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大型化
4 & 5
布将纽约 G 新泽西 港 作 为 其 北 美 洲 东 海 岸 枢 纽 港 之 后 ( 计 划 在未来 . 投资 $ 添置新设备 *年内 ( *亿美元扩建其港口 ( 以及浚深航道 D 马来西亚投巨资新建成的大型集装箱码头
/ (航道和码头水域水深均达 " C( 1 @ H I @ J + K L M N L M1 = ? = O K P 目前该港正利用其适应大型船舶等方面的优势 ( 吸引大型 船舶的挂靠 ( 试图成为东南亚地区的集装箱枢纽港 ! 适应船舶大型化的码头设备和设施既要在尺度上适应 大型船舶的挂靠 ( 还要在性能上满足高效装卸船舶 : 加快 船舶周转的要求 ! 国外近年建设的一些大型码头着力满足 这些要求 ( 现介绍其中几个典型码头 ! 它们是阿姆斯特丹
港; 汉堡港 ; R D = H = P 1 K H K M @ L+ = H CQ L K ? ; 1 +S @ L I K Q L = H + = H T 以及洛杉矶港的码头 . 称 R * * ( CQ L K ? @ J 0? I = L U= H > = H ; + 0S ! V= P I ; @ K P I + = H CQ L K ?R V; +S E 6 W 阿姆斯特丹港 ; 1 + 阿姆斯特丹港 ; 1 +采用将大型集 装 箱 船 舶 导 入 挖 入 式港池 ( 从船舶两边同时装卸集装箱的新型集装箱装卸作
" *
备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 # % &年 ’" # $ "年跨数个大洋的 长 距 离 运 输 " # $ "年至 " 实现集装箱化 ! 其间出现了铁路运输和远洋运输相结合的 陆桥运输方式 ( 载箱量超过 )* * * + , - 的集装箱船舶投 入 使用 ( 不但发达国家出现了由少数航运和码头经营公司专 用 的 集 装 箱 码 头(而 且 全 球 范 围 内 出 现 了 公 用 集 装 箱 码 头 ( 并配备相应的岸边集装箱起重机 ! 其间 " # % .年至 " # % $年 ’ " # % .年出现了环球运输服务 ( 多家船公司开辟了全球航线 ! 除此之外 ( 还出现了钟摆式 航线运营模式 ( 船公司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 开始采用载 箱 量超过 &* * * # % .年超巴拿马型 + , - 的巴拿马型船舶 ("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开始投入使用 ! # # /年 ’ " # % %年 01 " # % %年至 " 2公司的第一艘超巴拿 马型集装箱船舶投入营运 !" # # &年鹿特丹港开始采用由自 动导引车和自动集装箱堆码机械构成的自动化集装箱装卸 搬 运 系 统 !" # # /年 底 ( 全 球 在 役 岸 边 集 装 箱 起 重 机 达 到
收稿日期 ’1 $ $ # / $ + / 1 作 者简介 ’彭传圣 ! # 2 0 0 / & "男 "研究员 "从事港口机械设计和港 万方数据 口码头系统计算机模拟研究工作 (
# 2 0 0年至 # 2 v $年 ’# 2 0 0年开始在国际贸 易 中 采 用 集 装 箱 运 输"其 间 载 箱 量 为 + $ $ $ $ X H tw #主要港口建成集装箱专用泊位 " 并配
4 3 5 深" ) 6 % / 6 ) . C 的航道浚深至 " C D在马士基海陆公司宣
其 中超巴拿马型的占到 " 特超巴拿马型占到 $ # 6 " 7( 6 3 7! 年由 892 " # # 3 :99; :01 2 2和 <= > ? ? @ A >公司组成 了全球第一个航运联盟 ( 以便抵御采用大型集装箱运输船 舶的风险 ( 降低运输成本 ( 提高运输服务质量 ( 增强竞争 力 ( 进一步拓展市场 ( 从此集装箱化进入了最新的发展阶 段 ! 经过不断兼并和重组 ( 目前全球主干航线运输服务主 要 由马士基海陆公司 : 伟大联盟 : 统一联盟 : 川崎 B 阳明 B 中 远联营体和光荣公司六大航运集团所控制 ! 当前满足在役的最大型船舶满载全天候进出港 ( 则低 水位时 ( 码头前沿和航道水深需要达到 " 3 C! 为适应未来 更大型船舶的挂靠 ( 目前全球性或地区性枢纽港均制定或 正在实施航道和码头水域浚深计划 !" # # 3年马士基公司 . 艘 3* * * + , - 船舶投入营运 ( 而在此之前投入营运的集 装 箱船舶的最大载箱量少于 /* * * * * *年底完 + , -!截止到 ) 成 的 统 计 表 明 其 时 全 球 在 役 的 /* * * ) + , - 以上船舶达 # 艘( 其中 3* 定于 ) * * )艘 D * * )年前交付 + , - 以上船舶为 & 的 船舶中 ( 其中 3* /* * * *艘 ( * * + , - 以上船舶达 % + , -以 上船舶为 . *艘
