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通信原理教案

网络通信原理教案

网络通信原理
1.复习上节课内容:
网络硬件组成:1.服务器2.客户机3.传输介质4.通信连接设备
2.新课
网络软件系统:
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媒体播放器(暴风影音,可在线也可看本地视频)
文件上传与下载工具(迅雷,土豆)
企业网络信息管理系统(机房管理系统)
网络应用软件结构:
客户/服务器(C/S)结构,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负责自己可以处理的数据,分担服务器工作(优酷,查询,下载,浏览视频)
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用浏览器访问服务器,客户机极少处理数据,大部分数据处理工作交给服务器(网页优酷,FLASH阅览)
网络通信原理
1.协议:数据传输的一些通用规则。

就像学校有校规,国家有法律一样。

也像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在沟通交流,需要使用同一种语言一样。

因特网的通信协议:支撑网络运行的通信规则。

Internet网络协议采用TCP/IP协议。

具体协议主要有:
TCP:数据传输控制协议
IP:网络互联协议(网间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网页上使用)
FTP:文件传输协议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POP3:邮局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
网络协议比较复杂,为了通讯网络过程简单一些,采用分层化处理模式。

分工明确,每个功能对应每个层独立完成实现。

如不分层,硬件维修与管理都是很麻烦的,文件传输中只考虑通过什么方式传输就好了,不必关心通信底层的通信线路是光纤还是双绞线
开放系统互联协议(OSI)分层模型的基本思想:
1.应用层,
2.表示层,
3.会话层,
4.传输层,
5.网络层,
6.数据链路层,
7.物理层
计算机利用协议通信时,发送方从上层向下层传输数据,没经过一层都附加一个协议控制信息,到达物理层后将来数据包进行转换,送入传输介质。

数据传输到接收方时,再自下层向上层逐层去掉协议控制信息,并完成各层的指令功能。

应用层最接近用户,物理层为最底层
写邮件

装信封,写地址

邮局分类信件,装邮包

邮宝装集装箱

集装箱装邮车
读信件

按地址投递信件

拆邮包,分类信件

集装箱拆成邮包

集装箱卸车
传输介质传输
发信时层层加包装,收信时层层拆包装,对等层按相同规则执行,相邻上层给下层传输命令,下层给上层提供服务,不越层
往下传输一层加协议,网上传输去协议
高层位置应用层(各种软件,应用程序)
表示层(所有数据转换编码,数据形成表示,翻译)
会话层(选择、管理会话,迅雷电驴下载时的多会话下载选择会话)
传输层(选择传输端口,QQ—数据传输,迅雷—文件传输)
网络层(数据打包,发送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解析、寻找地址)
物理层(传输介质,传输比特流)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划出OSI开放系统互联协议,美国国防部按OSI协议开发出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TCP/IP协议结构
应用层(处理高层协议,包含应用层、会话层和表示层的功能)
传输层(监督数据,保证网络服务质量,选择传输端口)对应传输层
网际层(互联网络层)(运送数据包)对应网络层
网络接口层(解决主机接入网络的问题)对应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OSI与TCP/IP相同的是传输方向相同,下层对上层提供服务
但OSI适用所有网络,TCP/IP只适用于INTERNET网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