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演艺中心鲁班奖介绍解析

上海演艺中心鲁班奖介绍解析

上海世博演艺中心工程施工质量情况简介一.工程概况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演艺中心,简称:世博演艺中心。

世博演艺中心居世博核心区重要区位,世博轴以东;西侧与庆典广场相连,并与世博中心相呼应;北临黄浦江,与世博浦西园区隔江相望,东侧为保留的成品码头和滨江绿带,保留的成品码头将被改造成游船码头,南侧沿浦明路作为主入口,并设绿化带与东西地块绿带相连接。

根据世博会总体规划,演艺中心作为世博会最重要的永久性场馆之一,在世博会期间将承担各类大型演出和活动,满足世博会大型文艺演出需求。

同时,还将充分考虑世博会会后的后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需要。

演艺中心主体为18,000座的多功能演艺空间,通过灵活分隔等技术手段,可形成不同规模和形态的观演空间,能满足大中型综艺演出、体育赛事、集会庆典等多功能的使用需求。

而配套文化休闲娱乐空间,构成了对演艺中心主体功能的补充,电影俱乐部、音乐俱乐部、艺术展示、文化产品销售,时尚娱乐、旅游观赏、餐饮服务、主题酒吧等配套功能,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扩展了演艺中心的文化外延,公共空间及空中观景平台充分利用滨江和周边的景观资源。

演艺中心将展示和延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引领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成为能够24小时全天候运营,具有鲜明的演艺特征的、集可变性、开放性、娱乐性和可经营性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文化娱乐集聚区。

1.工程名称:上海世博演艺中心2.工程类别:公共建筑3.工程主要使用功能:4. 工程规模 4.1建筑规模:演艺中心用地面积67,24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277平方米,其中地上为单层的18,000座多功能剧场及环绕主场馆的周边六层建筑,建筑面积为88273平方米,地下建筑为两层,建筑面积为52,004平方米,周边草坡结构一层,建筑面积为14,332平方米。

4.2地基基础类型:桩+承台+地基梁形式基础4.3主体结构类型:演艺中心主体为大跨度钢屋架系统,观众区及周边区域为环状劲性混凝土框架及悬挑钢桁架系统。

5. 工程特点及室内外装饰情况 5.1工程特点(1)全国首个可变规模的场馆全国首个可变规模的场馆,可分隔为18000 / 12000 / 8000 / 4000 座四种规模,满足各类演出功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楼座分隔,延伸出10000/8000/5000/1800座四种规模。

(2)金属屋面:直立锁边系统本工程屋面完成后整个建筑外形为飞碟造型,屋面系统为三维空间曲面。

作为演艺中心的第五立面,幕墙在功能上设计了非常梦幻的灯光效果,再加上幕墙本身所具有的防水、隔音、保温等功能,其屋面层次构成相当复杂,天窗、星座、星丛、光柱、排风、排烟等不规则洞口繁多。

(3)节能与环保: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在世博演艺中心的设计中,按照3R原则,统筹安排能源节约、资源回收和再使用,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真正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

a)建筑外皮以实体为主,窗墙比仅为30%左右,为建筑节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b)节水并加强雨水利用,将空调凝结水与屋面雨水收集、处理,用作道路冲洗和绿化浇洒用水。

采用程控型绿地节水灌溉技术。

c)采用江水源冷却系统和气动垃圾回收系统。

5.2工程内装饰:房间名称地面内墙面平顶音乐俱乐部前厅花岗石或大理石地面干挂花岗石或大理石异型特制金属吊顶备餐间地砖地面白磁砖轻钢FC板吊平顶5.3工程外装饰:本项目主体的屋面与底部表面为开放式金属幕墙局部嵌套玻璃采光或排烟窗,内侧为防水保温金属外墙及屋面系统。

观光平台层外墙、主体建筑的首层、二层大厅及环廊均采用透明中空玻璃幕墙,首层外幕墙采用金属、石材玻璃组合幕墙,部分实体内侧采用200厚混凝土砌块,M5砂浆砌筑,与幕墙间做外墙保温5.4机电安装:(1)给排水系统✧给水管道:室内给水管采用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的铜管及塑料管,铜管采用焊接,塑料管采用粘接连接。

