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级离心泵检修规程1002教学提纲

单级离心泵检修规程1002教学提纲

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放编号:发布日期:2018-05-16 实施日期: 2018-05-25 xxxx有限公司工程保障部发布单级离心泵维护检修规程1.总则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IH、IS(R)系列单级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如输送泵房的输送泵及罐区部分收底泵的等。

1.2结构简述IH系列单极离心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密封圈、机械密封、支架和底座等部件组成。

泵的叶轮安装在轴端呈悬臂式,轴线端面进料,排出口与泵的轴线垂直。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直接驱动泵。

1.3技术性能2. 完好标准2.1完好标准2.1.1泵本体及各零、部件完整齐全。

2.1.2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3基础螺栓及各连接螺栓齐全、紧固。

2.1.4压力表、电流表等仪器齐全、灵敏,量程符合规定,并定期校验。

2.1.5 各部安装配合符合规定。

2.1.6 泵体及附属阀门、管件、管线油漆完整,标志明显。

2.1.7 基础及底座完整、坚固。

2.2 运行性能2.2.1油路畅通,润滑良好,实行“五定”、“三级过滤”。

2.2.2运转正常,无异常振动、杂音等现象。

2.2.3压力、流量平稳,各部温度正常,电流稳定。

2.2.4能达到铭牌出力或额定能力。

2.3 设备及环境2.3.1设备清洁,外表无尘灰、油垢。

2.3.2基础及底座整洁,外表及周围无积水、废液,环境整齐、清洁。

2.3.3进出口阀门、管口法兰、泵体等处接合面均无泄漏。

3.设备的维护3.1日常维护3.1.1严格按操作规程程序启动、运转与停车,并做好运行记录。

3.1.2每班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

3.1.3经常检查环境温度,应不高于环境温度35℃。

3.1.4经常观察泵的压力和电机电流是否正常和稳定,设备运转有无异常声响或振动,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1.5经常保持泵及周围环境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

密封符合要求。

3.1.6维修人员应定时上岗,检查设备并及时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3.1.7在泵所处环境温度较低情况下,泵停用时,排尽剩液,以防冻裂机壳及零件。

3.3 紧急情况停车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紧急停车处理a、泵内有异常声响;b、泵突然发生剧烈震动;c、电机电流超过额定值持续不降;d、泵突然不出料。

4、检修周期及检修内容4.1检修周期4.2检修内容4.2.1小修4.2.1.1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

4.2.1.2检查与调整联轴器的同轴度与轴向间隙,更换联轴器的易损件。

4.2.1.3检查轴承与油路,更换润滑油(脂)。

4.2.1.4检查冷却系统及清除水垢。

4.2.1.5清除在运行中所发现的缺陷或渗漏。

检查及紧固各螺栓。

4.2.1.6清扫及检修所属阀门。

4.2.2中修4.2.2.1包括小修内容。

4.2.2.2检修机械密封,修理及更换零件。

4.2.2.3解体、检查各零部件的磨损、腐蚀和冲蚀程度,予以修复或更换。

4.2.2.4检查轴的磨损、腐蚀和直线度,进行修复。

4.2.2.5测定叶轮的静平衡及检查转子的晃动量。

5.2.2.6检查轴承的磨损情况,调整间隙,以及更换轴承。

5.2.2.7检查与调整叶轮密封环、轴套、压盖、轴封及各部间隙。

5.2.2.8检查或检验压力表。

5.2.2.9检查、清扫以及修理电机。

4.2.3大修4.2.3.1包括中修内容4.2.3.2检查或更换叶轮。

4.2.3.3检查或更换泵轴。

4.2.3.4泵体测厚、鉴定;做必要的修理。

4.2.3.5测量及调整泵体的水平度。

4.2.3.6除锈防腐。

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拆卸准备5.1.1切断电机电源,关闭离心泵的进、出口阀门,排净液体及轴承箱内的润滑油,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5.1.2拆除电机地脚螺栓,联轴器安全防护罩,脱开联轴器,拆卸离心泵进、出口法兰连接螺栓及泵地脚螺栓,将泵运到检修车间(或现场)进行解体修理。

5.2解体拆卸5.2.1轴封的拆卸将泵体双头螺栓的螺母拆掉,卸下泵盖,固定泵轴,拆掉叶轮螺母,拆下叶轮、键等,拆下机械密封压盖或填料压盖法兰的紧固螺栓,对于机械密封,应将轴套和密封转动件一起抽出。

