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讲话篇一:大全集团-两化融合发言稿两化深度融合推动大全集团创新发展——在工信部两化融合座谈会上的发言大全集团执行总裁葛飞一、企业两化融合现状1.大全集团简介大全集团始建于1965年,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员工近10000人,下属23家企业,产业基地分布于南京、镇江、重庆万州、新疆石河子,主要产品包括电气设备、交通技术、新能源(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上网系统)等。
20XX年,大全集团荣获中国电器工业100强第一位,公司在中低压成套电器设备、母线槽、电缆桥架、封闭母线、直流牵引开关设备领域创造出五个“全国第一”。
主导、参与11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其中两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
20XX年1-10月,集团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发展,产值136亿,销售132亿,利税12.4亿,其中产值同比增长30%。
2.两化融合现状大全集团两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创新突破阶段,从20XX年开始,大全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江苏大学、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定制开发了“成套电气行业版EiS一体化系统”,集成了Pdm、caPP、ERP、mES等系统,广泛应用于下属数十家公司;并实施了集团化营销、采购的服务平台,集团实现了行业定制化集成应用。
大全集团还作为承担单位主持了10多项省部级信息化项目,其中包括1项目两化深度融合项目、4项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3、具体做法20XX年以来,我们越来越体会到传统的制造业利润率下降明显,残酷的竞争环境已经到来,为此我们通过转型升级、开拓业务领域、转变经营方式等举措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为成就大全集团“全球大业、百年大全”长远发展目标,大全集团在未来的3到5年内,将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并逐步缩小与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第一梯队的差距,在某些单项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为实施集团发展战略,大全集团通过一系列战略布署对战略目标进行落实。
其中最重要一项部署即“借助两化融合优势,全面推进公司管理创新,整合内部资源,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1)高层领导对两化融合的认识和领导力大全集团的两化融合工作由徐广福董事长亲自领导,由执行总裁葛飞负责全面推进。
公司决定通过持续投入,实施人才战略、创新战略。
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观念创新来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逐步缩小与国际第一梯队的差距,在某些单项要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重视信息化的促进作用20XX年注册1000万元成立镇江大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5名,负责集团及下属所有子公司的两化融合技术支撑,其中有30名人员在大全集团服务10年以上的复合性人才;同时重视领军人才的培养,信息公司总经理徐慧为省20XX年度“江苏省优秀信息主管”。
3)组织学习交流、紧随时代导向大全集团每年派出60名骨干参加汉诺威工业展、考察德国西门子公司,感受自身与国际先进制造和管理水平的差距。
提高产品智能化与服务化水平,使大全产品成为客户打造智慧工厂的一部分;结合智慧工厂和管理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保护和提升大全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选定方向、找到路径、突出重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20XX年,江苏省经信委安排两化融合诊断服务,为企业指出了方向。
国家工信部安排的体系贯标,我们首批试点,更为企业找到了两化深度融合的路径。
通过省经信委和工信部两大支撑及相关实践,发现两化融合体系的思想和企业战略发展想法不谋而合。
当前大全集团创新发展的重点在营销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智能制造,其中管理模式的创新——“扁平化管理”,作为创新发展的首选任务。
“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变革,首先在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变革的机会,还涉及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责使组织结构呈扁平型,再借助信息化集成协同平台,从而对企业的数据做为战略性资源进行挖取、分析;从而为大全深度的智能制造、柔性、服务型制造转型等深度融合打好基础,争取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逐步建立以流程驱动的柔性化管理体系,压缩管理层级,员工贡献、老板可视,评价分配、科学合理,实现“标准化、动态化、精细化、扁平化、信息化”管理。
在智能制造方面,大全将利用工业4.0的先进制造理念,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生产。
集团已经与中科院沈阳分院自动化所合作,将基于“以制造为核心”和“以管理为核心”的数字制造观,并以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机器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整个工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进行顶层整合、设计和规划,从而达到从物料到产品全过程的智能化生产、全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和企业的全局性优化运营。
二、企业两化融合取得的成效1、工作成绩1)信息技术与重点产品的渗透融合,提升了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研制出智能化断路器、低压智能母线等产品,推动大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域。
智能化产品每年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
2)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工艺设计的融合,推动持续改进、及时响应、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的建立,提高了研发设计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协同设计体系,大大降低了产品研发和设计周期。
以开关柜产品为例,设计差错率平均降低80%,设计周期平均缩短50%。
3)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的融合,一方面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特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装备为重点,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
另一方面实施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质量控制和调度优化,深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
显著提升了生产计划执行的准备率,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
