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科学期末试卷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Ca:40 C:12 O:16 H:1 Cl:35.5 Na:23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下列溶液中pH最大的是A.稀盐酸B.食盐水C.石灰水D.蔗糖水2.下列物质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质量减轻的是A.浓硫酸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固体 D.浓盐酸3.关于热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时,分子的热运动停止了B.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C.气体分子热运动最剧烈,固体分子没有热运动D运动物体分子有热运动,静止物体分子没有热运动4.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A.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B.天平、烧杯、漏斗、蒸发皿、玻璃棒C.天平、烧杯、量筒、铁架台、药匙D.天平、集气瓶、漏斗、蒸发皿、玻璃棒5.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不断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下图中表明这一现象的实验是A B C D6.建成于1991年的我国第一座核电站——浙江秦山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正确的是A.重核的裂变B.轻核的聚变C.重核的聚变D.轻核的裂变7.下面跟“节约能源”无关的是A.给各种转动部件加点润滑油B.节约资源,珍惜物品C.有人突然在前方横穿马路,汽车紧急刹车D.随手关灯8.下列各组物质溶于水,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NaNO3、KCl、AgNO3B. BaCl2、KNO3、NaOHC. Ba(OH)2、NaCl、K2SO4D. Cu(NO3)2、KOH、Na2SO49.对于四冲程的柴油机和汽油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气冲程进入气缸里的都是燃料的混合物B.压缩冲程末都需要点火,燃料才能燃烧C.做功冲程都是燃气推动活塞做功D.四个冲程两者没什么区别10.下列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流通过电炉时B.电流通过电动机时C.蓄电池充电时D.发电机工作时11.有一定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钾溶液,当蒸发掉120克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4%,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2克B.14.4克C.24克D.28.8克12.生活中处处充满科学,下列有关科学知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B.食品包装中用一小袋生石灰作干燥剂C.电器起火时,先用水扑灭,后切断电源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13. 不用其他试剂,鉴别下列五种物质的溶液①H2SO4②FeCl3③Ba(OH)2④KCl ⑤BaCl2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⑤④ B.②③①⑤④ C.⑤①③②④ D.①③⑤②④1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将一个标有“12 V 2.4 W”的灯泡和一个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灯泡恰能正常发光;如果他们将灯泡换成一个标有“12 V 3.6 W”字样的,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电源电压不变)A.“12 V 3.6 W”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比3.6 W小B.“12 V 3.6 W”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比3.6 W大C.“12 V 3.6 W”灯泡消耗的实际功率等于3.6 WD.无法判断15.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金属与硫酸反应得到的是A.FeSO4B.Fe2(SO4)3C.Al2(SO4)3D.ZnSO416.如图,一直杆可绕O点转动,杆下挂重物,为了提升重物用一个始终跟直杆垂直的拉力F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拉力FA.不断变大B.不断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17.如果加在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从6V升高到8V,通过该定值电阻的电流变化了100mA,则该电阻的电功率变化了A.1.4W B.1.8W C.2W D.3.2 W18.下列现象中,可能引起家中保险丝熔断的①插座中的两个线头相碰②开关中的两个线头相碰③电路中增加了大功率的用电器④灯丝烧断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9.张研同学有两段电热丝,电阻分别是R1、R2(R1>R2),他将这两段电热丝在电路中串联起来,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中,两个容器中装有相同质量的冷水,如图所示.当他将开关闭合后,关于甲乙两个容器中水温的变化,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热量损失)A.甲容器中的水温度上升得快B.乙容器中的水温度上升得快C.甲、乙容器中的水温度上升得一样快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0.人吸入空气,排出CO2等气体。
为了证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且能有效排除空气中CO2的干扰,某学生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则锥形瓶Ⅰ、Ⅱ中加入的试剂为瓶Ⅰ瓶ⅡA Ca(OH)2NaOHB NaOH Ca(OH)2C 石蕊酚酞D Na2SO4CaCl2二、简答题(每个填空3分,共60分)实验内容观察到的现象21、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失去了标签,从实验老师处得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
同学们认为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别,通过实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实验,他们给这三瓶溶液重新贴上了标签。
下面是他们设计和实施的两种方案,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1)方案一;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将三瓶无色溶液任意编号为A 、B 、C ,各取少量进行实验,得到相关的实验记录(如右表)。
