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联解体留给我们的启示

苏联解体留给我们的启示

红书读后感之:读《沉思录》有感2010-07-06 14:18《沉思录》为我们净化心灵,洗去俗尘。

这是一本用灵魂写成的书,通过阅读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

人可以通过双眼看世界,但是有个死角就是自己,所以看清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用眼睛能够做到的,唯有用心灵去审视过去,去反省过往。

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绝对真诚、平和的心态,需要超凡、决绝的勇气。

作者好像一个异常严峻而又平和的人站在镜子面前,告诫镜子中的自己。

在书中,他这样对自己说到“你错待了自己,你错待了自己,我的灵魂,而你将不再有机会来荣耀自身。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足够的,但你的生命却已近尾声,你的灵魂却还不去关照自身,而是把你的幸福寄予别的灵魂”。

这不是历经沧桑之后绝望的结论,而更像是一段无奈和伤心的喟叹。

这不是简单的内心独白和情绪倾诉,这是本我与自我的交谈,这是解剖灵魂,对自己进行告诫。

他总是这样在书中狠狠地拷问自己。

作者认为要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衡,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

如果我们的精神水平尚不能到达自我批评的高度,那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接受《沉思录》给我们灵魂的洗礼。

人这一生,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能战胜自己的人,便能战胜一切,而这也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

“待人宽,责己严”的古训人人都知道,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却不容易做到,我们应该做的,是多将思想放在自己的身上,每日三省,想想自己能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聪明的人,应该既能正确认识别人,也能正确认识自己。

注意别人的缺点和行为,将使我们审查自己的缺点和行为,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实现的途径因人而异,对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也各不相同,正如马斯洛所说:“有人可以表现出体育、艺术或发明创造上的伟大成就,也有人却希望成为一个理想的母亲。

”然而,它们都可以成为一个成功者。

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并非总是那些令人难以企及的伟大事业或成就,并非总是某个巨大的、最终难以完成的具体目标。

成功可以体现在梦想成真的结果之中,也可以体现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

假如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发现了你真实的自我,或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了战胜各种困难和不利环境的喜悦,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了你应有的贡献,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为后来人探明了道路,创造了更多的成功的机会,那么,谁还能否认你的成功呢?你会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希望、幸福和快乐,因为归根到底,成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停)《青春之歌》读后感周健红色书籍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来说,感觉非常的遥远,但是有一本书却在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那就是《青春之歌》。

大概从中学时期开始我就听说了《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只是当时没有充足的时间,也没有多么浓的兴趣来仔细阅读这本书,现在看来,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来说,读一读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杨沫的代表作。

她通过描写以林道静为主要人物的一批进步青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年轻人的革命精神。

这是一部全面反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学生运动的长篇小说,展现了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个历史时期,北京的一批青年大学生为了反对封建统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拯救危难中的祖国而进行顽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一代知识分子走向革命的必由之路。

当看完了这部作品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那个时代爱国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真诚,他们的信念是那么的坚贞。

而我们现在的很多青年身上缺少的就是这种爱国心。

倘若我们青年都能团结一致,积极进步,何愁国家不强大,何愁人民不富强!虽然我读完了《青春之歌》这本书,但是我仍然没有抗战时期那些英雄儿女动人事迹的切身体会,但是透过主人公林道静的成长和进步,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在这场历史大风暴中,与我们相同的年纪的热血青年的爱国豪情,他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青春。

主人公林道静出身于大地主家庭,但她不甘心当封建地主的小姐,不甘心当官僚特务的玩物,在她不断为个人的命运挣扎时,却遭到了一连串的打击:她自杀未遂,教书被逐,寻找职业四处碰壁……面对重重的挫折打击,她并没有放弃,尽管前行的路充满坎坷,尽管她也知道这条路艰辛异常,可她只当这些打击、坎坷是丰富人生的经历来对待,从没放弃自己对命运的抗争,这种无惧无畏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也是我们心中巨大的精神财富。

