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归纳+课时作业)

《经济生活》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归纳+课时作业)

《经济生活》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点归纳(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1、市场与计划: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2、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市场调节的形式:价格的涨落、供求关系、竞争。

因此,我们把市场的调节称之为“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

4、市场配置资源(优点):(1)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

(2)通过竞争,使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5、市场秩序(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2)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为此,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3)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6、市场调节的局限性(1)市场不能调节的范围: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红颜薄命及危险品、麻醉品等(2)市场调节的弊端: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3)市场调节的后果: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资源浪费;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2、宏观调控(1)原因: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4.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漫画《不留空白》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是( )不留空白A.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通过分配政策来促进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

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实现共同富裕D.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3.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之所以不能让市场来调节,是因为( )A.对于这些物品的调节,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杠杆不能发生作用B.生产这些物品能够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C.生产这些物品的行业的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发生作用的时机不成熟D.让市场来自由调节这些物品会严重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稳定4.继北京出台最严限购令后,南宁市出台《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执行住房限购措施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011年3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南宁市本地居民家庭不能购买第三套住房。

这一举措的主要目标是( )A.增加就业B.稳定物价C.促进经济增长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5.在中国的每一个城市,总能看到一些奇怪的电话号码无所不在的写在每一个角落。

现在又多了一个途径,就是手机上总能收到一些包办百事的短信,从代买机票、车船票等各种票据,到代办驾照、文凭、身份证、签证等各类证件;从代人考试到代办保险、代理贷款等各种业务,可以说无所不代无所不能,这种现象人们称之为“黑代理”。

“黑代理”的存在表明( )A.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具有必要性B.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C.国家宏观调控应以法律手段为主D.市场调节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6.《圣经》中“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社会分化的现象,并命名为“马太效应”。

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要将“马太效应”对和谐社会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 ) 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国家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C.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D.努力提高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职业道德7.国家工商部门、质检部门、公安部门对市场进行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项行动,依法取缔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商户。

在这一行动中,国家采取的手段主要包括( )①法律手段②行政手段③经济手段④道德手段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8.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的保障。

这表明( )①政府的宏观调控要置于法律规范之下②企业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法进行③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的活动受法律制约④市场秩序的建立需要法律的维护A.①③ B.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国家调控房价的“房产税”和“限购令”是运用__________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①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③行政手段④道德手段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管理经济过程中,常常听到这样一些说法:“有形手,无形手,手拉手,向前走。

”据此回答10~11题。

10.这些说法形象地说明了以下道理(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为根本目标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引导企业,国家调控市场C.企业经营自主化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D.市场经济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11.之所以发挥“有形手”的作用,是因为( )A.我国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市场调节具有竞争性C.宏观调控是对经济的间接化管理D.市场调节存在弱点和缺陷12.《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件》(以下简称《条例》)于2012年3月正式实施。

《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处理将遵循多排放多付费、少排放少付费,混合垃圾多付费、分类垃圾少付费的原则进行收费。

北京市依靠经济手段引导、约束垃圾产生者的行为,并鼓励、促进垃圾减量和分类。

同时,还将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技术手段控制垃圾产生的总量。

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在生活垃圾的管理上充分发挥了( ) A.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B.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C.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D.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二、非选择题13.在我国已明令禁止从日本进口牛肉多年的情况下,“神户牛肉”在北京、上海、哈尔滨等城市的一些中高档餐厅仍然能够见到它的“身影”。

而所谓“神户牛肉”的价格是国产普通牛肉价格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而这些所谓的“神户牛肉”大多是冒名顶替的“山寨货”。

日本“神户牛肉”难入境,非假冒即走私。

据业内人士介绍,“神户牛肉”是日本特产,因其选种严格,饲养精良,所以产量极低且价格昂贵。

我国对于日本牛肉进口这几年一直未放开,市场上销售的所谓日本“神户牛肉”一般都是假冒产品或者是非法商家从日本走私进来的。

(1)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现象的原因及其危害。

(2)请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4.上海今夏用电高峰缺电200多万千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此,上海制定控制措施:一是坚持确保优势产业、严格限制劣势产业的用电原则,合理组织安排企业错峰、避峰用电;二是进一步拉大峰谷电价差,促使用电户使用低谷电,取消电石、铁合金等行业的优惠电价,适当奖励发电企业在用电高峰时多发电。

(1)请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对材料进行解读。

(2)材料是如何体现这些道理的?4.9.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课时作业(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漫画以比喻的手法说明要将共同富裕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应选C项。

其余三项均与题意不相符。

答案:C2、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

答案:C3、解析:本题考查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具有社会危害性,所以不能让市场来调节。

答案:D4、解析:住房限购能够打击一些投资客,减少囤房、炒房等哄抬房价的行为,让房价保持在一个理性、合理的价位,故答案选B项。

A、C、D三项干肢不符,应舍去。

答案:B5、解析:“黑代理”的存在表明单纯的市场调节有缺陷,因此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A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与题意不符,C项观点错误。

答案:A6、解析:“马太效应”反映的是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必须进行宏观调控。

故答案选B。

两极分化是单纯市场调节的结果,故A项错误。

CD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应舍去。

答案:B7、解析:国家有关部门对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打击,依法取缔不法商户,说明国家宏观调控采取的手段主要是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正确选项为A;③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A8、解析:①②③④分别从政府、企业、市场中介组织、市场秩序的建立四个角度说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的必要性,均符合题意。

答案:D9、解析:本题考查宏观调控手段的区分。

“房产税”是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限购令”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故选C项。

答案:C10、解析:“有形手”是指国家的宏观调控,“无形手”是指市场调节,“手拉手,向前走”是指要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故D项正确。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A项错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国家不仅调控市场,也调控企业,B项观点片面;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平等性、竞争性和法制性的特征,C项观点错误。

答案:D11、解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是市场调节存在弱点和缺陷,故正确选项为D,A、B、C项不是题干的原因。

答案:D12、解析:材料中提到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都有涉及,表明政府在综合运用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管理生活垃圾。

故选D。

答案:D二、非选择题13、答案:(1)原因: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

危害:①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

②损害消费者及其他合法经营者的利益。

③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

(2)政府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自觉抵制不良食品的销售,借助各种合法途径打假。

14、解析:本题考查合理配置资源的手段。

第(1)问主要结合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作答。

第(2)问则需要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是如何实施的,结合材料分析其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即可。

答案:(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的宏观调控既需要运用经济手段,又需要必要的行政手段,这两种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各有所长、各具特色。

(2)由于电力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上海制定了用电控制措施,体现了政府的宏观调控。

确保优势产业、严格限制劣势产业的用电原则,合理组织安排企业错峰、避峰用电,体现了运用行政手段来调节和影响经济活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