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唐山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唐山市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情况(2009年2月19日)唐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市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作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夯实支点,突出重点,打造亮点,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夯实三个支点,文化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2007年以来,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勇同志指示精神,由市领导带队,先后组织赴湖南、云南、河南和四川等地学习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市委常委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听取汇报和研究部署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将文化产业纳入文化发展重要内容,列入现代服务业核心组成部分,作为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加以推进。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

在充分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先后出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制订了《唐山市振兴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了激活市场主体、增强发展活力、大力振兴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推动唐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目标;委托中国城市主题文化设计院为我市编制了《唐山渤海明珠城市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和《南湖中央公园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乐亭三岛主题文化发展战略规划》。

此外,还制订了《唐山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唐山市创建文化名城实施意见》、《唐山市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文化支撑体系》等指导性文件,出版了我市文化产业蓝皮书《唐山市文化产业形势分析与预测》,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各项政策保障。

二是健全组织保障。

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组长,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规划、财政、文化、广电、编办、人事等部门组成的唐山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今年,又成立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和创意产业园区领导小组。

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大力支持、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是落实资金保障。

每年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1200万元,制订了《唐山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主要用于文学艺术、戏剧、影视作品等获奖作品的奖励性补助以及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进行奖励;重点扶持示范性、原创性、开创性、代表性的文化产业项目。

目前,已经扶持、引导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欢乐东方天天演”、陶瓷文化博览园、唐山书刊市场以及电视连续剧《李大钊》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相继落地。

二、突出三个重点,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发展文化产业,项目是关键。

我们把文化产业项目作为重要抓手,下大力气抓文化产业项目的储备、签约和落地,形成了以工业文化、演艺文化、地域文化、旅游休闲文化和影视动漫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储备了一批项目。

目前已储备文化产业项目102项,总投资213.46亿元。

其中,总投资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8个。

①开滦国家矿山公园项目。

一期工程总投资7.4亿元,现已投入1.4746亿元建成博物馆等基础设施。

②曹妃甸湿地公园项目。

总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3.16万亩,总投资20亿元。

现已投入10亿元建成谐园、高尔夫球场等基础设施。

③乐亭月坨岛项目,总投资20亿元。

现已投入1.5亿元建成木屋、垂钓园和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

④唐山国际动漫谷(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分院)。

规划占地800亩,建筑面积50余万平方米。

总投资16.8亿元,现已投入2500万元建成培训基地等基础设施。

⑤《红楼寻梦城》项目,总投资12亿元。

现已完成初步选址,正在制定规划。

⑥中国动漫(河北)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亿元。

现已签定合作协议。

⑦好莱坞影视基地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20亿元。

现已签定合作协议。

⑧大型游艺乐园项目,总投资13亿元。

现已签定合作协议。

二是签约了一批项目。

截至目前,通过组织参加北京创意文化产业博览会和“5.18中国.廊坊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投资贸易洽谈会”、2008唐山〃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项目签约仪式,已签约项目13个,合同签约2个,意向签约11个,签约总额168.86亿元。

其中,2008年签约7项,合同签约1项,总额1460万元,意向签约6项,总额133.46亿元。

三是落地了一批项目。

目前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的项目35个。

包括:工业文化项目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陶瓷文化博览园等;演艺文化项目欢乐东方天天演、梨园剧场天天见等;地域文化项目滦州文博馆、中国评剧博物馆、成兆才大戏院等、旭宇艺术馆等;旅游休闲文化项目曹妃甸湿地公园、月坨岛国际休闲度假中心、卧龟山绿色生态园、遵化福泉新宫度假村开发、汤泉行宫度假村旅游项目等;影视动漫文化项目电视连续剧《李大钊》、电视连续剧《大龙脉》、26集电视连续剧《绝密1950》、30集电视连续剧《京东“三枝花”》、唐山国际动漫谷、唐山市动漫产业孵化园区、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影视动漫项目等;出版发行项目唐山书刊市场项目等。

三、打造三个亮点,文化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我市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同步展开,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改革,破解改革难题,强化发展动力,两项工作齐头并进,逐渐形成改革与发展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一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经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提出了《市直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确定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市场运作、积极稳妥”的思路,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1、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转制为国有文化企业。

2、组建唐山市演艺公司,下设评剧、京剧、皮影、唐剧和歌舞五个子公司。

同时,抓好唐山市皮影团试点改革,对部分在编的老同志办理提前离岗退养,对新招聘人员全部实行了合同制管理,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多劳多得,使剧团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3、公益性事业单位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继续深化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4、推动党报实行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和电台、电视台实行制播分离。

