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253#墩连续梁实施性方案一、概述新海口高架双线特大桥为满足地方交通要求,在250#~253#采用32+48+32m连续梁,连续梁中心里程DIK12+900。
本连续梁处于南海大道中央绿化带上,跨越永万西路(规划中),施工时对交通影响较小。
梁体全长113.1米,支墩处梁高3.4m,跨中及边跨梁端处梁高2.8m。
梁底下缘按二次抛物线变化。
箱梁顶宽11.4m,底宽随梁高而变化。
除梁端、中支点附近顶板厚由30cm渐变至65cm外均为30cm,底板厚为30-60cm,按曲线线性变化,处于半径为1800m的曲线上,施工采用曲线曲做。
腹板厚为50~90cm,按折线变化。
梁体采用C55混凝土,共1275.5m3。
采用满堂支架施工,支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二、工期安排为保障连续梁按预期完工,我们对250#~253#连续梁做了以下工期安排。
下部结构完成:已完成。
地基处理:2008.10.10~2008.10.26支架搭设:2008.10.27~2008.11.18支架预压:2008.11.19~2008.12.3调整底模及安装边模:2008.12.4~2008.12.9绑扎底板及腹板钢筋,安装波纹管等:2008.12.6~2008.12.25安装內模:2008.12.23~2008.12.28浇注第一次混凝土:2008.12.29凿毛及绑扎顶板钢筋,安装波纹管等:2008.12.30~2009.1.9浇注第二次混凝土:2009.1.10养护:2009.1.11~2009.1.20张拉:2009.1.21~2009.1.24压浆:2009.1.22~2009.1.25具体的工期横道图见附表1三、劳动力、机具安排1、劳动力安排为了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以项目经理为施工负责人,项目总工为技术负责人,对需要的人员进行了统计。
具体如下表:主要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工种配备表2、机械配置(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四、交通疏导为保障连续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留出足够的施工场地。
在基础施工时我们在绿化带两边各占用了一个车道(见下图)。
此时仍可以保障南海大道交通的运行。
在施工支架及连续梁时为了给起吊设备留出空间,我们仍需要在基础施工的基础上,在一侧继续占两个车道,这样就把道路全占用完毕。
为了不影响南海大道交通的运行,我们在准备占用道路边进行道路拓宽,重新做出两个车道。
此法已经过交通部门的同意。
具体见支架及连续梁施工时的道路状况及围挡图。
在拓宽道路前,先挖探沟,探测是否有管线等影响路面施工。
探测并处理完后,在250#和253#墩远离主跨方向50m处进行道路拓宽,具体图见支架及连续梁施工时的道路状况及围挡图五、支架施工及验算(一)、地基处理为了保证支架地基的稳定,要求对连续梁处的地基进行以下处理:1、连续梁处承台基坑的回填基坑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在距离地面20cm时用C20砼回填。
在过渡墩处回填浆砌片石时仅需要在靠近主墩侧的一半即可,靠近过渡墩的采用砂回填。
具体见地基处理图2、绿化带地基处理绿化带地基处理采用换填级配碎石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清理掉地表松软土后,将原地面往下挖70cm,然后用大型压路机对坑道底进行碾压,碾压不到的地方用小型夯压机夯实,处理完后进行动力触探试验,试验数值不应小于150kp,然后换填50cm的级配碎石,分两层碾压,过程同上。
然后在浇注20cm的C20混凝土。
尺寸和大样见地基处理图3、原路面破坏处的处理用切割机沿破坏部位周围10cm左右整齐切割,深度最少20cm,然后用C20混凝土修补,修补完后的养护一定要及时。
(二)、支架验算具体见《新海口高架双线特大桥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附件1《新海口高架双线特大桥现浇连续梁—碗扣式支架计算书》(三)、支架搭设及预压 1、支架搭设2、支架预压现浇砼箱梁碗扣式支架及模板搭设完成后需进行堆载预压试验。
以检验支架设计的合理性和支架结构的可靠性,并可校验支架变形情况。
①、加载支架的预压采用预制块进行预压,预压荷载取120%箱梁荷载进行预压控制。
预压加载的顺序,应按梁板现浇段的分区先后顺序实施。
由于预制块的限制,预压分两阶段实施,具体如下:第一阶段:加至设计荷载的55%;第二阶段:加至设计荷载的120%。
预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支架各节点是否连接牢靠,基底承载是否均匀,预压时各点压重要均匀对称,防止出现反常情况。
桥跨堆载预压前,在桥跨底板上布置沉降观测点,按每跨测设5个横断面;沉降观测点于底板同断面布置3点。
在第一次加载前,须对支架各关键位置:底模、纵梁、顶托顶以及基础面等做好标志进行仪器观测,及时作好原始记录。
每次加载后立即对相应标志位置进行仪器观测,作好记录,并和上次观测记录作出分析对比。
加满设计荷载后,每隔4小时间隔观测一次,直至测量数据相差不超过2mm,且持荷时间应不少于3昼夜。
在每次加载过程中,均应观测支架的变形和稳定状况,作好记录,测定地基沉降和支架、模板变形,同时确定地基卸载后的回弹量。
发现问题立即查明原因,迅速采取处理措施。
根据各次观测记录,绘制加载---变形曲线,进行分析评价。
②、卸载卸载在支架变形稳定后分阶段实施。
卸载的时候亦是采用分级卸载的方法:具体如下:第一阶段:卸至设计荷载的55%;第二阶段:卸载完毕。
每次卸载后,应对相应的标志位置进行仪器观测,作好记录。
全部卸载完成后,绘制卸载曲线。
对给制的加载一变形曲线和卸载曲线进行分析比较,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相关参数。
根据所得参数,将支架的高程,调整到设计高程±该处弹性变形值。
支架的变形及地基压缩量主要考虑以下因素:δ=δ1+δ2+δ3+δ4δ1——支架弹性压缩量;δ2——支架与方木、方木与模板、支架与枕木、贝雷片或纵梁之间的非弹性压缩量;δ3——支架基础地基的弹性压缩量;δ4——支架基础地基的非弹性压缩量。
