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全反射》教学设计【教材】3-4第四章第三节《光的全反射》
1.学生的心理特点: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因兴趣以及概括认识兴趣较强,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2.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学习了折射定律,能够根据折射定律推导出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遇到介质界面发生的情况。
3.学生学习认识的困难:对折射定律没法解释的光的全反射现象没法进行准确把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疏介质和光密介质,理解光的全反射现象,掌握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2)理解临界角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公式确定光从介质射入真空(空气)时的临界角。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新颖有趣的物理情景,通过视频或演示实验呈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2)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以及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了解到光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的现象(反射和折射),观察反射光线、折射光线随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相关物理量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自然界中许多美好的现象进行充分的认识,学会用科学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
(2)了解我国光纤技术的进展以及光导纤维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和科学态度。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全反射的定义以及发生全反射的条件。
2、会根据公式确定光从介质射入真空(空气)时的临界角。
3、理解临界角的物理意义。
实验印象教深刻,对本节课的内容能够当堂消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