5.2.2泵轴的拆卸拆下泵端半联轴器,拆下轴套,防水圈,拆掉前后轴承压盖,用锤将轴敲出,拆下轴承锁母(或长环),拆下轴承。

5.2.3零件检查检查所有零件的磨损情况,对损坏或超差的零件进行修复式更换,检查叶轮和泵体,泵盖的耐磨环(又称口环)的间隙,如超出可按以下值进行修复式更换。

5.2.4泵体的安装水平如下5.2.4.1纵向(延泵轴方向)0.05mm/m ,横向(垂直泵轴)方向0.1mm/m。

5.2.4.2泵轴轴向窜量≤0.5mm,压盖,密封腔止口对轴心线同心度允差为0.40mm,垂直度为0.02~0.03mm/100mm。

5.2.4.3填料环的外径应小于填料函的孔径0.3~0.5mm,内径大于轴径0.10~0.20mm,切口为轴向45°,并错开90°安装。

5.2.4.4泵叶轮流道中心线与蜗壳中心线偏差为0.5mm,键顶间隙0.04mm~0.1mm左右。

5.2.4.5泵轴跳动允差0.02mm~0.1mm,叶轮与泵轴配合H7/h6。

5.2.4.6轴承压盖与轴承端面间隙0.1~0.2mm,轴承温度<75°。

5.2.4.7联轴器端面间隙2-4mm,径向位移<0.05~0.1mm。

5.3组装按拆卸的反顺序将修理、清洗、更换后的零部件进行组装。

5.3.1轴、轴承检查泵轴及轴承,如有损坏则更换。

将轴承冷装或加热100℃左右装到轴上,轴承型号朝外,将带有轴承的泵轴从联轴器端插入轴承箱内,将轴承压盖及密封垫一起装上。

5.3.2轴封5.3.2.1填料密封填料密封装置是靠弹性填料与轴套(或泵轴)的外圆柱表面的接触来达到密封效果的。

填料中间的水封环四周开有小孔,将叶轮出口处的高压液体通过引水管引入水封环,起液封作用,又起润滑和冷却填料的作用,填料压盖外圆表面与填料函的内圆表面的间隙为0.1~0.2mm,填料压盖内圆表面与轴套(或泵轴)的外圆表面的间隙为0.4~0.5mm,轴上装填料的地方当轴套(或泵轴)直径磨损2mm以上时应更换轴套(或泵轴)。

安装填料时,把填料切成正好足够盘成一圈的长度,切口可做成直口或斜口,相邻两圈填料的对口处应错开90°以上安装。

在装水封环时,位置稍微装的靠外一些,这样,当拧紧填料压盖时,使填料压缩水封环向里移动,这样恰好与引水管的孔口对准。

装完填料后,应均匀的拧紧填料压盖两侧的螺栓,不得使压盖偏斜,并且不能一下子拧得太紧,因为拧得太紧,填料就会丧失弹性,以后就无法调整而且还可以增加轴套(或泵轴)与填料的磨损,因此,应把填料压盖压得松一些。

深度一般为一圈填料的厚度,但不能小于5mm,填料密封的泄漏量为5~10滴/分钟。

5.3.2.2机械密封机械密封靠与泵轴一起旋转的动环与静环端面间的紧密贴合达到密封的,又称端面密封,具有泄露量小,密封可靠,功率消耗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机械密封装置包括动、静两部分,转动部分的弹簧座,用2~3个螺钉固定的轴套(或泵轴)上,与轴套(或泵轴)之间的间隙不超过0.10mm,动环装在轴套(或泵轴上),与轴套(或泵轴)之间的间隙为0.3~0.5mm,它由弹簧压紧在静环的端面上,并靠O型密封圈与轴套(或泵轴)动环相接触,(防止轴向泄露)。

静止部分的静环,同样通过O型密封圈与静环、泵盖间的接触固定在泵盖(或压盖)上。

在安装机械密封过程中,应将所有零件清洗干净,特别是动环和静环的端面上,不允许由任何污物,加少许润滑油,泵轴的轴向窜动量一般要求≤0.5mm,静环尾部的防转槽端部与防转销顶部应有1~2mm的轴向间隙,以免缓冲失效,注意弹簧的压缩量,使弹簧压缩后的长度为其工作长度,允差±2mm左右,泵轴表面跳动允差0.03~0.10mm。

安装完毕后,应在操作压力下进行径压试验,应不漏或泄漏量不超过10ml/h。

5.3.2.3找正装上联轴器,用直尺(或刀口尺)、塞尺对两个半联轴器的径向和轴向进行校准,径向误差为0.1mm,尽可能≤0.05mm,轴向误差为0.05mm,尽可能≤0.03mm,端面间隙一般在2~4mm之间6.验收与试车6.1试车前的准备6.1.1消除泵座及周围的一切杂物,清理好现场。

6.1.2 检查泵座、电机座螺栓及各连接部位的螺栓的紧固情况。

6.1.3 检查密封是否符合要求,冷却系统是否畅通。

6.1.4按规定加注好润滑油(脂)。

6.1.5空转电机,检查旋转方向,无误后装上联轴器柱销。

6.2试车6.2.1盘车两轴,注意泵内有无异声,盘车是否轻便。

盘车后将防护罩装好。

6.2.2向泵内引入或注满液体,排尽气体。

6.2.3按泵的启动操作启动、启动后运转正常,即可连续运转试车。

6.2.4试车时间不少于2小时,应达到(1)运转平稳无杂音,冷却、润滑良好;(2)轴承温度正常;(3)轴承部位壳体的震动不超过规定值。

(4)流量、扬程达到铭牌数值或额定能力,电机电流不超过额定值;(5)密封符合要求。

6.3验收泵在检修后,质量符合本规程要求,检修记录齐全、准确,试车正常,可按规定办理验收。

7、维护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7.1.1泵座上不得放置维修工具和任何物体。

7.1.2泵在运转中,不再靠近运转部位擦抹设备。

7.1.3保持电机接地完好,清扫时不要把水喷洒在电机上。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7.2.1检修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公司有关安全检修规定。

7.2.2检修前必须办理有关安全检修手续。

7.2.3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电源,挂上“禁动牌”标志后方可检修。

7.2.4做好工艺处理,放掉剩液,关闭进出口阀门或加堵盲板与系统隔绝。

7.2.5拆卸、清洗、更换的零部件以及检修工具要蒸汽摆放,做到文明检修。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7.3.1试车工作应有组织的进行,要有专人负责试车中安全检查工作。

7.3.2检查各部件安全装置是否安全可靠,并严格按照泵的启动、停止操作程序开停。

7.3.3做好试车前准备工作,由持有本岗位“安全操作证”的人员负责操作,严格按试车要求步骤进行。

7.3.4试车中发现不正常的声响或其他异常情况时,应停车检查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