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课后习题P141,三个题1,某公司拥有200万元闲置资金,准备用于以下投资。
方案一:投资于银行,假设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5.15%;方案二:投资于国债,假设银行五年期国债年利率为6.12%。
从节税和安全角度出发,该选择哪套方案?
方案一:五年定期存款利息=200*5.15%*5=51.5万元
银行存款利息冲减财务费用,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51.5*25%=12.875万元
方案二:五年国债利息=200*6.12%*5=61.2万元
国债利息所得可以在税前扣除,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国债利息收入属于无风险收入。
选方案二最合适。
2.直线法:每年计提折旧50*(1-4%)=9.6(万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预计残值=50*(1-4%)=2(万元)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2/5
第一年:50*2/5=20(万元)
第二年:(50-20)*2/5=12(万元)
第三年:(50-20-12)*2/5=7.2(万元)
第四年和第五年:(50-20-12-7.2-2)/2=4.4(万元)
从具体各个年份来看,双倍余额递减法应计提折旧额在固定资产使用的前期摊提较多而后期摊提较少,这样就使得企业净利润前期少而后期多,冲减了税基,也因而可以减少应纳税款,增加资金时间价值,达到筹划的效果。
3.2018年甲企业计划投资500万元于乙企业,乙企业2015年亏损40万元、2016年亏损70万元、2017年亏损80万元。
甲企业有三套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向乙企业贷款500万元,年利率为10%(假设乙企业2018年经营状况有所好转,归还甲企业贷款后,亏损70万元);方案二:向乙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拥有乙企业50%的股权(假设乙企业2018年实现扭亏为盈,获得5万元的税前利润);方案三:兼并乙企业,购买乙企业的产权并取消乙企业的独立法人资格,将其变为甲企业的分公司(假设2018年该分公司赢利10万元)。
从节税的角度,甲企业应当选择哪套方案?
答:
方案一:
甲企业获得利息:500*10%=50万元
缴纳所得税=50*25%=12.5万元
税后利润=50-12.5=37.5万元
方案二:
由于乙企业具有尚未弥补的亏损,本年度乙企业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未弥补亏损=40+70+80-5=185万元
未来若干年可抵免企业所得税=185*25%=46.25万元
方案三:
累计未弥补亏损=40+70+80-10=180万元
当年抵免甲企业所得税=180*25%=45万元
结论:上述三种投资方案的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三在税收上是最有利的,因为它可以最先将乙企业的亏损予以抵扣,从而相当于为乙企业提供了一笔无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