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修改作文的意义

修改作文的意义

一、有关文章修改的名言
1、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2、善作不如善改
3、何其芳:古往今来,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修改上用过功夫。

4、叶圣陶:写完了一篇东西,看几遍,修改修改,然后算数,这是好习惯。

5、鲁迅: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二、有关文章修改的故事
1、白居易写的诗通俗易懂,连不识字的老婆婆都能听得懂。

有一天,白居易把自己写好一的一首诗读给他的邻居老婆婆听,老婆婆先是没听懂,白居易回去对诗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改好之后又去读给她听,可老婆婆还是没能听懂,白居易又回去反复地改,直到老婆婆听懂了,他才满意
2、相传“唐宋八大家”之一,我国北宋着名的文学家王安石在写“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一个“绿”字反复推敲,反复修改,先后从“到”、“吹”、“过”、“来”、“驻”……一直改到“绿”字方满意为止,于是才有了这流传至今的千古名句。

3、我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地方却达160多处。

海明
4、据记载,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巨着《战争与和平》改过七遍,《安娜o卡列尼娜》写了五年,仅开头部分就修改了20次。

威修改《永别了,武器》的结尾,就是最后一页,改写了39次才算满意。

修改文章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找毛病”:第二步,“动手术”。

1、讲究外在美:题目,文面。

字体(整齐。

错别字)。

格式段落书信标点符号1、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叹号等在书写时,均占一格,标在格内左下角。

这些标点不能标在每一行的第一格,如果句子正好到这一行的最后一格写完,标点也只能和字写在一起,写在最后一格的右下侧,不能写在下一行的第一格。

2、引号、括号、书名号,各占两格。

引号的前半边占一格写在格内的右上角,后半边占一格写在格内的左上角,括号、书名号的前半边占一格写在格内的左侧,后半边占一格写在格内的右侧。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能放在最后一格,可写在下一行的第一格。

它们的后一半不能放在每一行的第一格,如果句子恰好在这一行最后一格写完,则它们的后半边要和最后一个字放在一格。

引号、括号、书名号与其他符号连用,书写时可与其他标点合占一格。

3、破折号、省略号在书写时,各占两格,写在格子中间。

可以写在每一行的前头或末尾。

但不能一半在这一行的最后一格,另一半放在下一行的第一格。

如果句子在这一行写完,只有一个空格,那应和前面的字挤一下,留出两格,写一个完整的符号,不能只写半个。

小毛病
个别语句上的——增、删、改、调。

具体地说,“增”,就是充实文章的内容,添加必要的字词。

“删”,就是把多余的字、词、句、段删去,把重复的内容、罗嗦的语句改得简洁、明白。

“改”,就是,把不合理,不通顺的语句改得合理、通顺。

“调”,就是把文章结构不合理和词序不对的地方作必要的调整。

内在美一看文章内容是否切题,中心是否明确。

把不切题的,与中心无关的内容、语句删去,与中心有关的材料不清楚的、不具体的要改写清楚、具体,遗漏的地方要补上。

二看文章结构是否清楚。

就是要看段落层次安排是否合理,是否做到了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过渡是否自然,前后是否照应等。

如有不当、不足的地方应加以调整或改动,如有重复的段落应删去。

(二)修改作文的几种常规方法
1、自己改,读,认真检查,一丝不苟:内在美的检查就需要这样做。

2、虚心求教,听取意见:“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缥碧piǎo 经纶lún 逊色xùn 恣纵zì
B.悬宕dàng 俯瞰kàn 匹俦shòu 悚视sǒng
C.绝 yǎn 曦月xī参差cēn 悭吝qián
D.庇佑bì渊薮sǒu 冗长róng 熔铸zhù
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

(4分)
鸢飞戾天负势竞上因简旧陋争咏竞叹
鼎足而立熬费心机虚无缥缈翩然起舞
抑扬有致纵横驰骋风餐露宿风姿绰约
瞬息万变层次井然叱咤风去解缆问桨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欠妥的一组是()(2分)
A.桐城派的文体以“味谈声希,整洁从容”自矜。

自矜:自尊自大、自夸。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虽然。

疾:快。

C.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分的渊薮。

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

D.独怜幽草涧边生。

怜:爱。

4.下列语句判断有误的一组是()(2分)
A.贾岛、柳宗元、韦应物,刘长卿都是唐代诗人。

B.《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作家吴均,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信。

C.余秋雨笔下的《三峡》与郦道元笔下的《三峡》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重描写了三峡的山水。

D.陶渊明在《饮酒》和《归园田居》中都表达出了归居田园,过隐居生活的愿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