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习题及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习题及答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习题及答案不必每分钟都学习,但求学习中每分钟都有收获。

地理章节农业习题做了吗?下面由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你整理的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
A.工业
B.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服务业
2.(2018菏泽学业考)下列有关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发展畜牧业为主
B.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丘陵山地,适宜发展林业
D.西北地区降水稀少,不能发展种植业
3.下列属于农业活动的是( )
①在地里种植庄稼②在草场放牧牲畜
③在海上捕鱼④在山上开山采矿
⑤在山坡上植树造林⑥把树木加工成家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⑥
4.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农产品的产量增长迅速,下
列农产品中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A.水果
B.甘蔗
C.橡胶
D.椰子
5.读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可知我国农业部门中,产值最大的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
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主要表现在( )
A.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
B.改草原为耕地
C.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
D.大量开垦荒地
7.以下地区中,不以出口花卉、水果、蔬菜、水产、畜禽等产品为主的是( )
A.山东半岛
B.江汉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出现使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安全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属于( )
A.创汇农业
B.观光农业
C.绿色农业
D.外向型农业
9.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我国耕地少,人口多,有效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是( )
①开垦荒地,陡坡修梯田
②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③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④围湖造田,开垦湿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湖广熟,天下足这句话中的熟字,是就哪一种农作物的收成而言的
A.水稻
B.高粱
C.小麦
D.玉米
二、综合题
11.读我国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般来说,北方旱作区与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
是。

(2)由于条件的显著差异,我国南方与北方的耕作制度有明显差别。

A地的耕作制度(熟制)是,B地的耕作制度(熟制)是。

(3)从图上分析,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
平原和平原以及黄河下游地区的
平原。

(4)A地的小麦种类是, 季播种,
季收获。

12.(2018南安学业考)阅读下列有关地图,完成问题。

(1)我国农业生产东西差异明显。

图中MN线为主要种植业区与非种植业区的分界线,此线以东主要为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

(2)图中①、②两基地大部分位于我国温度带的
带,这两个基地主要耕地类型是,其中基地②主要
位于我国干湿区的区。

(3)基地③位于我国地势的第级阶梯的
盆地。

(4)广东省的商品粮基地是(填数字),该基地主要粮食作物是。

(5)我国商品粮基地大多分布在长江流域,请从自然条
件方面分析该地区的有利条件: 。

【回归生活】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中A、B、C、D四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各不相同:A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B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C地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D地河湖较多。

材料二图二中的E、F、G三地,E为城市中心区,F为城市郊区,G为远离城市的地区。

(1)材料一中的A、B、C、D四个地区分别安排哪种农业生产部门最为合理?
(2)如果材料二中居住在F、G两地的农民面临如下两种
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F地应选择哪一项?G地应选择哪一项?请你给他们出出主意,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3)通过以上分析,在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对我们有什么
启示?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农业习题答案解析
1.【解析】选B。

本题考查农业的重要性。

农业为人民生活提供吃穿用等生活用品,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和消费市场,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2.【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能力。

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在有地下水或冰雪融水可以灌溉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3.【解析】选C。

本题考查农业活动的范围。

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①属于种植业,②属于畜牧业,③属于渔业,⑤属于林业。

4.【解析】选A。

本题考查我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

中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主要有谷物、肉类、籽棉、油菜籽、茶叶、水果等。

5.【解析】选A。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各部门所占的比例。

从图上看,我国农业部门中,产值最大的是种植业,占50%,其次为畜牧业、渔业、林业。

6.【解析】选A。

本题考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的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田灌溉和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
于农产品育种。

选项B改草原为耕地,选项D大量开垦荒地不符合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选项C耕地面积减少,不是农业生产条件改善的表现。

7.【解析】选B。

本题考查农产品基地。

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基地,盛产花卉、水果、蔬菜、水产、畜禽等产品,并大量出口。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8.【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新型农业的种类及特点。

绿色农业侧重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改变过度依赖化肥、农药的农业生产方式。

9.【解析】选B。

本题考查提高我国粮食产量的主要途径。

开垦荒地,陡坡修梯田,围湖造田,开垦湿地会带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同时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发
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10.【解析】选A。

本题考查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古代湖南、湖北两省盛产稻米,两湖丰收,则天下粮足。

11.【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地区分布及差异。

第(1) 题,我国北方旱作区与南方水田区的分界线大
致是秦岭淮河一线。

第(2)题,由于水、热等气候条件的不同,我国南北方的耕作制度有着明显的差异:东北地区一年一熟,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两熟。

第(3)题,据图可知,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华北平原。

第(4)题,A 地位于东北地区,冬季寒冷,此处的小麦适合春季播种,秋季收获,是春小麦。

答案:(1)秦岭淮河一线
(2)气候一年一熟一年两熟
(3)三江松嫩华北
(4)春小麦春秋
12.【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商品粮基地的名称、位置、粮食作物及发展条件。

第(1)题,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季风区内的平原与盆地上。

第(2)题,东北地区的两大商品粮基地大部分位于中温带,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基地②位于半湿润
地区。

第(3)题,基地③是成都平原,位于第二级阶梯的四川盆地内。

第(4)题,广东的商品粮基地是⑨珠江三角洲,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第(5)题,长江流域水热充足,平原广阔,农业发展条件优越。

答案:(1)季风区
(2)中温旱地半湿润
(3)二四川(4)⑨水稻
(5)水热充足,平原广阔(答案合理即可)
【回归生活】
13.【解析】本题结合图,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

第(1)题,A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应发展林业,保持水土,宜林则林。

B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宜粮则粮,应发展种植业。

C地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应发展畜牧业,宜牧则牧。

D地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宜渔则渔。

第(2)题,F地应选择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因城市人口稠密,对蔬菜、花卉、肉、乳、禽、蛋的需求量大,F地距离城市比较近,供应及时。

G地地形平坦,有便利的灌溉条件,适合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第(3)题,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上
的优势和不足,在农业生产发展方面,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
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们
本身发展、对其生长最有利的地区。

对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农业。

答案:(1)A林业,B种植业,C畜牧业,D渔业。

(2)F地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生产;G地种植水稻、小麦、玉米。

因F地距离城市比较近,蔬菜、花卉、肉、乳、禽、蛋市场广阔,供应及时;G地地形平坦,有便利的灌溉条件,远离城市,适合发展水稻、小麦、玉米种植业。

(合理即可)
(3)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农业。

(合理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