D 3 4 5 6 7 8 9 : 7 ; 4 54 < 3 4 5 7 = ; 5 > 8? > 8 @; 5 = A 6 < 4 8B = 8 C > 6 ; E > F 3 4 5 7 = ; 5 > 83 = 8 8 ; > 8 6
/ G H IJ K L M N O P L Q O R
! "\W "] $ $ $ % % "K & SN T Q U V W U O QX U N O P Y W U T N T Z W O[ O P T Z T M T Q K Q ^ Z O R # L Z O N ’a ,.PNU "Y _ ‘ 6 7 8 = : 7 L Z Y Y Z O Rb W cY N O Z Q PN U QY d N e Z O RNd Q N f Z O RU W d QZ Ob W O T N Z O Q U T U N O P Y W U T N T Z W O Q P M d T d N O O Z O RN O ff Q / g Q d W Y cQ O T W h b W O T N Z O Q U T Q U cZ O N d PO Q Q fT WV Qb W O T Z O M W M P d ecW f Z h Z Q fZ OW U f Q U T WcQ Q T T L Qf Q cN O fW h P L Z Y Y Z O Rb W cY N / ,[ "T O Z Q P OT L Q Y N Y Q U L Q Y U W b Q P P W h b W O T N Z O Q U Z i N T Z W OZ P U Q g Z Q jQ fN O fT L Q cQ N P M U Q P h W U f Q g Q d W Y cQ O T T N k Q OV eP W cQ h W U / ,X Q Z R OY W U T P h W U d N U R Q U b W O T N Z O Q U b N U U Z Q U P N U Q Y U Q P Q O T Q f L Q f Q g Q d W Y cQ O T W h f W cQ P T Z b Y W U T P N O fT L Q Y U W V d Q cP T L Q eN U Q , h N b Z O RN U QN d P WN O N d e i Q f ’b )g )o )N )L l> m n 4 8 F 6 W O T N Z O Q UT Q U cZ O N d Q P P Q d M N e P Z f Qb W O T N Z O Q Ub U N O Q M T W cN T Z W O N O f d Z O R
# r 景q " 以便更好地在改善码头基础设施的巨 额 投 资 成 本 与
一定时间内码头吞吐量的增加获得的收益之间寻求平衡 ( s 集装箱化发展进程 集装箱化进程开始于 # 至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 2 + 0年 " 段 ( 每个阶段都伴随着船舶的大型化 " 与之相适应的港口 规模的扩大以及集装箱装卸设备尺度和性能的提高 ( # 2 + 0年 至 # 2 0 +年 ’ 集 装 箱 运 输 实 践 在 美 国 和 澳 大 利 亚沿海进行 " 集装箱运输船舶均是由杂货船或油船改装而 成" 载箱量少于 % 港口使用现成的杂货泊位接纳这 $ $ X H t" 些集装箱船舶 " 船岸之间的集装箱装卸作业通常由设在船 上的龙门起重机完成 (# 2 + 2年第一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在 加利福尼亚 .d 交付 N cQ f N的 \N T P W cu PH O b Z O N d X Q U cZ O N d P 使用 (
/ 5 求( 除非巴拿马运河拓宽从而引发航运模式的变革 4 短时 (
一般认为 ( 间 内难以采用巨型集装箱运输船舶 ! " )* * * + , 左 右的船舶是船舶大型化极限 (目前设想中的 " )* * * + , 船 舶总长约 & % * . 6 / . 6 * C(型宽 / C(吃水 " C!港口当局需
要 有 预 见 性 地 在 其 港 口 发 展 规 模(航 道 和 港 口 水 域 水 深: 作业设备尺度和性能 : 集疏运条件 : 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 进行规划或采取措施 ( 以适应设想中的大型船舶 ( 而且越 早具备作业大型船舶的能力越利于挽留或吸引大型船舶的 挂靠 ! 目前国外许多港口正在规划或实施集装箱码头扩展 计划以便适应大型船舶的挂靠 ! 如汉堡港投资 &亿德国马 克于 " # # #年 &月至 " )月浚深其 " " * F C 长的进港航道 (使 得 吃水 " 吃水 " ) 6 % / 6 " C 的船舶可以全天候进港 ( C 的船舶 可以乘潮进港 D 奥克兰港正准备投资 ) 6 3亿美元将现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