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放射治疗
局部晚期NSCLC的放化疗(3)
[3]. 可手术Ⅲ期(N2)NSCLC综合治疗.
同期放化疗→手术模式(三联模式) 结论: 1. 加手术组5年PFS22%,mPFS 12.8月(不 手术组分别为11%和10.5月.P=0.008). 2. 手术后病理pN0预后好. 3. 加手术组5年生存有提高趋势(27.2%对 20.3%). 4. 对手术行全肺切除者不宜用本法!
NSCLC同期化放疗研究(2)
随机研究结果: 效果 IFI组 ENI组 P值
例数 100 100 ORR 90% 79% 0.032 5年局控率 51% 36% 0.032 生存率 1年 69.9% 60.4% NS 2年 39.4% 25.4% 0.048 5年 25.1% 18.3% NS 放射性肺炎 17% 29% 0.044 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包炎, 骨髓抑制等两组无差异.
NSCLC同期化放疗研究(1)
山东省肿瘤医院 1997.10-2001.11,NSCLC,200例入组(IFI/化 疗;ENT/化疗),同期化疗EP方案:VP-16 75mg/m, D1-5;DDP 25mg/m2,d1-3.q3w×4-6. 在第2周期化疗后开始RT.第1周期化疗后作CT模拟定位,CT扫 描范围:上起环状软骨,下至第2腰椎水平,5mm/层.加静脉造影剂.
肺癌的放射治疗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科
周绪堂
全世界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在快速增长. 我国城市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之 首位. 中国90年代初肺癌死亡率17.5/10万(占第3位). 江西90年代初肺癌死亡率9.51/10万(占第3位). 美国2008年确诊肺癌215,020例,当年死亡 161,840例. 肺癌确诊后5年生存率≥15%. 在肺癌的病程中约60%以上患者需要接受放射 治疗.
局部晚期NSCLC的放化疗(2)
[2]. 序贯化放疗.
对肿块大,一般情况差,开始不宜行同期放化 者,可先用化疗,适当时再RT. 治疗方式 MST 2年OS 3年OS 5年OS 化疗→RT 461天 36% 29% 9.7% 单纯化疗 447天 9% 3.1% 3.1% 化疗→RT组效果明显优于单化疗组.
NSCLC术后放射治疗(1)
[1]. Ⅰ、Ⅱ期NSCLC根治术后不提倡做RT. [2]. 对N1,N2作术后RT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远
期生存没有明显差异. 治疗方式 例数 局部复发率 S 162 33.2% S+RT 134 12.7% P值 <0.01
5年生存率 40.2% 42.9% 0.56
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原则(2)
5. 准备用诱导化疗者,应在化疗前取得基线CT图像,如有可 能,开始的放疗野应包括化疗前肿瘤体积.待缩野加光时 包括化疗后肿瘤体积.而对肺功能差,或肿瘤太大者,开始 RT可只包化疗后的肿瘤体积,以防过大肺毒性. 6. 3D-CRT和IMRT是当今最先进的RT技术,用3D-CRT技 术治疗肺癌,有必要评估肺、食管、心脏和脊髓的DVH, 使正常组织毒性最小化.若有可能应用呼吸控制技术,如 4DCT和呼吸门控技术. 7. 常选4-10MVx线照射,若纵隔肿块大或胸前后径超20cm, 也可用15或18MVx线,避免过度照射正常组织. 8. 高剂量侵犯野而不照淋巴区的照射方式,巳显示出治疗 毒性少,生存好,淋巴复发低.
SCLC放射治疗
[1]. 条件许可,放射治疗应尽早进入. [2]. 若肿块大,肺功能差,有肺不张,在化疗2周期
后行同期放化疗. [3]. 剂量. 对胸部 60Gy/30-33次,1.8-2Gy/次. [4]. 靶区: 肿瘤1.5-2cm.同侧肺门,纵隔入口至隆 突下区.不包对侧肺门和双锁上预防照射.化疗 前肿块范围尽可能在靶区内. [5]. 治疗模式: 早期: CT/RT→CT→CT→CT; 中期: CT→CT→CT/RT→CT;晚期: CT→CT →CT→CT/RT.
肺癌放疗适应症 (6)
五. 晚期肺癌的放射治疗.
1. 晚期肺癌对原灶姑息性放射治疗. 2. 晚期肺癌对症放疗: 疼痛、咯血、声嘶、 肺不张或呼吸困难、进食困难、癌性胸水等. 3.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4. 脑转移的放射治疗. 5. 脊髓压迫.
