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汇总

第六单元 项脊轩志汇总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
此言得之(《六国论》)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
答案:动词,得到、获得/助动词,能够/助动词,必须、应该
/动词,具备/复合词“得无”,大概会/形容词,适宜、得当/
通“德”,感谢
某所,而母立于兹
()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
5.所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2.﹒往﹒往而是
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
3.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把头发扎起来 答案:1.一丈见方 2.到处 3.古代男孩束发为髻,以示成童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判断句 项脊轩,(是)原来的南阁子。 2.判断句 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上朝用的。
追忆旧居,眷恋亲情 归有光的远祖曾在太仓(今江苏太仓)项脊泾居住,作者自号 项脊生,又把自己的书斋题名为“项脊轩”,含有追宗怀远之意。 他35岁中举后,徙居嘉定安亭江上,授徒讲学,不复回故里。 由此可以推知,他18岁写此文,35岁左右可能在迁居前由于翻检 书箧,触及旧稿,引起了对亡妻深深的怀念,因而补写了附记, 其间相距十六七年,妻死之年手植的枇杷树也生长了约五六年。 这样,不仅枇杷树“亭亭如盖”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且“多在 外,不常居”之语也有了着落。 志,名词,就是“记”的意思。本文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 文,是归有光散文的代表作。
()
吾家读书久不效
()
2.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兴复之效(《出师表》)
()
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
()
答案:1.动词,旧指女子出嫁/动词,妇女被休弃回娘家/动词,
归还
2.动词,成就/名词,任务/名词,效果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3.顾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答案:名词,地方、处所/助词,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
组,指代人或事物/“所”与“以”连用,表原因,……的原
因 /“ 所 ” 与 “ 以 ” 连 用 , 表 手 段 、 方 法 、 目 的 , 用 来 ……
的、……的凭借/助词,与“为”配合,表被动
客逾庖而宴
()
呱呱而泣
()
6.而 而庭阶寂寂
()
某所,而母立于兹
()
余扃牖而居
()
答案:连词,表顺承/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通“尔”,
你/连词,表修饰
轩东故尝为厨
()
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
7.故 温故而知新(《论语》)
()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
()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 ( )
6.鸡栖于厅。(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6.状语后置句 鸡在厅堂里栖息。 7.状语后置句 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
二、以下是本课重要的作家作品、背景资料及相关知识,来了 解一下吧。
明代著名散文家——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世称震川先生, 江苏昆山人,明代古文家。在文学上,他和王慎中、茅坤、唐 顺之合称“唐宋派”。清朝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 和“桐城派”之间的桥梁性人物,他承袭了唐宋古文运动,开 启了清代的“桐城派”。他反对一味拟古,提倡唐宋古文。代 表作品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思子亭记》《寒花葬 志》。
答案:①砌上垣墙 ②吃饭 ③用乳汁喂养 ④得到效果,此指
考取功名
(2)名词作状语
①雨泽﹒下注
_______________
②使不﹒上漏
_______________
③﹒前辟四窗
_______________
④东犬﹒西吠
_______________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_______________
顾计不知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
() ()
大行不顾细谨(《鸿门宴》)
()
答案:动词,回头看、环视/动词,拜访、看望/副词,难道/
连词,表轻微的转折,不过、只是/动词,顾惜/动词,顾及
又北向,不能得日
()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
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
4.得 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答案:副词,从前,曾经/形容词,原因,缘故/名词,旧有的、
原来的知识/形容词,有老交情的/副词,仍旧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垣﹒墙周庭
_______________
②客逾庖而﹒宴
_______________
③﹒乳二世
_______________
④吾家读书久不﹒效
_______________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3.被动句 项脊轩一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烧毁, 大概是有神灵在保护吧。 4.省略句 院子周围砌上墙,用(北墙)挡着南边射来的日光。 5.省略句 我从童年起就(在)轩内读书。
答案:①朝下 ②从上面 ③指阁子北面 ④朝西 ⑤亲手,亲

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多可喜,亦﹒多可悲
答案:许多事 3.数词的活用
数词作名词
庭中通南北为﹒一
答案:一体,整体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四)古今异义
1.室仅﹒方﹒丈
古义: _______________ 今义:指佛寺或道观中住持住的房间,寺院的住持
自主赏析 项脊轩志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
一、下面是本课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你能准确地填出括号或
横线处的内容吗?
(一)通假字
﹒而母立于兹(通“____”,________)
答案:尔 你
(二)一词多义
后五年,吾妻来归
()
1.归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 )
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