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统计图表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统计图表中小学PPT教学课件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注意: 文化的转化性 可转化为物质力量
和两重性
具有阻碍和推动作用
7、创建文明城市,必须大力繁荣先
D 进文化。繁荣先进文化( )
①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 ②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 化需求 ③ 必须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创 新 ④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提问:
1、中学生为什么要 做一个“有文化”的人?
2、 中国春节这个传统文化 对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影响;对 我们的国家又有何影响?
一、体味文化
1、文化万花筒
⑴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⑵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⑶文化特色: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
2、文化是什么 重点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机器
A、(1)(2)(3)(4)(5) B、(6)(7)(8)(9)(10)
C、(3)(4)(5)(6)(7) D、(3)(5)(7)(9)(10)
理解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化的概念:
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具有的; 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三、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C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1)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2)参加学校运动会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购买蔬菜水果 (5)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 俱乐部(6)合唱团、舞蹈队、时装 表演队
(7)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 人情
(8)某国议员竞选
答案 (2)、 (3)、 (5)、 (6)、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① ② ③ ④
练一练:
8、2001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
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
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的要求,大力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建设中
数字 1 2 3 4 5 6 7 8 9
频数 2 3 1 5 5 6 3 7 4
数字 不超过3 大于3不超过6 大于6不超过9
频数
6
16
14
二、绘制统计图
频数
8 7 6 5 4 3 2
条形图
2, 6%
4, 11%
3, 8%
1
1, 3%
2
3
7, 19%
4
5, 14%
5
6
7
系列1
3, 8%
5, 14%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思想道德
C 文化,这是因为(
)
(1)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2)文化对社会发展及个人
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3)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4)先进
的、健康的文化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
用
A (1)(2)(3) B (2)(3)(4) C (1)(2)(4) D (1)(3)(4)
2、东晋画家顾恺之创作的《庐山图》,以 艺术形式形象展现了庐山的自然美。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C A、艺术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B、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一 种现象
C、庐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种文化
D、《庐山图》的创作属于文化活动
3、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B 、人类社会产生前,文化就存在于自然界中 C 、文化是人天生就具有的 D 、文化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
A
2、文化是什么
月亮
① 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可能会形象化地把它同日常 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如盘子和镜子等具体的事物联系起 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 青云端。” ② 而一个远离家乡的人看到月亮时,会更有人会以 “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或者是“ 举 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 ③ 月亮对于农民来说,中秋圆月代表团圆、丰收和圆 满; ④ 天文学家眼中的月亮,只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已。
(3)对个人来说,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 养(文化的产生、表现和传承)
(4)文化的外延(范围):
(4)文化的外延
(静态)形式: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 教育、艺术、科学
(动态)活动: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 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3、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静态)形式: (动态)活动:
• 文化(culture):与“自然”相对, 重点强调“化”的过程。
• 文明(civilization):与“野蛮” 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联系:
• 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2、文化是什么 重点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实质是精神现象。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 实践的产物。 (相对于自然而言)
练一练:
C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2)张家寨、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3)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9)乡镇企业 (10)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
普查或抽样
列统计表 画统计图
收集 数据
整理 分析
获取信息
作出决策
如何整理和分析已收集的数据, 较准确的获取信 息,从而作出恰当的决策 ------统计学的任务
一、数据统计表
问题:根据下列数据列出统计数表
4,5,6,1,2,8,4,7,9,8,1,5,6, 4,2,7,9,3,4,5,8,7,6,2,4,5, 8,6,5,6,8,9,8,9,6,8
A
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6、2005年6月,国内唯一专题性收
藏、研究、展示蒙古族历史与文化的博
物馆向观众开放,为蒙古民族源远流长
的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提供了重要基
地。这表明 (
)
A、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
C、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文化是纯粹“自然”的东西
2、文化是什么
请你用适当的方式统计上述数据,然后加以分
析比较。
练习: P27 练习2 作业: P29 3 4 5
《文化生活》
教材的整体结构: 第一单元 是什么:把握文化的一般意义 第二单元 为什么: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第三单元 怎么看:把握文化的核心价值 第四单元 怎么办: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2、文化是什么
简要比较: 文化现象与政治现象、经济
现象的不同点。
文化现象——精神家园的耕耘 政治现象——根本利益的保障 经济现象——物质财富的创造
结论: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 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练习: 1、我们要讲的“文化”,是相对于政治、 经济而言的,下列属于文化的是( ) 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②自然科 学 ③技术 ④语言、文字 ⑤选举人 大代表 ⑥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实质是精神现象。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 实践的产物。 (相对于自然而言)
(3)对个人来说,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 养(文化的产生、表现和传承)
(4)文化的外延(范围):
3、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样的 (静态)形式: (动态)活动:
(2)、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结论:(3)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从个人来说)
4、市民素质是城市文明的基础。市
A 民素质的形成( )
A、离不开社会实践 B、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C、也可以是天生的 D、家庭教育最 重要
注:文化的形成
5、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 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 和精神生活。这说明(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 实践活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C.《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 就是文(明文化包括过程)
D.《文化生活》所讲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文化
3、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讲的“ 文化”
是( )
A、 广义上的“文化”,与“文明 ”的
含义相近
B、 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C、 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是狭义
(7)
文化活动相对于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
2、文化是什么
山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 将山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 则属于文化。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 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 人的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 人的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
提结问论::张(家2)界文的化山是是人文类化社吗?会将特这有些的山现开象辟,成旅 游是区人或们拍社摄会成实艺术践作的品产能物称。得上文化吗?两者有 什么区别? (相对于自然而言)
你能说说这里的“文化”与《文化生活》 中的“ 文化”的关系吗? (4) 文化与文明有何不同?
2、文化是什么 重点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 识形态部分。其实质是精神现象。
茎叶图Leabharlann 有关部门从甲、乙两个城市所有的自动售 货机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6台,记录了8:00~11:00 间各自的销售情况(单位: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