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原则(1)
1. 对Ⅰ/Ⅱ期NSCLC可用放疗±化疗争取根治,对N0周围 型单病灶<5cm者可考虑用立体定向放射(SBRT)技木照 射. 2. 对根治性RT者,尽量避免中断治疗和减低照射剂量,除非 出现3度食管炎和血液毒.也应严密观察和防治毒性反应. 3. 如切缘(-),N+,术后应先化疗后RT;切缘(+),应同期化放疗; 切缘靠近肿瘤,和/或纵隔淋巴受累,应先RT后化疗. 4. 放疗计划应基于与放疗体位相同的CT图像,对诊断或CT 摸拟应静脉造影,以利勾画靶区和正常组织,当有肺不张 时,建议用PET/CT扫描
局部晚期NSCLC的放化疗(1)
[1]. 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NSCLC巳成为临床
治疗模式. PE/RT→D已成为标准治疗选择: [ DDP 50mg/m2,d1,8,29,36;VP-16 50mg/m2,d15,29-33.于放疗第1天开始化疗,RT: 61Gy,1.8-2 Gy/次.RT后→泰素蒂75-100mg/m2,d1.q3w×3]. 方案 MST 3年OS 4年OS 5年OS PE/RT→D 26月 40% 29% 29% PE/RT→PE 15月 17% 17% 17%
IFI(侵犯野放射): CT示肿瘤和肿大淋巴结(≥1cm)为
GTV,PTV为GTV外扩1-2cm,纵隔淋巴外扩5mm. 总量68-74Gy/1.8-2GyF/7-9w. ENI(可选择淋巴照射): 包上述GTV,同侧肺门,纵隔(上起锁骨头 下缘,通过隆突,下达5-8cm),同时,上纵隔受侵者加照锁上区.PTV处 方量先给44Gy,再作CT,对残瘤区加量16-20Gy. 总量60-64Gy/ 1.8-2GyF/6-7.5w.
肺癌放疗适应症 (1)
一.早期肺癌的根治性放射治疗.
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约占20-30%),首选手术 治疗,5年生存可达55%(Ⅰ期)和33%(Ⅱ期).因 有严重内科合并症;高龄,心肺功能储备不足; 或患者拒绝手术.选择根治性放射治疗被认为是 标准治疗. 根治性放疗结果: CR33-61%,5年生存率Ⅰ期 30%, Ⅱ期25%.
肺癌放疗适应症 (3)
4. ⅢB期(可切除). →争取手术、或新化或同 步化放疗→再考虑手术. 5. ⅢB期(不可切除). →同步化放疗. 6. Ⅳ期. 对孤立的远处转移可作局部放疗. 7. 非小细胞肺癌(腺癌)经治疗后获CR、PR 者可选择性全脑预防放射.
肺癌放疗适应症 (4)
三. 肺上沟瘤放射治疗.
肺癌放疗适应症 (2)
二.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放射治疗.
1. ⅠA/B期. 术后切缘阳性者首选再手术,若 不手术者,必须行化放疗. 2. ⅡA/B期. 术后切缘阴性,有不良因素者(纵 隔淋巴结清扫不充分;包膜外侵;多个肺门淋巴 结阳性和肿瘤靠近切缘)应作术后化放疗.切缘 阳性亦应行术后化放疗. 3. ⅢA(N2). 术后切缘阴性→化疗+纵隔放疗. 术后切缘阳性→化放疗.
推荐正常组织剂量-体积参数
组织
单纯RT 脊髓 肺 50Gy 20Gy(<40%)
剂量体积限制
化疗/放疗 45Gy 20Gy(<35%) 化疗/放疗/手术 45Gy V20<20% V15<30% V10<40% V40<50%
心脏 食管 肝 肾
V40<100% V40<50% V50<50% V60<50% V55<50% V30<40% 双肾受照射时,V20<50%,若一侧无功能时,V20<25%.
早期NSCLC根治性放射治疗
1. 采用3D-CRT或IMRT技术照射. 2. 总剂量≧60Gy,1.8-2Gy/次.争取65-70Gy. 3. 照射范围. 可见肿瘤和阳性淋巴结,同侧肺门,
纵隔照射.对侧肺门可不包入靶区照射.根据病 情实施个体化治疗.选择性ENI(选择性淋结放 射). 4. 靶区定义. [1]. GTV: 影像学显示可见肿瘤和转移灶.CT 显示纵隔淋巴结短径≧10mm作为阳性.
1. 可切除的肺上沟瘤→术前同步化放疗. 2. 接近可切除的肺上沟瘤→术前同步化放 疗.若仍不可切除→改为根治性放疗. 3. 不可切除的肺上沟瘤→根治性同步放化 疗.
肺癌放疗适应症 (5)
四. 小细胞肺癌的放射治疗.
1. 局限期→联合化疗+同期放疗. 2. 广泛期→联合化疗.若有症状可行对症放 疗.如上腔静脉压迫、脊髓压迫、骨转移疼痛 脑转移等. 3. 小细胞肺癌治疗后获CR、PR者,可考虑 行预防性全脑放射(PCI).
NSCLC术后放射治疗(2)
[3]. 术后RT指征:
1. 术后肿瘤残瘤. 2. N2(同侧纵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T3-4N1期(N1-支气管周围或同侧肺门淋巴 结转移,包括直接侵犯). [4]. 照射技术和剂量: 1. 采用3D-CRT技术. 2. DT≦60Gy.
早期NSCLC根治性放射治疗
3).如纵隔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受侵.同侧肺门
应包在CTV中. [3]. PTV: 在CTV外放8-10mm为PTV,下叶病变 比上叶外放要大.头足动度6.6mm,前后2.6mm,侧 方移动度1.4mm. [4]. 肺照射剂量-体积限制: 单肺: V30≦40%; V40≦30%. 全肺: V20≦25-35%; V30≦18%.
小细胞肺癌的放疗原则
1. 总剂量45Gy, 1.5Gy,2次/天;或60-70Gy/1.82.0GyF. 2. 开始化疗1-2周期(1类). 3. 放疗靶体积应当在放疗时经CT扫描确定,而化 疗前CT扫描获取原灶和受侵淋巴结也应包括 在放疗野内. 4. 对适合的病人,同期化放疗比序贯治疗更好(1 类). 5. 若可能,应采用3D-CRT技术进行放疗. 6. PCI剂量 用25Gy/10F/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