试想现在的我们,“青春”到底被我们浪费了多少?就在我们的身边多少正直年少有为、大展宏图的青年却是那么“不堪一击”。

面对一两次的打击,有人选择逃避,有人选择沉沦,更有甚者竟然选择死亡,难道这就是我们的主流青年吗?难道我们真的经不起任何的风雨吗?不,不是。

我们这一代青年不要把自己的命运的交给“命运”,而是要自己努力改写命运,尽管这条路很艰难,可我们有青春,有冲劲,有干劲,还有什么好怕的,跌倒了再爬起来,就算是哭,那也要爬起来再哭,继续着自己坚定的脚步。

在我看来,这部作品很成功,它以它青春的节奏行进着,我读着它的时候只能紧跟他的节奏,像心跳的节奏一样,有时更快,快得让人窒息。

读这部作品就像回到了那个时代,你不可能停下来,那个时代不让你停下来,他催着你前进、前进!这就构成了它独特的青春舞步,催人奋进,只要你还有一点点青春的气息,它就能点燃它,燃烧你,始终让你热血沸腾,倍感豪情万丈。

青春真的好似一首歌,有前奏,有高潮,有尾声。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奏响青春的每一个音符,让青春之歌响彻命运的每个章节。

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她60岁的生日了。

翻开五千年的历史,我发现祖国的生命,记载了多少沧桑,却表现得如此顽强,那是一种标识,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向往!《青春之歌》唱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心声,也唱出了全国人民的心声,我们这个时代也需要那么一部“青春之歌”。

回首往昔,在我们遭受外国人的欺凌时,祖国一次又一次地从危险困境中走出来,因为祖国心中有我们,有人民!斗争年代的血与泪,苦与乐,是那么深邃,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抬头看看窗外明媚的春光,聆听嫩枝上那清脆的鸟鸣,如今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多么安详,似乎这片安静的土地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那惨痛的经历。

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那些英雄前辈用血肉拼出来的胜利。

当我们再次迷茫,再次彷徨,再次萌生放弃希望的想法,让青春之歌来唤起那封存的激情和活力。

祖国用伟岸身躯来保护我们,我们也要回报母亲:我爱你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刘杰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

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宁死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

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见伟大的英雄人物。

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

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

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

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我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很多,只是看了几章,但是我已经知道,保尔将影响我的一生,他给我印象总是那么伟大,就像是一座人生的灯塔,照亮了我的人生,帮我拨开了人生的迷雾,引导着我的前行。

从小说中,我也看到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

保尔瘫痪失明后想到自杀,但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于是他又极力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想办法活下去。

对待挫折不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办法,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没有什么比坚强的活着更有意义,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想到目标,你还有多少没有完成,你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它努力奋斗。

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遇到困难只要勇敢的去面对就会发觉,我们也是很有毅力的。

人的一生很精彩,有酸甜苦辣,也有离别时的伤心,不然怎么会有重逢的喜悦呢?从古至今,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例子很多,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30年,司马迁写《史记》用了20年的时间。

所以说,通往成功的路不是平坦的。

在人生中,在面对重重困难的时候,就要勇敢的面对失败和痛苦,在战胜困难后,我们就知道那是一种磨练,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多少人,都是在困难中锻炼出来的。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多少年来,我总觉得自己就是不断的锻炼自己,也许自己是个幸福感很强的人。

总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支撑着我,生活对于我来说,总是有着无限的吸引力,我甚至能从任何电视节目的细节中读出意义来,我能从电影的镜头里,从窗台的兰花绽放中,从桌上那尊佛像面容的微笑中,从所阅读的回忆录当事人透露的人生经历中,我都能感到源源不断的新鲜感。

我总是会找到乐观的理由,这是命中注定的非快乐不可的性格。

我会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一笔带过,会马上进入对新目标的求索。

新的目标吸引了我,于是旧的挫折于病痛对于我似乎不再存在了。

可以说,我是一个不可悔改的、顽固的、带着花岗岩头脑的乐观主义者。

每学期给学生们上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告诉他们,对于知识的好奇心,求知中获得的陶醉感,以及由此形成的用来认识生活世界的思想力,这是我们读书人的人生三宝。

我总觉得,人在世俗社会中需要一种内心的类似于宗教的精神资源,他可以在外来压力下始终自得其乐。

外界环境再艰难,他与世俗社会之间总有一层内心的铜墙,在他看来,红尘是美丽的,他热爱红尘,而红尘又由于他的热爱与不断努力,会变的更加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