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酶的分子修饰与模拟

第四章 酶的分子修饰与模拟


种催化构象、催化活性的修饰蛋白。
例子:血清白蛋白pH3下微扰松散加入诱导修
饰物(如吲哚),并调pH至中性使其重新折叠成特 定构象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如戊二醛)冻结, 稳定新结构酯酶活性产物。
本章内容提要
1 2 3 4
酶的化学修饰 酶的物理修饰与诱导构象重建 酶的蛋白质工程技术修饰 酶的人工模拟
修饰条件控制:修饰剂的种类与浓度、温度、pH
和反应时间等。
大分子结合修饰
大分子结合修饰的过程:
修饰剂的选择:根据酶分子的结构和修饰剂的特性选择
适宜的水溶性大分子。
修饰剂的活化:大分子修饰剂在使用之前一般需要经过 活化,然后才可以与酶分子的某侧链基团进行反应。
修饰:将带有活化基团的大分子修饰剂与酶液混合,控 制一定条件,使修饰剂活化基团与酶分子的侧链基团以 共价键结合,对酶分子进行修饰。
缺点:成本及人工付出太高。
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片段取代法
先将原基因中需修饰的片段用限制酶切出,同时用化学法合 成相对应的修饰片段,再通过连接酶将修饰片段装入原基因 中。
关键:在待修饰的部位能够找到适当的限制酶切序列。
4.3.1 主要方法
寡核苷酸引物指导的定点突变
原理:利用噬菌体M13的单链化与双链化互变。
优点:很好的普适性,可改变、添加或删除原基因中 的核苷酸或核苷酸片段。
4.3.1 主要方法
盒式突变法
该法是在上述方法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
特点:能在同一位点上 同时作出多种突变选择。
4.3.2 进展与应用
随着蛋白质化学的发展,现在认识到,整个蛋白 质分子可划分出一个个结构(功能)域;同样, 蛋白质工程修饰也可扩展到结构域的水平。
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置换后结果
酶活性降低或完全失活
酶活性提高或稳定性增加
• 锌型蛋白酶置换成钙型蛋白酶,活力提高20~30%;
制成结晶,活力提高2~ 3倍;
• -淀粉酶由杂离子型置换为钙离子型,结晶后活 力提高3倍以上,并且稳定性大大增加。
4.1 酶的化学修饰
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大分子结合修饰
酶蛋白侧连基团修饰 肽链有限水解修饰 氨基酸置换修饰
大分子结合修饰
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某些精细的改变,从而改变酶
的特性与功能的方法。
定义:利用水溶性大分子与酶的侧链基团共价结合,
常用修饰剂:右旋糖酐、聚乙二醇、肝素、蔗糖
聚合物、聚氨基酸等。(使用前一般需经过活化, 然后在一定条件下与酶分子共价结合。)
端pH值等),使酶分子的空间构象发生某些改变, 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方法。
特点:不改变酶的组分和基团,酶分子中共价键不
发生改变,副键发生某些变化和重排。
例子:羧肽酶经高压处理后,底物特异性发生改变,
水解能力降低;高压处理纤维素酶后,最适温度有所
降低,但活力提高。
4.2 酶的物理修饰与诱导构象重建
酶的活性、作用专一性和最适条件不一定能适应实际生
产工艺要求。
本章内容提要
1 2 3 4
酶的化学修饰 酶的物理修饰与诱导构象重建 酶的蛋白质工程技术修饰 酶的人工模拟
4.1 酶的化学修饰
化学修饰是在酶分子一级结构水平上的改造
化学修饰是分子酶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只要选择合适 的修饰剂和修饰条件,在保持酶活性的基础上,能够在 较大范围内改变酶的性质,创造天然酶所不具备的优良 特性,甚至创造出新的活性。
成其他物质。
氨基的化学修饰反应
主要修饰剂:二硝基氟苯、醋酸酐、二硫化碳、 O-甲基异脲等。 作用:产生脱氨基或共价结合将其屏蔽。
巯基的化学修饰反应
主要修饰剂:二硫苏糖醇、巯基乙醇等还原剂及酰 化、烷化剂。 作用:与巯基反应,破坏二硫键。
咪唑基的化学修饰反应
主要修饰剂:碘乙酸、焦碳酸二乙酯等。 作用:使咪唑基发生烷基化、卤代反应。
• 机制:酶分子经肽链有限水解后,可使其分子量减小,在保 持其酶活力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其抗原性甚至完全消除。
• 实例:用亮氨酸氨肽酶水解木瓜蛋白酶、酵母的烯醇化酶, 经有限水解后,抗原性均显著降低。
例:胃蛋白酶原的激活
HCl 胃蛋白酶原 pH ~2
(从N端失去44个氨基酸残基) 胃蛋白酶
自身激活
例:胰蛋白酶原(trypsinogen)的激活
化学修饰方法虽多,但基本都是利用修饰剂所具有的各 种化学基团特性,或直接或经过一定的活化过程,与酶 分子上某氨基酸残基(一般尽量选酶活性非必需基团) 产生化学反应,对酶分子结构进行改造。
4.1 酶的化学修饰
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大分子结合修饰
酶蛋白侧连基团修饰 肽链有限水解修饰 氨基酸置换修饰
第四章
酶的分子修饰与模拟
为什么要对酶分子进行修饰?
酶的分子修饰:通过各种方法使酶分子的结构发生
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些特性和功能的技术过程称
为酶分子修饰。 天然酶在应用中的限制因素:
容易变性失效:一般经不起高温、强酸、强碱、有机溶 剂及时间引起免疫反应和被识 别降解;

