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发挥小班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如何发挥小班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如何发挥小班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摘要】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

能够有效的进行教学管理,使教学更加的有序井然,能相对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可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尽力去发掘他们身上的无限潜能,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学习指导,特别是享受到更加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得到更快、更好地提高。

我们要及时更新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探索中和学生一起成长。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体会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功体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效性。

所有的活动都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都要有它存在的价值,是为目标服务,而不是为课堂造势。

增强小组合作的效率,能够让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成为小组合作的最大受益者,在合作中找回自信,让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成为最大的收获者,在合作中获得成就感。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优势更新教育观念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班化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

随着学龄比重人口的不断降低,以及选择优势教育资源的人数不断增多,农村学校的学生数量近年来持续减少,农村学校的小班就逐渐增多。

从大班化走向小班化,变化的不仅仅是人数,还有我们身处一线的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策略。

小班化教学与大班额教学比较,有很多显而易见的优势,那么我们如何充分发挥小班化的教学优势,提高我们的教学有效性呢?结合我几年来的小班化教学经验,我将从它的优势及如何发挥这些优势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小班化教学与大班额教学相比,具有班级人数少,活动空间大,教学形式灵活多变,学生参与机会和相互交流的机会相应增加等特点,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收益颇多。

1、班级规模小,便于管理过去的大班额教学,因班级人数多,规模大,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因受人的眼睛视角范围的限制,不能时刻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容易忽略对一部分的管理,尽管可以再课后进行补救,但是费时费力又低效。

而小班化因人数少,教师更易于掌控整个教学的节奏,能够有效的进行教学管理,使教学更加的有序井然,能相对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每一个孩子都是班级的焦点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被关注、被肯定。

我们无法在大班额教学的过程中时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也容易忽略了部分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更不用谈做到因材施教了。

小班教学相对于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来说是公平的。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表现,能够及时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的教育无从谈起。

在小班化教育中,我们可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尽力去发掘他们身上的无限潜能,从他们的需求出发,做到因材施教。

与大班孩子相比,他们能够勇于表现,凸显自我,每前进一步都有焦点随行。

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相比,教学成本肯定提高了,但同时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

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学习指导,特别是享受到更加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得到更快、更好地提高。

首先,学生在课堂内所平均占有的时间成倍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了解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其次,教学方式具有针对性。

在教师心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时机情况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二是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三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大班额教学时,因受人数多和课堂时间有限等因素的局限,我们不可能为每一类学生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教学也缺乏针对性;而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切实制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体会到学习带给他们的成功体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效性。

二、怎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综上所述,与大班化的教学相比,小班化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它也有潜在的弱势,人少了,课堂气氛可能不那么热烈,学生之间的竞争力不那么强。

所以如果我们要想真正提高小班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小班教学的以上优势。

1、转变教学观念,师生共同成长在小班化教育中,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原先的种种理由和借口现在都没有立足之地,我们要及时更新我们以往的教学观念,在教学探索中和学生一起成长。

首先,教师要适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角色。

我们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知识伙伴,在他们遇到困惑时,我们又要成为师者,有时又要成为一个求学者插足于他们的探究与交流活动;其次,师生之间要有一个融洽的关系。

作为老师,我们并不需要居高临下的审视一切,相反我们应当凡事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待问题,尊重学生,了解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尤其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更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老师和学生都是这门语言的使用者,教师要能营造一个温馨的交流氛围。

尤其是通过采用更加具有人性化的教学语言,增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我们也不必拘泥于三尺讲台,我们要尽可能地走到学生中间去,与他们亲切地交流。

以我近年执教的四年级为例,从铃声响起,我走进教室不再是一成不变的“Good morning,class.”我有时会以“Morning , everyone.”这样比较随和的方式开场,或者走到某个学生身旁“XX, your coat is very nice . Is it new?”或者“Look , I’ve got a new dress.”学生也会由衷地赞美“It’s pretty.”以上的交流不仅是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让他们觉得自己和老师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与尊重,在学习过程中敢于开口讲,乐于与人交流。

