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学-骨骼肌(二)

解剖学-骨骼肌(二)

(四)腹肌
腹肌介于胸廓和骨盆之间,前有腹直肌,外侧有3层扁肌,由浅人深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后有腰方肌。
1.前外侧群
名称位置作用
腹外斜肌腹外侧壁浅层保护腹腔脏器及维持腹内压;协助排便、分娩
腹内斜肌腹外侧壁中层呕吐和咳嗽等,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降肋
腹横肌腹外侧壁深层助呼气
腹直肌前正中线两侧的腹直肌鞘内
教案
课程名称
解剖学基础
年级
一年
专业、层次
护理专业
授课类型
理论课(新课)
学时
2
授课题目(章、节)
第五章运动系统第二节骨骼肌(二)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胸肌
2.熟悉膈
3.熟悉腹肌
4.了解会阴肌
5.熟悉上肢肌
6.熟悉下肢肌
主要内容与时间安排:
1.复习旧课:5分钟
2.胸肌:8分钟
3.腹肌:19分钟
4.会阴肌:2分钟
分群名称作用
外侧群总称鱼际使拇指外展、前屈、对掌和内收
内侧群总称小鱼际使小指外展、前屈
中间群蚓状肌和骨间肌屈掌指关节;伸掌指关节;使手指内收外展
(二)下肢肌
下肢肌的数目不多,但较大,这更适应下肢行走和支持体重的功能。下肢肌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1.髋肌
髋肌位于髋关节周围,可分前、后两群。
名称位置作用
髂腰肌脊柱腰段的外侧和髋关节的前方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臀大肌位于臀部浅层伸髋关节
臂中肌位于臂大肌的深面大腿外展、内旋
臂小肌位于臂中肌的深面大腿外展、内旋
梨状肌位于臀中肌内下方大腿旋外
闭孔内肌小骨盆侧壁的内面大腿旋外
2.大腿肌
大腿肌位于股骨周围,约占下肢总重的一半,可分为浅、深和内侧群。大腿肌表面的筋称阔筋膜。
5.上肢肌:20分钟
6.下肢肌;20分钟
7.总结:6分钟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腹直肌鞘、腹股沟管
重点: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臂大肌的作用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实物演示、标本模型、活体观察、讨论
教学作业:解释腹股沟韧带和腹股沟管,描述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股四头肌的作用、肺的作用和功能
2.臂肌
臂肌位于肱骨周围,分前、后两群。前群位于肱骨前方,有浅层的肱二头肌、上方的喙肱肌和下方深层的肱肌。肱二头肌:呈梭形,位于来自部屈侧,收缩可屈肘关节、屈肩关节;
肱三头肌:位于臂部伸侧,收缩可伸肘关节、伸肩关节;
3.前臂肌
前臂肌位于前臂骨周围,分前、后两群。每群又分为浅、深两群。前臂肌多作用于手,适应手的劳动功能。前后共20块。
5、四肢肌
(一)上肢肌
上肢肌的数目较多而小,这更适应上肢动作的灵活性。上肢肌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1.上肢带肌
名称位置作用
三角肌包围肩关节的前、后和外侧臂外展、前屈、后伸、旋内和旋外
肩胛下肌肩胛下窝臂内收和旋内
冈上肌冈上窝臂外展
冈下肌冈上窝臂旋外
小圆肌冈下窝冈下肌的下方助臂后伸
大圆肌冈下窝小圆肌的下方臂内收、旋钠和后伸
形态:呈向上凸的穹窿形。此肌中央为腱膜称中心腱,
裂孔:从上而下分别为腔静脉孔、食管裂孔和主动脉裂孔。
运动:膈是重要的呼吸肌,收缩时中心腱下降,胸腔扩大助吸气;舒张时中心腱上升,胸腔缩小助呼气。
