杆(纯合体)小麦田中,发现了一株矮杆小麦。
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性状出现的可能的原因(简要写出所用方法、结果和结论)取该小麦种子在其他小麦田种下,让其自交,若还全是高杆,说明矮秆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引起的;若后代出现高杆、矮秆两种性状,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7、从性遗传: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例如:有角(H)对无角(h)为显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
例题:绵羊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X或Y染色体上,从性遗传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形成的杂合子所控制的性状在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A为显性,无角基因a为隐性,一只有角公羊与一只无角母羊交配,生产多胎,所生小羊中,凡公羊性成熟后都表现为有角,凡母羊性成熟后都表现为无角。
(1)请写绵羊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的方案,说明推理过程。
8、性反转:有功能的雄性或雌性个体转变成有功能的反向性别个体的现象例如:(2008·海南·T18)自然情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
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A、1:0B、1:1 C 2:1 D、3:19、同一染色体上基因——连锁连锁与交换定律在高中教材中,只是在减数分裂提到过交叉互换,考纲中也不作要求。
只有上海的高考要求掌握。
但在2010年高考试卷中,山东理综、福建理综、浙江理综三套试卷都有所涉及。
但涉及很浅。
用我们现行知识都可以推导出相关的基因型。
不会出现有关交换率、比例的计算问题。
因此在复习时要合理处理。
可以在复习到自由组合定律时,可以进行简单对比。
例1(2010·山东·T27)(1)黑体残翅雌果蝇与灰体长翅果蝇杂交,F1 全为灰体长翅。
用F1雄果蝇进行杂交,测交后代只出现灰体长翅200只,黑体残翅198只。
如果用横线(—)表示相关染色体,用A,a和B,b分别表示体色和翅型的基因,用(.)表示基因位置,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图示为和。
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的基因组成图示为。
例2:(2010·福建理综,27)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等位基因,蟠桃对圆桃为显性。
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X A X a X a YP X a X aFXXX XY AP XXFX有角无角无有角假设基因位于X染色体假设基因位于Y染色体XX XY AFXP aa X AAF1 Aa Aa♂有角♀无角假设从性遗传aa 2Aa AAF2X无有排(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台定律。
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纽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
比例应为。
答案:(1)乙乔化(2)DdHh ddhh (3)4 1 :1 :1 :1遗传三大规律的区别纵观几年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试题,除了以上特殊现象外,还有如:出现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际考查两对、遗传中出现基因突变、遗传中出现减数分裂异常等例题(2008·山东·T26)番茄(2n=24)的正常植株(A)对矮生植株(a)为显性,红果(B)对黄果(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请回答:在♀AA×♂aa杂交种中,若A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分离,产生的雌配子染色体数目为 13或11 ,这种情况下杂交后代的株高表现型可是正常或矮生。
总之:现在遗传规律命题方向主要趋势是:常规遗传题出现许多变化类型,平时我们要多总结归纳。
07(理综II)31.填空回答:(1)已知番茄的抗病与感病、红果与黄果、多室与少室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抗病性用A、a表示,果色用B、b表示、室数用D、d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