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1
.
32
护理措施
光照疗法 换血疗法
.
33
.
34
护理措施
减轻心脑负担,防治心力衰竭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合理安排输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 –如有心衰表现,遵医嘱用药,并监测用药
反应
.
35
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 使家长了解病情,以取得配合 – 新生儿溶血症,做好产前咨询及孕妇预防性用药 – 母乳性黄疸 – G-6-PD缺陷 – 爱抚、照护和哺乳患儿
警告期 反应低下,肌张力低下,吸吮力弱
0.5-1.5天
痉挛期 肌张力增高,发热、抽搐,呼吸不规则 0.5-1.5天
恢复期 肌张力恢复,体温正常,抽搐减少
2w
后遗症期 听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手足徐动 终身
牙釉质发育不良,智力落后
—————————————————————————————————————————.—————————————————————————————————————2—2———
.
38
3、以下哪项检查在诊断新生儿溶血症时最为重要:
A.血常规
B.母儿血型
C.网织红细胞 E.红细胞脆性试验
D.抗人球蛋白试验
4、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症的病因是 :
A.同族免疫性溶血
B.红细胞膜的缺陷
C.红细胞酶的缺陷 E.异族免疫性溶血
D.异常血红蛋白
5、Rh溶血病的临床表现有: A.黄疸 B.胎儿水肿 C.DIC症状
.
36
SUCCESS
THANK YOU
.
37
课后思考题:
1、新生儿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应首先考
虑(
)
A.新生儿溶血症
B.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C.新生儿肝炎
D.新生儿败血症
2、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好,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新生儿溶血症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肝炎
D.生理性黄疸
.
23
新生儿溶血病
实验室检查 – 血型检查 – 血常规 – 血清胆红素 – 三项实验
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患儿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 患儿血清中游离抗体试验
.
24
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
.
大便
25
母乳性黄疸
病因 特点
β- 葡萄糖醛酸
酶 ↓
肠道 ↓
未结合胆红素↑
母乳性 黄疸
―生后3-8天出现 ―1-3周达高峰 ―6-12周消退 ―停母乳3-5天,
黄疸明显减退
.
26
实验室检查
血清总胆红素
检查有无溶血
血清结合胆红素
母婴血型测定
血红蛋白 血细胞比容 抗人球蛋白试验 G-6-PD测定
血清特异性血型抗体检查 患儿红细胞直接抗 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 患儿血清游离抗体
.
27
新生儿黄疸
治疗原则
1 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
2 降低血清胆红素:光照疗法
新生儿黄疸
.
1
学习目标
掌握小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 掌握新生儿黄疸的分类。 掌握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几种病因。 了解治疗要点 熟练掌握黄疸的护理措施
教学重点: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特点、 黄疸的护理要点。
.
2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 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 (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积累 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 染的现象。
.
3
.
4
胆红素代谢特
点
.
5
新生儿黄疸
胆 红 素 代 谢 特 点
胆红素生成过多 胆红素结合量少
肝功能不成熟 肠肝循环特点
.
6
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生成过多
• 胎儿血氧分压低 • 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短 • 新生儿肝脏和其他组织中的血红素及骨髓中红细胞
前体较多
.
7
胆红素代谢特点
胆红素结合量少
•蛋白质减少 •Acidosis
.
16
新生儿溶血病
病理和病因 母婴血型不合
ABO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
.
17
新生儿溶血病
贫血
黄疸
肝脾肿大
胆红素脑病
.
18
黄疸
.
Rh溶血: 大多在24小时 之内 ABO溶血: 大多在出生后 2-3天
1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肿
.
20
.
21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典型表现
-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脑组织的病理性损害
性
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
黄
一般情况良好,不伴其他症状
疸
.
血清胆红素早产儿<257umol/l(15mg/dl)
足月儿<222umol/l(13mg/dl)
.
11
生理性黄疸
. 病理性黄疸
12
病理性黄疸
―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 ―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足月儿>12.9mg/dl ―早产儿>15mg/dl ―黄疸程度重,发展快 ―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 4
.
8
胆红素代谢特点
肝功能不成熟
– 摄取胆红素功能差 – 形成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 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
9
胆红素代谢特点
肠肝循环特点
–肝肠循环特殊 –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 –肠道内β-葡萄糖醛酸酶活性高 –未结合胆红素被肠道重吸收到肝
.
10
生理性黄疸
生后2—3天出现
4--5天达高峰
生 理
足月儿10—14天消失
3
换血疗法
药物治疗
.
4
28
换血疗法
– 产前明确诊断,出生时脐血总胆红素>4mg/dl,血红 蛋白<120g/L,伴水肿、肝脾大和心力衰竭
– 生后12小时内,胆红素上升每小时>0.7mg/dl – 总胆红素已达到20mg/dL – 不论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低,已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
者
.
29
药物治疗
供给白蛋白
周 ―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并进行性加重 ―血清结合胆红素大于34umol/L
.
13
病理性黄疸
病因 感染性因素
新生儿肝炎 败血症
尿路感染
.
14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
非
感
先天性胆道闭锁
染
母乳性黄疸
性
胎粪延迟排出
因
素
G-6-PD缺陷
药物性黄疸
.
15
新生儿溶血病
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 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 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 坏而引起的溶血。
血浆:10-20ml/kg 白蛋白:1g/kg
纠正酸中毒 5%碳酸氢钠3-5ml/kg
肝酶诱导剂
苯巴比妥 尼可刹米
.
30
护理
护理诊断
黄疸 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有关
潜在并发症
核黄疸
知识缺乏
患儿家长缺乏黄疸的护 理等相关知识
.
31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 – 皮肤、巩膜黄染程度 – 大小便颜色 – 神经系统表现(胆红素脑病)
—————————————————————————————————————————————————————————————————————————————————
分期
表现
持续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