室外给水管采用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的给水球墨铸铁管及配件,球墨铸铁管采用承插连接。

✧热水管道:室内热水管和热水回水管道均采用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的铜管及配件,焊接。

✧排水管道:室内排水管采用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及配件,承插粘接。

室外埋地排水管采用增强聚丙烯FRPP模压排水管,承插粘接或柔性橡胶圈连接。

✧雨水管道:室内雨水管采用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及配件,承插粘接。

屋面压力流雨水管道采用承压塑料管(HDPE)和不锈钢管(明露部分)及配件。

室外明露雨水管道采用紫外光老化性能标准的排水塑料管及配件,R-R承口橡胶密封连接,室外埋地雨水管道采用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及配件,粘接连接。

✧消防管道:室内消防管管径大于等于DN100采用无缝钢管(内外镀锌)及配件,法兰式连接,管径小于DN100采用热镀锌钢管及配件,丝扣连接。

室内消防管道公称压力不小于1.6MPa。

室外埋地消防管采用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的埋地球墨铸铁管及配件,承插连接。

(2)通风空调系统✧空调送回风管、新风管、通风管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安装。

✧看台送风静压箱内风管采用不燃型双面铝箔复合酚醛材料制作安装。

✧车库的通风管道(兼作排烟管道)及设备用房的送排风管道排风管道均采用不燃型无机玻璃钢制作,产品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均匀、不泛卤、不起霜、无剥离、无气泡,玻璃纤维不外露,符合卫生要求和防火要求。

✧消防加压送风和排烟管道均采用镀锌钢板制作安装。

✧看台送风静压箱采用不燃型双面铝箔复合酚醛材料制作安装。

✧空调供回水管、冷却水管,当管道管径≤DN80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管道管径﹥DN80时,采用无缝钢管,法兰连接。

空调冷凝水管、膨胀管、排水管,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

✧空调风管保温材料采用双面夹筋铝箔复合的不燃型闭孔酚醛泡沫板材,厚度=30mm;排烟风管隔热层采用带夹筋铝箔复面的绝热不然材料矿棉,厚度=40mm。

✧管道保温材料采用阻燃型夹筋铝箔复面的难燃型闭孔酚醛泡沫管瓦,设备及管道法兰保温材料采用难燃型发泡橡塑。

(3)电气系统✧变压器全部采用环氧浇铸干式变压器,带IP30保护外壳及强迫风冷型式。

✧低压用电采用低压柜、桥架、电力电缆或封闭式绝缘母线。

✧设备控制柜、箱的电源线均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电力电缆(在桥架内敷设)。

✧消防电源均采用耐火电缆供电。

6.工程开工日期:2008年02月12日7.工程竣工日期:2010年03月30日8.工程备案日期:2010年04月14日9.全面验收日期:2010年04月20日10.全面验收单位:上海世博演艺中心有限公司11.工程质量等级:合格12.工程质量核定等级及核定单位:核定等级:合格核定单位:上海世博演艺中心有限公司13.工程质量竣工备案单位:上海市建设委员会14.承建单位及承建内容承建单位: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总承包)15.参建单位及参建内容17.监理单位:上海海龙工程技术发展有限公司18.设计单位:华东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9.质量监督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与质量监督站二.工程技术难点与新技术、建筑节能推广应用情况:1.工程施工的主要难点与技术措施1.1工程施工的主要难点1.1.1为确保世博会开幕式的顺利召开,本工程工期从2008年2月12日~2010年3月30日,总工期25个月,777个日历天,工期紧,140277的建筑面积的工程量,工期非常紧张。

1.1.2世博演艺中心位于原上南船厂、上海交运海运发展有限公司、周家渡二号轮渡站地块内,场地东部及北部部分范围位于黄浦江内,因此场地内原存在旧时工厂及码头等建筑物,以及拆除后遗留混凝土基础。

