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变迁分析

吉林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变迁分析

延 边 大 学 (二 〇 一四 年 4月本 科 毕 业 论 文 本科毕业设计 题 目:吉林省经济与环境变迁学生姓名:马洪达 学 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经济学 班 级:经济系 指导教师:李升哲 副教授学校代码: 10184学 号:2104030852目录第一章引言---------------------------------------------------------3 第二章对于两大问题的分析和情况概述---------------------------------3 2.1贫富差距的概述与分析------------------------------------------------------4 2.2吉林省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4 2.3国家对于贫富差距的应对方式------------------------------------------------------------------------5 2.4吉林省吉林市的环境变迁分析------------------------------------------------5 第三章如何解决两大瓶颈---------------------------------------------6 3.1 如何解决贫富差距过大------------------------------------------------------6 3.1.1劳动者素质提高----------------------------------------------------------63.1.2农业配置----------------------------------------------------------------63.2 如何处理环境污染问题------------------------------------------------------7 3.2.1农村污染问题现况--------------------------------------------------------7 3.2.2城市治理方法------------------------------------------------------------7第四章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带给的启示-----------------------------------8 第五章总结--------------------------------------------------------10 第六章参考文献注释附录与谢辞--------------------------------------10一、引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啊,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作为东三省当中的吉林省,利用东北老工业区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但是,不以环境作为考虑的发展也导致了,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低产出的现况,地区之间经济差异较大,本省的经济之内也出现了差距较大的情况。

贫富差距加大的趋势虽然得到了减缓,但是贫富差距依旧很严重,如何将蛋糕做大如今和如何将蛋糕分好,成为了并行的问题。

吉林省人均GDP与人均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及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主要环境指标的模型曲线呈现"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及"N"型特征。

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经济发展呈现下降趋势,而人均废气及固体废物产生量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上升趋势。

【摘要】吉林市是典型的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计划经济长期积累的体制性和结构性等深层次矛盾不断积累和显现,使吉林市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重重困难,在全国和全省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工业经济效益全面下滑。

在新国家大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机遇中,吉林市这样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如何摆脱结构转型的困境,扭转贫富差距过大和环境变迁问题是值得加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环境变迁贫富差距【Abstract】Jilin is a typical heavy industry dominated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since the 1990s, due to the deep-seated contradictions and other long-term institutional and structural economic accumulation plans continue to accumulate and show that in Jilin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system difficulties aris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untry and the province's economic status declining overall industrial economic downturn. In the new country to revitalize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strong opportunities in this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Jilin city how to get rid of the plight of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reversing the gap is too big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ssues are worth to be explored.【key words】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environmental changes二、对于两大问题的分析和情况概述2.1贫富差距的概述与分析贫富差距的适度存在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

贫富差距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影响下呈逐步拉大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最富裕的20%人口的财富一般是最贫困的20%人口的6~7倍,而在美国这个比例甚至达10倍。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但是相对而言所带来的也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

如果将收入界定为由工资、工资外收入、实物补贴、福利、资本收入与赠予等构成的话,那么富裕阶层与贫困阶层的收入差距将更大。

李克强总理提出了经济转型时期需要放慢脚步,加大国内的稳定性是必要的,因为在经济转型时期国内的稳定会确保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转型之后经济将会得到制的变化。

如果制度得当,则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则会出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拉美化”现象: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社会各阶层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社会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例如苏联的方式。

在该时期,妥善解决好贫富两极分化的制度问题,对于党提出的和谐社会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环境问题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重振经济,但是,拉动经济的主要是第一第二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浪费,低产出,这种“三高一低”的经济态势一直持续到现在,使得中国经济在几乎每年百分之10左右的经济增长的欢喜之余,也带来了雾霾,泥石流,水土流失的阴影,在吉林省方面,吉林市是一个老牌的工业城市,化工,冶金,汽车重工业带来的经济发展是飞速的。

同样的,带来的能耗和污染也是巨大的,吉林市前期在江南、江北、哈达湾、九站建立了4个工业集中区,并把经开区辟为全市公共工业园区。

今年,又着力打造了化工、汽车、钢铁、纺织、陶瓷、石材6个特色产业园区。

国家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节约型社会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可见,国家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

2、2吉林省贫富差距现状的分析吉林省2013年GDP增长8.3% 总量居全国第21位,而吉林市的增加率是在吉林省名列前茅的,然而这样的高增长所带来的基尼系数却是居高不下,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我国总体居民基尼系数在1994年达到峰值0. 389,而后有一定水平下降(1996年0.375,1997年0. 379, 1998年0. 386),到2006年又回升到0.397。

而社会学家的调查数据显示差距更大: 1980年,中国大陆的基尼系数约0.3,到1988年城乡合计的基尼系数也只有0.382,但到了1994年的0. 434以后逐年攀升, 2005年为0.456,2006年0.457,2007年0.458,每年增0.1百分点。

城镇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扩大。

统计数据显示, 2006年,城镇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5 410. 8元)是20%最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 567. 1元)的5.6倍;农村居民中20%最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8 474. 8元)是20%最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 182.5元)的7.2倍。

农村内部差距扩大的同时,城乡差距逐年拉大。

1978年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212 4,1994年就到了0. 32,1999年又上升到0. 336 1。

从实际收入看,以2007年为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 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 33∶1,绝对差距达到9 646元,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

基于社会发展现实矛盾的分析。

2014年CPI涨幅或在3.5左右,而人大代表长春市副市长张晶莹却说:GDP 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外在表象。

通过内在调整会导致GDP下降。

对国家来讲,经济上保持高速增长,在快速发展中会积累很多问题,吉林省严格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在经济发展方面做了相应调整,现在更注重的是调结构、促转型这样一个未来的工作目标,这个目标不能完全以经济速度论英雄,作为代表,我对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很有信心。

社会财富通过权力寻租越来越集中,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撰写的《国民收入分配状况与灰色收入》研究报告摘要指出:根据恩格尔系数和其他一些消费特征进行初步推算,高收入阶层中存在大量隐性收入,目前城镇最高与最低收入10%家庭间的人均收入差距约31倍,而不是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的9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