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齿轮系及其设计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如果是行星轮系,则ω m、ω n中必有一个为0(不妨 设ω n=0),则上述通式改写如下:
i
H mn
m H
H
H
i mH 1
即
i mH 1 i mn 1 f ( z )
两者关系如何?
以上公式中的ω i 可用转速ni 代替: 30 ni=(ω i/2 π)60 =ω i π rpm 用转速表示有:
作者: 潘存云教授
2)蜗轮蜗杆
右 旋 蜗 杆
伸出左手 (画速度多边形确定)
2
1
3)交错轴斜齿轮
t O1
O2 vp1 vp2
作者:潘存云教授
左 旋 蜗 杆
O1
2
1
伸出右手
2
P
1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t O2
作者: 潘存云教授
例一:已知图示轮系中各轮 齿数,求传动比 i15 。 解:1.先确定各齿轮的转向 2. 计算传动比 过轮 i15 = ω1 /ω5
作者:潘存云教授
z1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z1
作者: 潘存云教授
例五:图示圆锥齿轮组成的轮系中,已知: z1=33,z2=12, z2’=33, 求 i3H 解:判别转向: 齿轮1、3方向相反
i
H 31
r1
H
p
z2
o
3 H 1 H
3 H
0 H
z1
ω H 2 z3 δ 1 δ 2 作者:潘存云教授 ω ωH 2 r2
角速度ω H2之间的关系为: ω 2 =ω H +ω H2
如何求?
∵ P为绝对瞬心,故轮2中心速度为: V2o=r2ω H2 又 V2o=r1ω H ∴ ω H2=ω H r1/ r2 =ω H tgδ 1 =ω H ctgδ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2
特别注意:转化轮系中两齿轮轴线不平行时,不能直接计算!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所有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所有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作者: 潘存云教授
2)画箭头 外啮合时: 两箭头同时指向(或远离)啮合点。 头头相对或尾尾相对。 1 1 内啮合时: 两箭头同向。
2
2
对于空间定轴轮系,只能用画箭头的方法来确定从 动轮的转向。 2 1)锥齿轮
1
作者:潘存云教授
3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 i1H=1-iH13 =1-10/11 =1/11 iH1=1/i1H=11
Z2
作者:潘存云教授
Z’2 H
Z1
Z3
模型验证
结论:系杆转11圈时,轮1同向转1圈。 若 Z1=100, z2=101, z2’=100, z3=99。
i1H=1-iH13=1-101×99/100×100 =1/10000,
iH1=10000
结论:系杆转10000圈时,轮1同向转1圈。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又若 Z1=100, z2=101, z2’=100, z3=100,Z2 i1H=1-iH1H=1-101/100 =-1/100, iH1=-100
H Z1
Z’2
结论:系杆转100圈时,轮1反向转1圈。
作者:潘存云教授 转化后的角速度
1 2 3 H
2 H 1
ω1 ω2 ω3 ωH
ω H1=ω 1-ω H ω H2=ω 2-ω H ω H3=ω 3-ω H ω HH=ω H-ω H=0
2 H
作者:潘存云教授
1 3 3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转化后: 系杆=>机架, 周转轮系=>定轴轮系 可直接套用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公式。
Z2
Z’3 Z1 作者:潘存云教授 Z4 Z’4 Z3 Z5
z2 z3 z4 z5 = z 1 z 2 z ’3 z ’4 z3 z4 z5
=
齿轮1、5 转向相反
z 1 z ’3 z ’4
齿轮2对传动比没有影响,但能改变从动轮的转向, 称为过轮或中介轮。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11-3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i3 H 1
z1 z3
=-1
i3H =2
提 H i 21 问:
系杆H转一圈,齿轮3同向2圈
Why? 因两者轴线不平行
强调:如果方向判断不对,则 会得出错误的结论:ω 3=0。
2 H 1 H
成立否?