请你判断B 是溶液;写出A 与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方案二:只选一种试剂进行鉴别(请补充实验操作步骤②)①用三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三种无色溶液;②滴加;③观察现象;④得出结论。
22、X 、Y 、Z 是三种金属,根据方程式①Z +YSO 4===ZSO 4+Y ;②X +YSO 4==XSO 4+Y ; ③Z +H 2SO4==ZSO 4+H 2;④X +H 2SO 4—不反应,可知,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23、20XX 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我国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又一胜利喜讯,我们为祖国的科技发展感到自豪!为祖国的强盛感到骄傲!资料:火箭发动机。
火箭发动机是喷气发动机的一种,自带燃料和氧化剂,它工作时不需要空气,可以在太空中工作。
火箭点火后,燃料和氧化剂在燃烧室里燃烧,向下喷出强大的气流,同时气流对火箭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从而推动火箭升空。
图是 “嫦娥一号”升空的图片。
以下与“嫦娥一号”有关的几个问题请你回答:(1)火箭发动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___ _______能。
它是利用向下喷出强大的气流而使自身受力向上飞行的。
(2)卫星中除舱内电池组外,在卫星外还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它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能来提供能量。
24、一辆重为10000牛的小汽车在水平公路上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受到地面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则行驶了10分钟,车的重力做功为焦,车受到牵引力做功为焦,这时车的功率为 瓦。
25、如右图灯L 和电阻R 组成串联,电源电压为15伏,且保持不变,灯L 标有“6V ,3.6W ”字样,闭合开关S 后灯正常发光,串联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A ,电阻R 为____欧,电阻R 消耗的功率为____W 。
26、BCD -195K 型电冰箱铭牌上有“输入电压220V 、耗电量0.7KW ﹒h/24h 、输入功率120W ”等数据的含义是:该冰箱正常使用24小时消耗的电能为。
如果按照A +B 有气泡产生 A +C有白色沉淀生成输入总功率120W和工作24h计算,则消耗的电能是,这个计算结果与冰箱铭牌上提供的相关数据差异较大,这是由于冰箱具有工作的特点而造成的。
27、美国天文学家哈勃通过对星系光谱的研究:所有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快;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扩大,说明宇宙处在不断膨胀之中,形成了宇宙论;根据太阳系的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和太阳自转的方向一致,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了学说;根据地球的演化形成过程,科学家们推测,在距今38亿年前,在诞生了原始生命。
阅读表中的测量数值,该男子有血常规检测不正常项目,推测可能患有____________,原因是。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填空2分32分)29、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切开苹果,一段时间后,果肉上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像是“生锈”了。
某科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 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二)猜想与假设猜想1: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2: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3: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4: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5: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三)、(1)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2)实验探究:针对猜想1至猜想5,科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并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
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四)得出结论结论:(五)反思与评价在验证猜想1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六)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
30、下面是某医院提供某人原尿、尿液和血液的化验数据的样本,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为尿液,依据是。
(2)如果样本C液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部位可能发生了病变,样本C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31、实验室里某小组正在探究一个问题。
根据设计方案,小英向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然后她又用滴管连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他们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填A或B)A.酚酞溶液遇酸、碱溶液能显示不同颜色吗?B.酸和碱溶液能发生反应吗?(2)大家对小英得到的无色溶液继续探究。
小斌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小亮认为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和。
同学们根据以下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后,一致认为小亮的观点是正确的。
请你补填下表的空缺。
32、为了比较标有“2.5V ”和“3.8V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大小,小明利用实验室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1)先连接电路(如左图),测定“2.5V ”小灯泡的电功率,并记录结果如表一。
然后从电路中取下 “2.5V ”小灯泡,换上“3.8V ”小灯泡,并改用电压表 “”量程进行实验。
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他发现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3.8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