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52页例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关系。
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模型、对应等数学思想。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数量关系,解决简单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
课前计算练习:
请同学们拿出笔和计算练习本,开始今天的计算练习。
准备好了吗?开始!
写完了举手。
请一位同学报答案,其它同学认真判断,注意订正。
全对的同学举手。
看来大家前面的知识学得不错,下面我们来进行今天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对,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购物离不开的地方。
看,兄妹两人也去超市购物了。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1、解决问题
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罗列:)
篮球每个80元买了3个一共用了多少钱?
80 × 3 = 240(元)
鱼每千克10元买了4千克一共用了多少钱?
10 × 4 = 40 (元)
每件商品的价钱买了多少一共用的钱数
单价数量总价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应该如何列式呢?为什么要用乘法呢?等于多少?
(求3个80的和用乘法)(求4个10的和用乘法)
2、揭题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有很多像这样求几个几的和的问题。
其实它里面蕴含着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常见数量关系,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用这种数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3、单价、数量、总价的含义
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题的数学信息,看看这两题的数学信息有什么共同点吗?
(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汇报时对照例题再回头强调:那么“每个80元”就是篮球的-------“单价”。
○1汇报:都已知每件商品的价钱,
能够把每件商品的价钱用一个统一的名称表示吗?(单价)
(说不出来没关系)叫做单价,这是我们这节课
要学习的一个新的名称“单价”,“单价”表示每
件商品的价格。
强调:我们把“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板书)
……
○2汇报:都是已知“单价”。
你能指出这两题中什么是单价吗?
能用自己的话来说明究竟什么是单价吗?
……
梳理:像这样(指着)每个80元,每千克10元,表示每件商品的价钱,表示单价。
……
4、我们已经认识了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出现。
下面让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火眼金睛
出示:请同学们把游戏规则齐读一遍!
游戏规则清楚了吗?请看大屏幕!
许愿球(指着5元/个)这个是我们那三个量中的的哪个量?
你怎么知道它是单价?从哪里看出来的??
这条斜线表示一个,每个。
5元1个,每个5元。
它就是单价。
这里的5条又是那三个量中的哪个量?
你是怎么判断的?
(1、“买了”从字面上看出来的,买了多少表示
数量)
(2、单位“条“,从单位名称上看出来的,”
条“这是一个表示数量的量词。
看来单位名称也能帮助我们判断。
这里出现了两个数据,它们分别表示哪两个量?你是怎么判断的?
你怎么知道2杯表示数量?35元表示总价?你是怎么
分辨出来的?
从单位名称上知道,2的后面的单位是“杯“,这是一个
表示数量的量词,所以2杯表示数量。
35元的单位是元,
表示钱,所以35元是总价。
嗯,同学们太会观察,太会找
窍门了。
这里出现了几个数据?(三个)
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买“、”一共“”/“找的这些关键性的词语)
(2、“元“”只“从单位名称上分辨的)
当这三个量在一起时,你发现哪个量的
单位名称是不一样的?
对!因为数量的单位名称是量词,单价
和总价的单位名称都是元。
和钱有关。
这里的22元表示什么?
(指着“组“看清楚这个字,组,所以
22元表示的是一组的单价。
)
在这里22元还可以表示什么?
(指着12瓶装)还可以表示12瓶的总
价。
总结:看来同学们真的是火眼金睛,而且很会开动脑筋。
有的同学从字面
上区分出单价、数量、总价,还有的同学从单位名称上去进行区分。
真聪明!
5、这样的三个量在你们的生活中也常常出现。
现在请同学们把课前搜集
的购物小票拿出来,运用刚才的方法找一找单价、数量、总价好吗?(四人小组之间互相说说)
请人上台投影说,点2人。
(1、买多样东西的
(2、买1样东西的:这两个数据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吗?数据一样,含义一样吗?
同学们找得非常准,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继续来探讨这三个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抽象出“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1、“单价×数量=总价”
(1)学生猜测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刚才在例题中同学们找到了数学信息的共同点,现在请大家再来看
看,它们的解答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吗?
(都是用乘法)
现在你能不能结合这两题,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说一说,单价、
数量、总价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单价×数量=总价)
(2)验证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例题、学生的发票)她们三者之间是不是真的是“单价×数量=总价”(重读×,=)这样的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边指边说)刚才我们的算式中3个80的和,4个10的和
80和10表示的是——单价
3和4表示的是——数量
240和40 表示的是——总价
这两个算式是不是正好体现了我们刚才所猜测的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呀?
我们再从一张收银条上找一组数据验证一下!
(找一张上的一组数据,划一条线,投影放大,**表示——单价,**表示——数量,**表示——总价,单价×数量是不是等于总价呀?
看来,刚才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单价×数量=总价
(3)总结:其实今天我们学习的“单价×数量=总价”就是原来我们学习的“求几个几的和”这样的问题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今后
我们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直接用单价×数量=总价来解决了。
2、解决问题
现在你能够运用这个数量关系解决一些问题吗?
出示:
同位之间互相说说
汇报
再来解决这两题出示:
3、推导出单价、数量、总价的另外两个数量关系
同位之间互相讨论,然后合作完成答题纸
这两题好像跟前面两题不一样哦!
怎么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3题:已知()和(),求()
已知的和要求的与前面的一样吗?
那还能用前面的单价×数量=总价来解决问题吗?
那你们是用什么数量关系解决的呢?
哦,你是根据乘除法的关系从刚才的数量
关系中推出这个数量关系的。
很好!
第4题:……
总结:刚才我们的1、2题运用的是“单价×数量=
总价”这个数量关系。
然后大家又根据
这个数量关系推出了“总价÷数量=单
价”“总价÷单价=数量”这两个数量关
系。
看来这三个量只要知道了其中的2个,就能
求出另外一个!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让我们来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了,好吗?
出示:
从图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补充一个信息,提出
一个数学问题吧!
(同位之间互相提问,互相为对方解答)
汇报时一共点2个人
刚才提出的是一个乘法问题,现在能提一个
除法问题吗?
四、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知道了什么是单、数、总)
(2、知道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
(3、知道了已知它们三者中的任意2个量,就能求出另外那一个量。
)
五、拓展
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也解决了它们,现在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
在本子上写写算式吧!
为什么不能写?
(指着2元/支)这个单价是这一盒笔的单价吗?
哦,现在单价和数量不是直接对应的?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不是还缺一个信息呀?
(补充“10支)
现在能够求出去单价对应的数量了吗?
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在本子上解答吧!
点人板演。
总结:看来以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楚,单价与数量能否直接对应。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单价、数量、总价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下一节课我们还将探讨另外一种在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今天这节课到此结束,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