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练习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章练习题

第3章内部存储器二.选择题1.主(内)存用来存放 D 。

A.程序 B.数据 C.微程序 D.程序和数据2.下列存储器中,速度最慢的是 C 。

A.半导体存储器 B.光盘存储器 C.磁带存储器 D.硬盘存储器3.某一SRAM芯片,容量为16K×1位,则其地址线有(A)。

A.14根 B.16K根 C.16根 D.32根4.下列部件(设备)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B)。

A.光盘存储器 B.CPU的寄存器 C.软盘存储器 D.硬盘存储器5.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C)。

A.扩大主存的容量B.增加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C.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D.代替CPU中的寄存器工作6.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目的是(D)。

A.便于读写数据 B.减小机箱的体积C.便于系统升级 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与存取速度间的矛盾7.相联存储器是按(C)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A.地址指定方式 B.堆栈存取方式C.内容指定方式 D.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8.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1K×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后,该芯片的引出线的最少数目应为(D)。

A.23 B.25 C.50 D.209.常用的虚拟存储器由(A)两级存储器组成,其中辅存是大容量的磁表面存储器。

A.主存—辅存 B.快存—主存C.快存—辅存 D.通用寄存器—主存10.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任意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内的任意一快的位置上,则这种方法称为(A)。

A.全相联映射 B.直接映射 C.组相联映射 D.混合映射11.640KB的内存容量为(C)。

A.640000字节 B.64000字节C.655360字节 D.32000字节12.若一台计算机的字长为4个字节,则表明该机器(C)。

A.能处理的数值最大为4位十进制数B.能处理的数值最多由4位二进制数组成C.在CPU中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处理的二进制代码为32位D.在CPU中运算的结果最大为2的32次方13.下列元件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B)。

A.Cache B.寄存器 C.内存 D.外存14.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方式是为了(B)。

A.减少主机箱的体积B.解决容量、价格、速度三者之间的矛盾C.保存大量数据方便D.操作方便15.在主存和 CPU之间增加 cache的目的是(C)。

A.增加内存容量B.提高内存的可靠性C.解决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16.采用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B)。

A.提高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B.扩大存储器空间,并能进行自动管理C.提高外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D.扩大外存储器的存储空间17. 关于主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 主存的速度可与CPU匹配。

B 内存是RAM,不包括ROMC 辅存的程序调入主存中才能执行D 辅存中不能存放程序,只能存放数据18. 断电后将丢失信息的是(B )A)ROM B)RAM C)磁盘 D)光盘19.关于主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 CPU可直接访问主存,但不能直接访问辅存B CPU可直接访问主存,也直接访问辅存C CPU不能直接访问主存,也不能直接访问辅存D CPU不能直接访问主存,但能直接访问辅存20. 16K×32位存储芯片的数据线有(C)A)5条 B)14条 C)32条 D)46条21.16K×32位存储芯片的地址线有(A)A)5条 B)14条 C)32条 D)46条22.半导体静态存储器SRAM的存储原理是(A)A)依靠双稳态电路保存信息 B) 依靠定时刷新保存信息C)依靠读后再生保存信息 D)信息存入后不在变化23.动态RAM是指(C)A)存储内容动态变化 B) 需动态改变访问地址C)需对存储内容定时动态刷新 D)每次读都要重写24.计算机主存储器读写的时间数量级为(D)A)秒 B)毫秒 C)微秒 D)纳秒25.计算机主存由(C)A)RAM组成 B) ROM组成C)ROM与RAM组成D)内存与外存组成26. 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 B )。

A、实现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27. 二地址指令中,操作数的物理位置可安排在(C )。

A、栈顶和次栈顶B、两个主存单元C、一个主存单元和一个寄存器D、两个寄存器28. 对某个寄存器中操作数的寻址方式称为( C )寻址。

A、直接B、间接C、寄存器D、寄存器间接29.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处在( B )。

A、通用寄存器B、主存单元C、程序计数器D、堆栈30. 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 C )。

A、基值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D、程序计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31. 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 D )。

A、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B、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C、进行CPU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D、改变程序执行的顺序32. 指令的寻址方式有顺序和跳跃两种方式。

采用跳跃寻址方式,可以实现( D )。

A、堆栈寻址B、程序的条件转移C、程序的无条件转移D、程序的条件转移或无条件转移33. 位操作类指令的功能是( C )。

A、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检测(0或1)B、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强置(0或1)C、对CPU内部通用寄存器或主存某一单元任一位进行状态检测或强置D、进行移位操作34. 指出下面描述汇编语言特性的句子中概念上有错误的句子。