本章内容提要
1 2 3 4
酶的化学修饰 酶的物理修饰与诱导构象重建 酶的蛋白质工程技术修饰 酶的人工模拟
4.4
模拟酶:
酶的人工模拟
根据酶的作用原理,模拟酶的活性中心和催
起副键的改变,使酶分子空间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引
起酶的特性和功能的改变。
被修饰的侧链基团:主要包括氨基、羧基、巯基、胍基、
酚基等
经常被修饰的残基是:


亲核的Ser、Cys、Met、Thr、Lys、His
亲电的Tyr、Trp
羧基的化学修饰反应
主要修饰剂:乙醇-盐酸、碳化二亚
胺等。
作用:使羧基酯化、酰基化或结合生
其他物质。
酶蛋白侧连基团修饰
酶蛋白侧链基团修饰后效果
提高稳定性 •O-甲基异脲修饰溶菌酶。 •亚硝酸修饰天门冬酰胺酶。 提高酶活性 •枯草杆菌蛋白酶经酚基修饰剂修饰后,对带正电底物 的结合力增加。 改变特性与功能 •葡萄糖异构酶经琥珀酰化修饰后,其最适pH下降0.5个 单位,且稳定性增加。 •大肠杆菌的苹果酸酶经巯基修饰剂修饰后,由原先催 化四种生化反应,变为只催化其中两种,活性却提高 10倍以上。
性状。例如:
RNase复性时加入丙酸(竞争性抑制剂),修饰后酶具有酸性磷酸
酯酶活性;
胰蛋白酶复性时,50℃比20 ℃下和天然酶稳定性高5倍。
前沿:Keyes实验室的“BIO-SYN-CATTM ”技
术,包括三个基本环节:微扰;诱导和修饰; 交联。
能使某些原来不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转化为具有某
4.1 酶的化学修饰
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大分子结合修饰
酶蛋白侧连基团修饰 肽链有限水解修饰 氨基酸置换修饰
肽链有限水解修饰
定义:利用酶分子主链的切断和连接,使酶分子的化学结
构及其空间结构发生某些改变,从而改变酶的特性和功能 的方法。
方法:
修饰剂:常用专一性较强的蛋白酶或肽酶。
酚羟基的化学修饰反应
主要修饰剂:四硝基甲烷等。 作用:使酚基碘化、硝化或琥珀酰化。
胍基的化学修饰反应
主要修饰剂:二羰基化合物:环己二酮、乙二醛、苯 乙二醛等。 作用:与胍基缩合生成稳定的杂环。
色氨酸吲哚基的化学修饰反应
主要修饰剂: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 4-硝基苯硫氯等。 作用:使吲哚基发生开环或取代反应生成
应用:
阐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的定向改造
4.3.2 进展与应用
应用实例

嗜热脂肪芽孢杆菌酪氨酸-tRNA合成酶51位Thr替换
成Pro后,对底物亲和力显著升高,反应速率常数
上升25倍。

T4溶菌酶的3-Ile替换成3-Cys,再经氧化,与97Cys形成二硫键后,其热稳定性大大提高; -内酰胺酶的70-Ser换成70-Cys后,对胰蛋白酶水 解的抵抗力可升高3倍。
4.1 酶的化学修饰
金属离子置换修饰
大分子结合修饰
酶蛋白侧连基团修饰 肽链有限水解修饰 氨基酸置换修饰
氨基酸置换修饰
定义:将肽链上的某一个氨基酸换成另一个氨基酸,则会
引起酶蛋白化学结构和空间构象的改变,从而改变酶的某 些特性和功能,这种修饰方法,称为氨基酸置换修饰。
通过氨基酸置换修饰,可以提高酶活力、增加酶的稳定性
底物结合,并形成准确的催化部位,从而使酶活力得
以提高。 实例:
右旋糖酐:核糖核酸酶=6.5 : 1,活力提高至原酶的2.25倍; 右旋糖酐:胰凝乳蛋白酶=11:1,活力提高至原酶的5.1倍;
右旋糖酐:胰凝乳蛋白酶=11: 1,活力提高30%。
b)增加酶的稳定性
机制:酶可与大分子修饰剂形成复合物,起保护酶的天然构
4.3 酶的蛋白质工程技术修饰
蛋白质工程,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它
是以重组DNA技术为基础,结合X-衍射分
析技术、蛋白质溶液构象理论及计算机辅
助设计(CAPD)发展起来的一种定点定
位修饰技术体系,也是在基因水平上进行
蛋白质改造的一种技术科学。
4.3.1 主要方法
化学全合成法
根据原基因序列进行全化学合成,仅在定位修饰的部位作出 相应的改变。 优点:可在多点同时进行定点(位)突变;
相对稳定性 1 70 140 240 350
c)降低或消除抗原性
机制:抗体与抗原间的特异结合是由于它们间的特定
分子结构所引起的,酶经水溶性大分子修饰可使酶的结 构产生某些改变,从而降低甚至消除其抗原性。
实例:
精氨酸酶经PEG修饰后,抗原性显著降低 用PEG对色氨酸酶进行修饰,可完全消除其抗原性 PEG修饰后的L-天门冬酰胺酶,也可完全消除其抗原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