通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出了“欢乐东方天天演”、“梨园剧场天天见”两大演艺品牌,已成为我市文化市场的两大亮点。

二是建立多元投资机制。

我们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鼓励和引导非国有经济成份及非文化单位投资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资”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我市由民间资本和重点企业投入的文化产业项目有50多项,一批由非文化单位和企业投资的文化项目相继落地。

如:①由开滦(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和24集电视连续剧《大龙脉》。

②由河北理工大学投资的唐山国际动漫谷。

③由银安地产集团投资的26集电视连续剧《绝密1950》、30集电视连续剧《京东“三枝花”》和月坨岛国际休闲度假中心项目,等等。

三是打造招商会展平台。

一是精心组织参加了5.18在廊坊举办的“中国.廊坊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投资贸易洽谈会”文化产业招商活动,展览主题突出,创意新颖,成果丰硕。

我市3个大型文化产业项目签约,签约总额达7亿元人民币。

在文化产业招商活动评选中,我市荣获优秀组织奖、优秀创意奖和优秀展示奖全部奖项,居全省第一。

二是组织参加了2008唐山〃曹妃甸临港产业国际合作会议项目签约仪式,中国动漫(河北)基地项目、好莱坞国际影视基地、大型游艺乐园和“欢乐东方天天演”等4个文化产业项目签约,其中合同签约1项,计1460万元;意向签约3项,计133亿元;签约总额133.46亿元。

四、精心谋划,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2009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114号文件和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改革进度,加大发展力度,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保障,开创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

1、完善一项政策。

贯彻落实国办发(2008)114号文件和省相关配套政策文件精神,制定我市《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完善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政策、财政投入政策、投资融资政策、税收政策、土地等相关政策。

2、组织两次招商。

一是组织好5月15日—18日在深圳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力争签约项目不少于四项,签约总额不少于10亿元。

二是组织好2009陶博会期间的文化产业招商活动,力争签约项目不少于四项,签约总额不少于50亿元。

3、推进五类项目。

以建立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对已招商和签约项目的推进力度。

一是已达成合作意向项目。

重点是三辰集团与凤凰新城建设动漫服务外包基地项目、韩国乐天集团与南胡生态城建设动漫主题文化公园项目。

二是已签定合作协议项目。

重点是东铁贸易公司与凤凰新城建设文化游乐园项目、中国动漫(河北)基地项目、好莱坞影视城项目。

三是已完成前期设计项目。

四是已重点扶持引导项目。

五是已列入重点谋划发展项目。

重点是文化广场、唐山大剧院等项目。

4、整合三大资源。

一是整合地域文化资源。

重点对唐山特有的地域文化“冀东文艺三枝花”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品牌,扩大影响。

开发、建设好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二期“民俗风情园”项目,整合中国评剧博物馆、滦州文博馆、民俗艺术博物馆资源,充分挖掘、体现“冀东文艺三枝花”等地域文化特色和魅力。

实施弘扬唐山地域文化、纪念评剧百年诞辰“五个一工程”,即推出一台评剧百年诞辰纪念演出、组织一次评剧百年诞辰研讨会、打造一台“三枝花小剧场”天天见演出、拍摄一组评剧电视音像精品、筹建一处“三枝花”发展基地。

二是整合旅游文化资源。

重点是强化旅游与文化的有机对接,开发好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唐山陶瓷文化博览园为重点的工业品牌游;以“欢乐东方天天演”、“三枝花小剧场”天天见为重点的地域文化游;以唐山大地震遗址纪念公园、唐山抗震纪念馆为重点的地震科普游。

此外,进一步加大休闲度假游、滨海娱乐游、古迹观光游等精品线路的对接开发。

三是整合动漫文化资源。

推出系列动漫作品《人生的1000个为什么》、《我身边的科学发展100问》。

5、健全三项机制。

一是重点项目联动机制。

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实行项目式管理。

建立各县(市)区和市宣传、文化、旅游、财政、税收、土地等部门文化产业重点项目联席会制度,加强沟通,协调联动,确保重点项目做到“三严一高”,即:严谨论证、严密组织、严格管理,高标准建设;确保重点项目在融资政策、土地使用、配套开发、文化旅游对接等方面协调统一,形成合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