所以他们才会经常对在路上偶遇的我说“Good morning , Miss Xu.”或“Hello .”,也会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对你说Thank you 。

他们在应用所学语言在进行交流时,显得更有自信。

以上说明教师在应对小班教学时,适时地转变教学观念,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更好地凸显出小班教学中关注与尊重每一个学生成长的优势。

2、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魅力枯燥的学习是一件艰苦的活动,对于缺乏语言环境的英语学习来说更是如此。

传统大班教学中,由于班额大,教师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只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满堂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效率低下,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反而觉得是一种负担。

而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就是可以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类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英语带给他们的成功与快乐。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制定出一套符合小班教学,并能够充分发挥小班教学优势的教学方法。

首先要教学方法多样化。

因班级生数少,课堂时间充裕,灵活性高,我们可以设计多样方法让课堂教学更丰富。

通过游戏、歌谣以及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

当然,千万不能走入误区,只是追求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而忽略了教学的本质。

我们有的老师一节课下来,自己很开心,也很满意,学生更开心,但是等到知识大检查是,确是灰心丧气。

所以说所有的活动都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都要有它存在的价值,是为目标服务,而不是为课堂造势;其次,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留盲区。

我们除了要在课堂上采取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要在学习环节中给每一位学生创造学习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各自的作用,提高自己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 7《At a snack bar》,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做了一个在大班教学中无法完成的一个尝试,将课堂设计成一个大型的snack bar,全班学生作为一大组集体参与,大组中有包含几个自由组合的小组,每一小组都可以自由选择一个或者几个柜台去选择他们想要买的东西,我夹杂在他们中间,既是一个组织管理者,又是一个援助者,更是一个参与者,和他们一起在活动中完成对知识学习的掌握,最后在由他们将自己的购物过程记录下来,加深了对本课的印象。

虽然在大班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分组形式,但是因受到时间的限制,无法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只会让课堂成为一部分灵敏度高的学生表演的舞台,而大多数人只是陪坐、陪练。

3、促进小组合作,奏响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小组合作学习是小班化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之一。

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若是组织不力,则会显得生动有余,有效不足,往往体现不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班化教学中的优势。

只有有效地促进小组合作,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才能彰显出小班化与大班额教学的优势。

首先,要有一个固定的分组方式。

摈弃传统的相邻为组的分组方式,而是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智能状况、个性特点、组织操作能力进行。

一般有两种形式: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

两种方式各有优劣:同质分组有利于分层教学,我通常进行知识拓展是采用这种分组方式,学习水平高的一组要求可以相对高一些,学习水平较弱的一组要求就低一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老师指导的也要多一些。

比如在针对某一情景进行讨论与交流时,有的组我可能会要求他们尽可能多的运用到过去和现在学过的内容,而对某些组只会要求他围绕本课时展开;异质分组不利于分层教学,却有助于帮教活动的开展,增强小组合作的效率,能够让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成为小组合作的最大受益者,在合作中找回自信,让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成为最大的收获者,在合作中获得成就感。

我喜欢在新授课时来进行异质分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至于一开始就掉队,这样的教育力量有时比教师大得多。

其次,小组核心人物的确立。

小组核心人物即小组长,他们和合作学习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要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保证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要让能力较弱的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学习机会,至少要让他们学会复述。

第三,小组合作的管理要到位。

要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和指导,不能只注重于学生讨论问题的气氛,要参与到小组学习中去,以便发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解决,更要杜绝部分学生借合作学习之名,滥竽充数,说无关的话,做无关的事,是小组合作学习名存实亡,流于形式。

我在每一个小组中为每一位组员都设置一个岗位:主持人、记录员,而每一个人又都是参与者,能力超强的则能者多劳。

另外,在小组间展开竞赛,每一次讨论交流结束,都要进行口语展示和记录员过程记录比拼两个环节,选出表现优异的一组,给以嘉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