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

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
南方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治理
南方丘陵区由于水热气 候条件好,主要治理措 施应该是封山育林恢复 植被的生物措施,兴建 小水电站、大坝等工程
措施。
注意:无论哪一种治理模式,都应 该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 合辅以非生物工程措施的原则。
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网络
ZHISHIGUINA
过度放牧 30%
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 人口素质;利用生物措施 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我国不同地区的荒漠化防治
不同地区有不 同的生产状况,形成 不同的荒漠化问题, 具体的分布特点、防 治措施也不相同,针 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 漠化,分析要点如右 图所示:
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网络
基本条件
主因
猜猜这是哪里 曾经的景观?
地区。
④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
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生计(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被。
⑤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
农民的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⑥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 ⑦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
及综合治理措施。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形式多样,频率较高。
有什么?
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方法
为什么?
在哪里?
怎么办?
自然特征 人文特征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生态环 境问题
分布 危害
治理
针对自然原因的措施 针对人为原因的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方法
自然原因
a.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b.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 水条件、风力、风向等);c.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d.植被状 况(疏密状况等);e.河流原因(流量状况、侵蚀强度或者沉积强度等)。
人为原因
包括人口状况、当地产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一般思路
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大面积砍伐,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一系列生态灾难。其一 般分析思路如下所示。
3.我国保护森林的具体措施 (1)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 覆盖面积。 (2)根据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对集体和个人造林、育 林给予经济扶持或者长期贷款。 (3)提倡木材综合利用和节约使用木材,鼓励开发、利用木材代 用品。
2.草地退化的地区差异
9
地区
草地退化情况
欧洲
情况较好。降水相对均匀,管理细致,载畜量高,自给 有余
北美
逐渐好转。经历过开发、滥用和逐步改善三个阶段
澳大利亚 有所改善。曾经过度放牧
非洲、南美洲 问题严重,面临着牧场退化和沙化的问题。超载放牧所
及亚洲大部分 致
中国
严重。超载放牧及鼠害和虫害导致牧场退化、沙化
生态环境问题与保护
荒漠化
水土流失
次生盐碱化
洞庭湖湿地
森林破坏
课标解读与素养定位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定位
考情报告
以某生态脆弱区( 1.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过程,能够从 近几年高考主要是以
荒漠化区、水土 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文字材料、区域图、
流失区、湿地萎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统计图等呈现信息,
(4)征收育林费,专门用于造林、育林。 (5)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 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 (6)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归纳总结] 1.草地退化的原因、表现及危害 对草地退化的分析可以依逻辑顺序从原因、表现及危害三个方 面入手,具体分析如下:
3.草地的保护
10
半干旱地区牧场退化是一种普遍现象,也是荒漠化过程的开始阶段,
它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只有大力控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经济结构、
加速经济发展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在牧场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
几种:
知识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位 置
为地理荒漠化内陆创造深居基本条件气候



阻地 件
(2)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湖沼消亡的过程,在几 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湖沼的消亡。湿地消失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结果
外部物质进入, 土壤侵主蚀因!!! 入湖泥沙量大增
填充作用加剧 围湖(海)造陆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内部富营养化加 剧,水草繁茂、 泥炭化加速
红漠化的演变
石质荒漠我化国南发方生丘陵的区原红漠因化:的成因
自 (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
然 (2)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
原 因
(3)植被稀疏,多地表径流,保水作用差
(4)红壤土层薄,易被侵蚀
人 (5)过度樵采、滥砍滥伐,自然植被不断
为 原
遭到破坏
因 (6)过度开垦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顺坡耕作

隔形
海洋水汽来源少
气候异常干旱 荒
大风日数多且集 漠
中,风力作用强
植被覆盖 率低;地
物 质
表水缺乏; 基
多沙质沉 础
积物覆盖
加剧荒漠化发展,

是主因



经济 危害
生态 危害
社会 危害
知识二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危害
许多村庄、道路、水库以及灌渠等受到风沙威胁,经 济损失巨大。
了解
造成表土裸露,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 使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 收,继而引发饥荒。
知识三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耕作区?牧区?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干旱内陆区?)
工程建设
1%
综合措施,多途径 解决农牧区的能源
水资源利用不
问题

10%
过度樵采
过度农垦
32%
27%
调节农、林、牧用地 之间的关系
缩区、盐碱化区、
2.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考查荒漠化、水土流
森林生态破坏区)
能够做到因地因时制宜。(人地协调观) 失、湿地萎缩等生态
为例,说明该类
地区存在的环境 3.应用:能结合某一具体生态脆弱区域分 环境问题的成因、危
与发展问题,以 析环境问题的成因,提出具体解决措施。害及防治措施。考查
环境污染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 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
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 大量引水灌溉,河流截流改向
小、变浅,甚至完全干涸
湿地保护措施
针对人为因素
(1)保护湿地的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 染,保护野生动物、禁止滥捕滥猎。 (2)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如洞庭湖湿地经过生态 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防洪调蓄的能力。
①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
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
②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
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
③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按环境承载能力规划人口,将超过环境承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
复垦?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经济 效益
生态 效益
社会 效益
湿地的功能
①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②航运 ①调节气候;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蓄洪水; ④降解污染物;⑤涵养水源;⑥调节径流
①旅游观光;②教育与科研价值
湿地的成因
材料: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 平原、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三江平原处于中温带,夏季温暖,冬季寒冷而漫长,地 势低平,土质黏重,河网密集,地下水位高,夏秋多雨,排水不畅。在多种因素综合 作用下,这里形成了大面积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110多万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 积水的沼泽化土地130多万公顷。
核心考点探究
(15年全国Ⅱ卷)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
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
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困难。 政策性、 宏观性
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如今的她, 到底经历了
什么?
19年6月经济日报对水利部针对2018年组织开 展全国水土流失年度动态监测工作进行了报道, 首次实现了国土面积全覆盖,全面掌握了全国、 各省级以及国家关注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面积 和强度变化状况。统计显示我国水土流失呈现 以下几个特点: 21.23万km2:7年来水土流失 减少面积=湖南省面积; 5个等级:我国以中 轻度为主; 1/4国土面积:水土流失问题依然 突出。针对以上状况,我国水利部提出下一步 将继续做好年度动态监测工作,从生态文明建 设的战略高度,把水土流失作为我国重要的生 态问题加以对待。
相比黄土高原为什么南方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损失更大呢?
单位土地 损失?
南方丘陵山区人均土地少,气候条件好,精耕细作, 每单位土地的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
表土恢复 能力?
南方丘陵山区多为较薄的地表疏松土层覆盖的石质山 地,表土一旦被冲蚀,恢复更加困难
经济发展 水平?
地处江河下游地区,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 济中心
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网络
荒漠化
水土流失 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