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专题: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
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又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
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
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
学的思想……
——《袁滕飞说中国历史》下
(1)材料中说到的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分别是指中国近代化起步
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
人’。”请你说说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
(3)推翻清王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3、近代化过程中的三次思想解放思潮是什么?各有何作用? 答:(1)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 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2)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 入人心; (3)新文化运动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启示:①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②资本主义道路在 中国走不通。③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 ④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成功。⑤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 精神,不会向帝国主义低头。 6、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中国近代化的 三步曲,体现了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及其特点。简要论述三者在探索 中国近代化方面各自作出的主要贡献及彼此间的联系。 答:(1)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科技和 技术工人,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因此,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 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又为戊戌 变示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运动要求从根本上改变旧制是中国资产阶级领导近代化 的首次尝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辛亥革命奠定了思想 基础。 (3)辛亥革命以武力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 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与戊戌变法相 比,两者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资本主义近代化为目标的革命运动。 只不过资产阶级内部关于革命的方式、手段和政权形式之争不同,而实 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目标是一致的。
(八上)专题:近代化的探索
2012年4月
[备考导航]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中国各阶层的抗争与探索。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
路,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以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者先后在技术、制度与思想层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洋务运动开启了中 国近代化的先河,戊戌变法则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辛亥革命建立了 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文化运动启迪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 的真理。命题中常常考查这些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题型常以选择题、 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出现。 [考点过关] 一、洋务运动
[实战演练]
1.(2分)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最
早实践“师夷长技”思想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分)如果你想查找有关康有为戊戌变法的史料,以下不需要搜索的

A.新民主主义革命网
B.历史名人网
()
C.戊戌风云网
D.中国变法与革命网
性质
是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失败原因 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 群众。
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 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 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孙中山的主要活动和职位: 1、1894年,在檀香山建立了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革命 团体。 2、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 以“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解释为 “三民主义”。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领导辛亥革命。 4、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 5、创建黄埔军校,孙中山任校总理。 四、新文化运动
主要内容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 ④培 养人才
学习层面 学习西方技术(军事器物)
性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失败原因 ①从根本目的看,洋务派不改变封建制度,不可能
让国家富强起来;②从学习西方的内容上看,洋务 派学习西方仅限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单纯的学 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三、辛亥革命
背景
经过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的矛盾,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 上。
时间
1911年10月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政治派别 民主革命派
代表人物 孙中山
主力
倾向革命的新军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主要经过 武汉三镇首先取得胜利—全国十几个省独立—成立中 华民国。
学习层面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阶段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
(2)请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几个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共 同的积极影响?2分
(3)假如你是这一时期的爱国志士,请你为当时的中国指出一条光明 的道路。1分
(1)学技术:洋务运动 学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学思想:新文 化运动 (2)开启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有利于缩小中国与世界的差 距。
背景
1、中华民国成立后,西方民主思想、科学文化传入中 国; 2、袁世凯为实现独裁,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3、陈独秀等,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主张从根本 上改造国民性。
兴起标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主要阵 《新青年》 地
两面大 “民主”和“科学”。 旗
领导阶 中国进步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激进派) 级
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西方完成了工 业革命
时间
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目的
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师夷长 技以自强)
领导阶级 地主阶级
政治派别 洋务派
代表人物 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 之洞
口号和任务 前期:“自强”主要任务是发展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主要任务是发展民用工业。
3.(2分)十九世纪末。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
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思想启蒙”理解正确的是( )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大学是有志青年的美好愿望,你说北京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政治派别 维新派
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
主要内容 ①政治上:②经济上: ③文化上 :④军事上:
学习层面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性质
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失败原因 维新派没有实力,没有依靠和充分的发动广大人民群 众;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影响
政治民主化的开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评价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 路;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也起到一些抵制作用。
二、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
原因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 初步发展,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时间
1898年6—9月
目的
救亡图存;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
代表人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物
主要内 四个提倡,四个反对。 容
学习层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面
性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评价
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 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 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 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大学是我国历史上哪个事件留下的产物?( )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5、(2分)某校为“纪念孙中山逝世85周年”编排的话剧场景中,孙中山
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在兴中会发表演讲
B、筹建中国同盟会
C、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与中共磋商第二次合作
6.(2分)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