不成立! ω H2 ≠ω 2-ω H
事实上,因角速度ω 2是一个向量,它与牵连角速度ω H和相对
n1 n
H H 3
n1 n H n3 n H
1 nH 1 nH
=-3
nH 1 / 2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得: i1H = n1 / nH =-2 ,
两者转向相反。
轮1逆时针转1圈,轮3顺时针 转1圈,则系杆顺时针转半圈。
作者: 潘存云教授
3) i
H 13
n1 n
作者: 潘存云教授
i
H 13
1
H
H 3
1 H 3 H
z2 z3 z1 z 2
z3 z1
上式“-”说明在转化轮系中ω H1 与ω H3 方向相反。 右边各轮的齿数为已知,左边三个基本构件的参数中,如果已知其中任意两个, 通用表达式: 则可求得第三个参数。于是,可求得任意两个构件之间的传动比。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例六:图示为龙门刨床工作台的变 速机构,J、K为电磁制动器,设已 知各轮的齿数,求J、K分别刹车时 的传动比i1B。 解 1)刹住J时 3-3’将两者连接
K
3’ 4
3 2 1
J
A
B
作者:潘存云教授
5
1-2-3为定轴轮系
定轴部分:
周转部分:
B-5-4-3’为周转轮系 i13=ω 1/ω 3 =-z3/ z1
基本构件:太阳轮(中心轮)、行星架(系杆或转臂)。 其它构件:行星轮。其运动有自转和绕中心轮的公转,类似行星运动,故得名。 由于轮2既有自转又有公转,故不 类型: 3K型 能直接求传动比
2K-H型 ω3
2
H
作者:潘存云教授
-ω H
ω1
2
H
ω2
作者:潘存云教授
ωH
3
1 3
轮1、3和系杆作定 轴转动
1
施加-ω H后系杆成为机架,原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
定义:由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简称轮系 平面定轴轮系 定轴轮系(轴线固定) 空间定轴轮系 差动轮系(F=2) 周转轮系(轴有公转) 行星轮系(F=1) 复合轮系(两者混合) 本章要解决的问题: 1.轮系传动比 i 的计算;
轮系分类
2.从动轮转向的判断。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11-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此例说明行星轮系中输出轴的转向,不仅与输入轴的转向有关,而且与各轮的齿数有关。本例中只将 轮3增加了一个齿,轮1就反向旋转,且传动比发生巨大变化,这是行星轮系与定轴轮系不同的地方
Z3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例四:马铃薯挖掘机中:z1=z2=z3 ,求ω 2, ω 3
i
H 21
2 H 1 H
作者:潘存云教授
2 1)用“+” “-”表 vp 示 适用于平面定轴轮系(轴线平行,
ω1
1 2
ω2
两轮转向不是相同就是相反)。 外啮合齿轮:两轮转向相反,用“-”表示;
内啮合齿轮:两轮转向相同,用“+”表 每一对外齿轮反向一次考 虑方向时有 示。 设轮系中有m对外啮合齿轮,则末轮转向为(-1)m i1m= (-1)m
i
H mn
n n
H m H n
nm nH nn nH
= f(z)
作者: 潘存云教授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例二
2K-H 轮系中, z1=10, z2=20, z3=50 轮3固定, 求i1H 。
1
H
解
1 ) i13
H
H 3
1 H 3 H
1 H
0 H
2
H
1
i1 H 1
z2 z3 z1 z 2
z3 z1
50 10
3
5
模型验证
∴
i1H=6 , 小齿轮转6圈,系杆转1圈,
且两者转向相同。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例三 2K-H 轮系中, z1=z2=20, z3=60 1)轮3固定。求i1H 。 轮1逆转1圈,轮3顺转1圈 2)n1=1, n3=-1, 求nH 及i1H 的值。 轮1、轮3各逆转1圈 3)n1=1, n3=1, 求nH 及i1H 的值。
反转原理:给周转轮系施以附加的公共转动-ω H后,不改变轮 系中各构件之间的相对运动, 但原轮系将转化成为一新的定 轴轮系,可按定轴轮系的公式计算该新轮系的传动比。
转化后所得轮系称为原轮系的 “转化轮系”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专用 作者: 潘存云教授
将轮系按-ω H反转后,各构件的角速度的变化如下:
构件 原角速度
i
H mn
m
H
H n
m H n H
转化轮系中由 转化轮系中由
m 至 n 各从动轮的乘积 m 至 n 各主动轮的乘积
= f(z)
特别注意: 1.齿轮m、n的轴线必须平行。 2.计算公式中的“±” 不能去掉,它不仅表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