以集团下属公司默勒电器为例,生产计划变更次数降低了一半,产品生产周期提前5天,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从95%提高到98%。
4)信息技术与采购、销售的融合,实施覆盖全集团营销、采购的服务平台,实现客户、市场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物料集中采购和价格管控。
通过平台线上年采购额62亿,缩短采购周期20%,年节约采购成本1.5亿元。
5)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综合集成,实现设计、制造与管理一体化集成应用,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提高集团信息化管控水平,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增强企业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能力。
篇二:陈震宁主任在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陈震宁主任在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布时间:20XX-11-0100:00:00】【来源:】【字体:大中小】【打印】同志们:这次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全省企业两化融合工作情况,分析面临的形势,明确下一步工作目标和主要举措,组织动员全省各类企业更加深入有效地推进两化融合,并以此引领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这是继五月份与省委组织部共同举办全省市县区分管领导专题培训班之后,着力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的又一重要活动。
今天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iP融合通信基地、金龙客车、保税区物流中心等现场,基层的创新实践将有助于大家拓展思路,正确把握工作的切入点。
我们希望点上的经验能在全省范围逐步推广,以企业为主体,将面上两化融合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下面,我着重就工作回顾、形势分析以及下一步总体思路和关键措施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近年来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积极进展去年下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深刻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给我省经济带来的影响和冲击,未雨绸缪、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决策部署。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发展创新型经济的关键举措,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建又恰逢其时,系统上下对这一点首先形成了共同认识。
今年以来,我们把加快两化融合放在全年十项重点工作的首位,围绕?发展产业、服务企业?的工作宗旨,把企业两化融合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从试点示范抓起,由点到面稳步推进,使这项重要工作在多年发展成果积累的基础上又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试验示范工作进展良好。
针对两化融合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客观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着力推进?1+7?试验示范区(一个国家级试验区、7个省级示范区)建设,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加以推广。
一是推进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
南京市是全国首批8个?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我们支持帮助南京市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新模式。
目前,南京市的试点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工业优化分离模式、数据库平台开发模式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模式,为产业高端化和技术创新自主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二是推进省级示范、试验区试点。
确定苏州工业园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江阴市、常熟市、无锡市惠山区、常州市武进区和南通船舶产业集聚区、宜兴环保产业集聚区为省级首批两化融合试验区,制定了两化融合示范(试验)区评价指标,规范和指导示范、试验区建设。
各地依据评价指标,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方案,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有效地开展示范试点工作。
苏州工业园区着力实施两化融合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了SaaS(软件即服务)公共服务平台、软件评测平台、iP融合通信平台、嵌入式软件公共服务平台等一批发展载体;江阴市着力打造特色RFid(电子标签)产业园区,以两化融合促进企业内涵式发展;常熟市试验区以江苏龙芯梦兰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初步形成从芯片设计到计算机整机产品的自主创新品牌产业链;惠山试验区政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校企信息化合作项目达40项;武进试验区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区县;南通船舶产业集聚区围绕数字造船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组织船企开展cio(首席信息官)论坛,帮助企业提升信息化研发水平;宜兴环保产业集聚区以水处理技术标准制定和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环保产业标准工作的先行先试,取得了多项成果,示范引导作用十分明显。
(二)试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
委及时出台了《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和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评价标准及项目指南。
经综合考核评价,已认定示范企业17家、试点企业78家。
各地示范和试点企业把两化融合作为实现企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积极实施试验示范项目,促进了企业创新,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苏宁电器集团实现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打造高效供应链,推动了经营管理创新,包括香港22家、日本7家在内的1106家连锁店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正在向构建全球化信息体系目标迈进;徐工集团实施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基本实现各业务环节全覆盖,成本核算到单台设备,车间排产由周计划分解到半天,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熔盛重工集团公司实施?设计数字化集成技术?项目后,实现了船舶主导产品无纸化设计,三维造船设计(cad)覆盖率达95%,产品设计周期缩短30%,综合效率提高20%以上,企业资源总利用率提高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