大量的障碍物对于围护、基础施工及工期,都照成很大的困难。

1.1.3基坑紧邻黄浦江,近三分之一的场地为黄浦江回填区域,地质条件差,地面以下6米范围内有大量废桩、抛石、建筑垃圾等障碍物,对于相应区域的桩基施工带来了相当大的施工难题;1.1.4共37000吨的钢结构吊装量,吊装量非常大,且结构复杂,主体桁架结构向外悬挑20m~31m;屋盖空间桁架结构跨度达135m~110m;如此巨大的吊装量,以及大跨度和大悬挑的钢结构的吊装和换撑,对于变形的控制和工期的控制要求非常高。

1.1.5本工程主体由108根钢柱(800×1400、1000×1800mm截面)组成,其中72根钢柱向外侧以75゜57′和60゜58′向外倾斜,内部需要浇捣C60砼,且必须确保钢砼结合紧密,且砼内部不能空鼓。

但是由于钢柱内侧存在和钢柱外壁垂直的加劲板,以及梁柱节点位置加强劲板,砼无法按照常规的施工工艺来确保浇捣质量,因此对于钢管内部砼的施工工艺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1.1.6劲性梁柱节点位置的钢筋帮扎复杂,由于施工演艺中心的体形决定了其结构形式的复杂:钢管柱与混凝土梁连接、钢骨柱与混凝土梁连接、劲性剪力墙和暗柱的施工、劲性剪力墙和钢结构的连接等等,劲性结构对于现场钢筋的帮扎照成了很大的难度,对于工期照成了很大影响。

1.1.7幕墙为多功能的三维曲面碟形幕墙,其中包括上壳的贝壳形曲面幕墙和下壳的内倾斜曲面幕墙,屋面完成后整个建筑外形为飞碟造型,屋面系统为三维空间曲面,且屋面层次构成复杂,天窗、星座、星丛、光柱、排风、排烟等不规则洞口繁多,施工配合难度大。

1.1.8由于本工程建筑剧场功能性的需求,且结合工程形体的的特殊性以及结构受力构件的分部特点,造成本工程所有的安装管线按照建筑的线形走线,全部呈弧形,无成型圆弧钢管,且为更好的配合好结构施工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因此,全部采用无缝钢管现场顶弯、预拼装,再镀锌。

1.2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1.2.1江滩回填场地内的超大基础施工技术通过合理设置临时防汛墙,在不影响黄浦江航道的情况下对黄浦江进行了回填,并在回填场地内通过及优化围护结构及采取有效的降水隔水措施,解决了周边动水压力较大且受潮汐荷载影响的黄浦江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基坑施工难题;采取措施,克服了众多障碍物条件下的工程桩、支撑围护结构和挖土施工。

图1-1 基坑场地示意图结合本工程主体结构主要集中在中心区域的结构特点,支撑系统最终选用了环形支撑,使支撑完全避开了主体钢结构,这样,主体结构的施工就不受基坑施工的影响。

同时,环形支撑的布置方式为基坑的中心区域创造了开阔的场地和空间,为大吨位钢结构吊装的机械布置和吊装路线的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施工速度大大加快。

图1-2 环形支撑平面布置图由于主体钢结构的基础节预埋在基础底板内,中心区域的底板混凝土必须在碟形主体的钢柱基础节全部安装完成后才能浇筑。

如果采用传统的以整块底板作为换撑的方法进行施工,中心区域以外的结构施工工期将受到中心区域底板混凝土浇筑的影响,无法满足工期要求。

因此本工程最终采用了环梁换撑,即通过在周边裙房的底板内设置环向的反梁,形成底板换撑的环梁,将中心区域底板施工的工期从底板的换撑周期中间剥离出来,使主体结构以外的结构形成独立的施工体系,不受中心区域施工的牵制,周边裙房的底板结构完成后,即可进行第一道支撑的换撑,进而进行裙房地下室结构的施工,此举将不同区域之间施工的相互影响降到了最低,加快了施工进度,大大节约了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