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道路功能分类

城市道路功能分类

2 2.5 2
服务道路
集散道路
巷道
-
-
2.5-1.5
1.5
3
2.5
5-3.5 1.5 -
≧2.5 2 2.5 2
5-2.5(单向) 1.5 -
≧2.5 2 2.5 2
表3 市区道路横断面基本布设类型范例
功能分类
主要道路
次要道路
服务 道路
集散 道路
巷 道
路型编号
主(1) 主(2) 主(3) 主(4) 次(1) 次(2) 次(3) 集(1) 集(2) 巷(1) 巷(2) 巷(3)
图5 次要道路(类型一)
图6 次要道路(类型二)
图7 次要道路(类型三)
图8 集散道路(类型一)
图9 集散道路(类型二)
图10 巷道(类型一)
图11 巷道(类型二)
图. 12 巷道(类型三)
表2. 市区道路规划单元设置尺寸表
单位:公尺
道路分类 设置需求
分隔带开口间距长 人行道宽
汽车道宽
混合车道宽 机车道宽
脚踏车道宽 公交车专用道宽 临近路口车道宽 中央分隔带宽 车道(快慢)分隔带宽 公交车停靠空间宽 上下车停车区空间宽 路边汽车纵向停车空间宽 路边机车横向停车空间宽
主要道路 (快速道路*)
• 四、服务道路

提供各小区或邻里单元至次要道路之信道,包括集散道路(供地
区性活动使用及连接次要道路与巷道)及巷道(供道路两旁建筑物人
车直接出入之道路)。
表1 市区各级道路空间分类特性表
道路空间分类设计特性
1.进出管制 2.行驶车辆 3.车道数(单向) 4.中央分隔带 5.车道(快慢)分隔带 6.机车道 7.路肩(注1) 8.路边停车(注2) 9.公交车专用道 10.公交车停靠站(注2) 11.人行道 12.脚踏车道 13.行人穿越设施 14.公共设施带
300(600*) 4-1.5 3.5-3
(3.75-3.5*) 5-3.5 1.25-2 1.5
3.5-3.25 ≧3 4-0.5 ≧0.5 3.5-3 2 2.5 2
次要道路
100 3.5-1.5
3.5-3
5-3.5 1.25-1.8
1.5 3.5-3.25
≧3 1.5-0.5 ≧0.5 3.5-3
快速道路
有 各种汽车
2以上 有 无 无 有
禁止 有或无 禁止
无 无 立体 有或无
主要道路
部分 各种车辆
2以上 有
有或无 有或无
无 原则禁止
有或无 允许 路侧 路侧 平面或立体

次要道路
部分 各种车辆
2以上 有或无 有或无 有或无
无 可规划 有或无 允许 路侧 路侧 平面或立体

服务道路
集散道路
巷道

• 城市道路分类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面 对的实际问题,各国都有一套自己的城市 道路分类方法和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多以 “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等 来称呼,但其内涵与我国不同,各国之间 也有区别。以美国为例,美国是汽车交通 十分发达的国家,城市道路分类极具代表 性,道路分为:高速路和快速路、主干路、 次干路、集散道路、地方道路等五个等级。

各种车辆 各种车辆
1或2
1或2




有或无



可规划
可规划


允许

路侧
有或混合
路侧
有或混合
平面或立体


有或无
道路横断面的构成要素
• 道路横断面的构成要素依道路种类而异,其组成包含下列 各项规划单元。
一、车道:汽车道、机车专用道、公交车专用道。 • 二、分隔带:中央分隔带、车道(快慢)分隔带。 • 三、脚踏车道。 • 四、人行道。 • 五、路边停车空间。 • 六、排水设施。 • 七、公共设施带。 • 八、其它。
市区道路层级区分成四种功能分类
• 一、快速道路

供穿越城市之通过性交通及供都会区内通过性交通使用之道路。
• 二、主要道路

供交通繁忙地区与外围重要市乡镇间连络之道路,并兼供穿越城
市交通使用;或连络都市内各分区间之干线道路。
• 三、次要道路

提供与邻近小区或乡镇或村里聚落间之连络道路,具连络主要道
路与服务道路之功能。
• 道路功能分类目的在区分道路系统成不同 层次的次系统,并赋予各次系统不同的任 务,以期发挥道路系统最高的效能。
• 按客货物不同特征、交通工具的不同性能、 交通速度差异等情况,将道路作功能划分, 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是对车与人“各从 其类、各行其道”的进一步诠释。
• 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有专家指出,我国城市道 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四类。
中央 分隔 带
汽车 道
1
4
1
4
1
4
1
2
1
4
1
2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道路规划单元数量(个)
车道 分隔 带
机车 道
混合 车道
路边 停车 带
公交 车专 用道
公共 设施 带
人行 道
2
0
2
0
2
2
2
0
0
2
0
2Hale Waihona Puke 2200
2
0
0
2
2
0
0
2
0
0
2
2
0
0
2
2
0
2
2
0
0
2
2
0
2
2
0
0
2
2
0
2
2
0
0
2
2
0
2
2
0
0
2
0
0
2
2
0
0
2
1
0
0
1
0
0
1
2
0
0
2
0
0
1
1
0
0
1
总宽度之范围 (公尺)
49~35 47~33 40~27 33~21 41~31 34~25 27~19 23~18
19~14 15~10 12~9 10~7
图1 主要道路(类型一)
图2 主要道路(类型二)
图3 主要道路(类型三)
图4 主要道路(类型四)
• 美国在公路功能分类过程中发现,从土地使用 的密度和类型、街道和公路网密度、出行方式等 角度来看,城市和乡村存在不同的特点。因此, 依据美国国家人口普查局对地区的划分,将公路 所在的区域分为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两大类,分 别按功能层次进行划分。按照公路功能分类的思 想,干线公路主要提供机动性功能,而地方公路 主要提供可达性功能,集散公路的功能介于机动 性和可达性之间。因此,里程较少的干线公路将 承担较多的运输量,而里程最多的地方公路仅承 担较少的运输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