意义:随意肌,但通常进行节律性收缩,膈神经受刺激时,可引起膈肌痉挛,临床称呃逆,即“打嗝”。膈与腹肌联合收缩,可增加腹压,以利排便、呕吐、咳嗽或分娩。
分群名称位置作用
前群胫骨前肌小腿骨前面足背屈、足内翻
拇长伸肌小腿骨前面足背屈、伸拇趾
趾长伸肌小腿骨前面足背屈、伸2—5趾
外侧群腓骨长肌腓骨外侧足外翻、跖屈
2.后群
腰方肌和腰大肌,作用是下降和固定第12肋,并能使脊柱前屈、侧屈与旋转
3.腹肌形成的特殊结构
(1)腹股沟韧带:是腹外斜肌下缘增厚而形成,连于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之间。在耻骨结节外上方,腱膜有一个三角形的裂孔,为腹股沟管的浅环。
(2)腹直肌鞘:包绕腹直肌,由腹前外侧壁三个扁肌的腱膜构成。
前屈:由腹外斜肌腱膜与腹内斜肌腱膜前屈合成的;
后层:由腹内斜肌腱膜的后层与腹横肌腱膜合成。
(3)白线: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上,介于左右腹直肌鞘之间,由两侧的腹直肌鞘纤维彼此交织而成,上方起自剑突,下方止于耻骨联合。
(4)腹股沟管:为腹股沟韧带内侧半止方的一条斜行肌腱裂隙,内有男性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通过,长约4cm。管的内口称腹股沟深环,管的外口称腹股沟浅环。
分群名称位置作用
前群缝匠肌大腿前部屈髋关节、屈膝关节
股四头肌大腿前部屈髋关节、伸膝关节
内侧群股薄肌大腿内侧内收髋关节
耻骨肌耻骨支和坐骨支前面
长收肌大腿内侧
短收肌长收肌的后方
大收肌肤短收肌的后方
后群股二头肌大腿后部外侧伸髋关节、屈膝关节
半腱、半膜肌大腿后部内侧
3.小腿肌
小腿肌位于小腿骨周围,分为前、后和外侧3群。小腿筋膜包绕着全部小腿肌,在内、外踝稍上前方形成伸肌上支持带,限制前群肌腱移位。
后群桡侧腕长伸肌伸腕关节、使腕关节外展
桡侧腕短伸肌伸腕关节
指总伸肌伸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小指伸肌伸小指
尺侧腕伸肌伸腕关节、使腕关节内收
旋后肌伸肘关节,使前臂旋后
拇长展肌使拇指外展
拇短伸肌伸拇指、助手外展
拇长伸肌伸腕关节、伸拇指掌骨间关节、指骨间关节
示指伸肌伸示指掌指关节、指骨间关节
4.手肌
手肌均位于手掌侧,手背只有指伸肌肌腱通过。手肌分为外侧、中间和内侧3群。
分群名称作用
前群肱桡肌屈肘关节
旋前圆肌屈肘关节,使前臂旋前
桡侧腕屈肌屈肘关节,屈腕关节,使腕关节外展
掌长肌屈腕关节,紧张掌腱膜
尺侧腕屈肌屈腕关节,使腕关节内收
指浅屈肌屈肘关节、腕关节、掌指关节和近侧指骨间关节
指深屈肌屈腕关节、第2—5指骨间关节和掌指关节
拇长屈肌屈腕关节、拇指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
旋前方肌前臂旋前
名称位置作用
胸大肌位于胸廓前上方使上臂内收并略旋内,上肢固定时可引
体向上,也可提肋助吸气
前锯肌位于胸廓外侧可使肩胛骨向前并使其下角向外旋转,
协助上举上肢
肋间外肌位于肋间隙最浅层提助助吸气
肋间内肌位于肋间外肌的深面降肋助呼气
肋间最内肌肋间内肌的深面降肋助呼气
(三)膈
位置:居胸、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
学生学习方法: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思维要随老师的讲解而动,适当做些课堂记录,课后及时复习、完成习题集相应的作业。
课后记(包括教学目标的测评,教学反馈与矫正等)详见单元续页后
(续页)
教学过程:
第二节骨骼肌
四、躯干肌
躯干肌按部位可分为背肌、胸肌和腹肌。
(二)胸肌
胸肌分为浅群的胸上肢肌、深群的胸固有肌和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