CA、对程序员的训练要求来说,需要硬件知识B、汇编语言对机器的依赖性高C、汇编语言的源程序通常比高级语言源程序短小D、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执行速度比高级语言快3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

A、变址寻址时,有效数据存放在主存中B、堆栈是先进后出的随机存储器C、堆栈指针SP的内容表示当前堆栈内所存储的数据的个数D、内存中指令的寻址和数据的寻址是交替进行的36.计算机的存储器系统是指(D)A.RAM B.ROMC.主存储器 D.cache,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37.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C)A.存放数据 B.存放程序C.存放数据和程序 D.存放微程序38.内存若为 16MB,则表示其容量为(B)KB。

A.16 B.16384 C.1024 D.16000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半导体RAM信息可读可写,且断电后仍能保持记忆。

B.半导体RAM属挥发性存储器,而静态的RAM存储信息是非挥发性的。

C.静态RAM、动态RAM都属挥发性存储器,断电后存储的信息将消失D.ROM不用刷新,且集成度比动态RAM高,断电后存储的信息将消失40.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A)。

A.不一定可以改写 B.一定可以改写C.一定不可以改写 D.以上都不对41.组成 2M X 8bit的内存,可以使用(C)。

A.1MX8bit进行并联 B.1MX4bit进行串联C.2M X 4bit进行并联 D.2M X 4bit进行串联42.若 RAM芯片的容量是 2M X 8bit,则该芯片引脚中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目之和是(B)条。

A. 21 B.29 C.18 D.不可估计43.若RAM中每个存储单元为16位,则下面所述正确的是(B)。

A.地址线也是16位 B.地址线与16无关C.地址线与16有关 D.地址线不得少于16位44.若存储器中有1K个存储单元,采用双译码方式时要求译码输出线为(D)。

A.1024 B.10 C.32 D.6445.RAM芯片串联时可以(B)。

A.增加存储器字长 B.增加存储单元数量C.提高存储器的速度 D.降低存储器的平均价格46.RAM芯片并联时可以(A)。

A.增加存储器字长 B.增加存储单元数量C.提高存储器的速度 D.降低存储器的平均价格47.存储周期是指(B)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B.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C.存储器的写入时间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48.某微型计算机系统,若操作系统保存在软盘上,其内存储器应该采用(C)。

A.RAM B.ROMC.RAM和ROM D.CCP49.下面所述不正确的是(C)。

A.随机存储器可随时存取信息,掉电后信息丢失B.在访问随机存储器时;访问时间与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C.内存储器中存储的信息均是不可改变的D.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可以统一编址50.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特点是(C)。

A.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 B.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C.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D.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三.填空题1.计算机的主存是由(RAM和ROM)两种半导体存储器组成的。

2.CPU可以直接访问(主存),而不能直接访问辅存。

3.外(辅)存比主存的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满)。

4.动态RAM和静态RAM都是(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

5.Cache的功能全部由(硬件)实现。

6.多体交叉存储器主要是为了提高(存取速度),(增加带宽)。

7.Cache和虚拟存储器的存储管理策略都利用了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8.多级存储体系由(Cache、主存和辅存)构成。

9.在虚拟存储器中,当程序正在执行时,由(操作系统)完成地址映射。

10. 1GB=1024 MB1024×1024KB 1024×1024×1024 B11. 存储芯片由存储体、读写电路、地址译码部件和控制电路构成。

12.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 和(数据)。

13.主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容量、存取时间、存取周期.14.对存储器的访问包括 [读] 和 [写] 两类。

15.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分为 [内存] 和 [外存]。

在CPU执行程序时,必须将指令存放在 [内存] 中。

16.主存储器的性能指标主要是 [主存容量]、[存储器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和存储器带宽。

17.存储器中用 [地址] 来区分不同的存储单元,1GB=[1024×1024] KB。

18.半导体存储器分为 [静态存储器(SRAM)]、[动态存储器(DRAM)]、只读存储器(ROM)和相联存储器等。

19.RAM的访问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 [无关],任何存储单元的内容都能被 [访问或读写]。

20.存储器芯片由 [存储体]、[读写电路]、地址译码和控制电路等组成。

21.地址译码分为 [单译码] 方式和 [双译码] 方式。

22.双译码方式采用 [两] 个地址译码器,分别产生 [行选通] 和 [列选通] 信号。

23.若RAM芯片内有1024个单元,用单译码方式,地址译码器将有 [1024] 条输出线;用双译码方式,地址译码器有 [64] 条输出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