通过预压施工,可以消除δ2、δ4的影响,则在底模安装时,其预拱度的设置按Δ=δ1+δ3计算,在模板的高程控制时加入预拱度数值。
③、数据整理根据所试验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本工程所设计的预应力现浇箱梁模板支架进混凝土浇筑时的产生的变形进行有效的控制。
可依据变形量调整箱梁的底标高,实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能达到设计所要求的梁底标高。
如发现支架下沉比较明显,需对地基处理进行加强。
六、梁部施工方案支架预压完后,可以进行箱梁部分的施工,施工的流程图如下:(一)、模板工程1、因本高架桥地处海口市繁华市区,为保证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尺寸准确、表面平整、美观、线条顺畅、颜色一致,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模板质量。
我们决定边模和内模均采用大块高强度竹胶板,模板拼缝采用建筑胶水,底模及模板倒角采模采用钢模,施工时对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
底模板严格按放样点(每3m一点)拼装、摆放。
调整标高后用建筑腻子及胶水封填拼缝。
本标段桥梁支座均为盆式橡胶支座,施工时准确控制盖梁顶面标高,预埋件固定准确,并按设计弹出支座十字线,将支座放好,用支座灌浆砂浆将支座地脚螺栓固定在桥墩上。
侧模随外支撑用吊车分节拼装,钢模的接缝一定要平整,光滑,接缝严密。
2、模板加固首先加固第一次浇筑混凝土的模板,包括侧模、内模。
侧模采用拉筋与内模连接,每隔1米设置一竖排,每排3根,上下排列。
拉筋两端均用蝴蝶扣锚固。
每隔2竖排拉筋设一通长拉筋,起到固定侧模距离的作用。
其次加固内模,除以上与侧模相连的拉筋外,还得每隔1.0m在内模底倒角处设置竖向拉筋,连接底板钢筋与倒角模板。
这种钢筋可以有效防止内模上浮。
内模框架采用方木支撑,方木与木板之间用大钉子链接。
加固端模,在端模背面利用钢管、工字钢调平端模,调平之后利用蝴蝶扣加固,拉筋焊接在底板主筋上。
(二)、钢筋及预应力工程1、钢筋加工及绑扎钢筋在现场集中加工,钢筋绑扎严格按施工图纸和技术指南和验收标准要求进行,钢筋主筋采用搭接焊。
绑扎完底板,腹板钢筋后,固定模板,浇筑第一次砼,等混凝土强度达到凿毛要求,凿好毛后,再绑扎顶板钢筋。
用混凝土垫块梅花状布置支垫钢筋,以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及混凝土外观质量。
排气孔预埋管及预埋筋均与箱梁主筋点焊在一起,防止混凝土浇筑时位置偏移。
钢筋绑扎过程中,按设计规定的空间坐标制作预应力波纹管定位钢筋、定位网片、穿入波纹管,然后穿入塑料套管。
2、预应力束施工纵向和横向预应力筋采用强度标准为fk=1860MP,弹性模量为Ep=195GPa,公称直径为15.2mm钢绞线,其技术条件符合《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12003)标准,竖向预应力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pk=830MPa、弹性模量为Ep=200GPa,公称直径25mm的预应力混凝土用螺纹钢筋。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塑料波纹管成孔。
张拉锚固体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经部产品认证中心认可的锚具及其配套产品,并核对其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钢绞线的下料长度,根据结构尺寸与配合运用的锚具,张拉设备等各项参数,进行计算确定。
钢绞线下料采用高速砂轮切断,保证切头平整。
预应力束施工中管道堵塞比较常见。
为了确保预应力管道不被堵塞,采取以下措施:a、在布设波纹管过程中,检查波纹管的完整性,是否有漏洞和损坏现象,如有在破裂处切断使用或更换。
波纹管之间和波纹管与锚垫板之间接头处,用密封带包扎牢固密封。
且在绑扎过程中保证波纹管线型圆顺,不出现折线段,同时教育并防止作业人员踩踏波纹管。
b、在浇筑混凝土前认真检查波纹管,是否通顺密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c、在焊接顶部钢筋时,须防止焊碴掉到波纹管上,因烧伤而产生漏浆。
d、浇注砼过程中,振捣工须特别防止振捣器碰到波纹管。
e、在波纹管中插入塑料套管。
(三)、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浇筑方案现浇连续梁分两处浇注,第一次浇注到腹板倒角下30cm,第二次浇注顶板,具体的箱梁梁体混凝土浇筑顺序(见下图)。
第一次混凝土浇注方量为700m3,第二次为520 m3。
混凝土断面浇筑次序:从腹板下混凝土依次灌注①—②—③区域,振捣主要是插入式振捣为主。
①、②区域浇筑完后,再分层浇筑③区域,每层厚度以不超过30cm为宜。
纵向浇筑顺序:2台泵车自251#、252#墩顶向两边浇筑。
2、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a、连续梁进行浇注前,施工准备如下:原材料:1#梁厂已备齐所用混凝土的相关材料,并安排2#梁厂做好搅拌混凝土准备。
所有原材料均检验合格,可以用于连续梁施工。
具体的数量如下:水泥:准备了400t散装水泥。
检验合格。
地材:碎石准备了2000m3,砂1000 m3,检验合格。
外加剂、矿粉、减水剂等亦准备充分。
b、浇注过程中的施工设备根据施工需要,250~251#连续梁砼施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如下表。
250~253#连续梁砼施工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表c、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进行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