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矿井水灾事故及防治(最新版)

矿井水灾事故及防治(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矿井水灾事故及防治(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矿井水灾事故及防治(最新版)矿井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地面水和地下水会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

为保证矿井正常建设与生产,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水进入矿井或者将进入矿井的水排至地面,但当矿井涌水超过正常排水能力或在采掘工作时挖透老塘积水或岩溶水等地下水体时,就会造成水害。

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水灾,都称为煤矿水害。

据统计,建国以来,在我国煤矿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水害居第三;平均每次事故死亡7.06人,仅次于瓦斯和火灾事故。

一、矿井水的来源1、地表水源。

地表水源主要有降雨和下雪,以及江河、湖泊、沼泽、水库和洼地积水等。

它们在一定条件进入矿井形成水害。

2、地下水源。

包括老窑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岩溶陷落柱水、钻孔水等。

二、矿井水的危害矿井水来源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其危害主要有:1、井下巷道和采掘工作面出现淋水时,空气潮湿,人易患风湿病。

2、矿井水腐蚀井下各种金属设备、支架、轨道等。

3、如果发生了突水和透水,就可能淹没采掘工作面或矿井,造成人员伤亡。

三、矿井水害的类型1、地表水水害: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等)。

水源通过井口、采动冒落带、岩溶地面塌陷或熔洞、断层带及煤层顶底板封闭不良的旧钻孔充水和导水进入矿井。

例如:1998年闽北地区突发洪灾,地处河流附近的煤矿,因河水暴涨而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老空水水害水源是古井、水窑、废巷及采空区的积水。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或沟通时,老空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造成事故。

例如:1997年7月23日永定某矿上部小煤窑采空区透水,死亡3人。

3、孔隙水水害4、岩溶水水害例如:龙岩某基建井受岩溶水的严重影响,不得不在投资1300多万元,被迫下马。

5、裂隙水水害水源为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常受地表水或其它含水层补给,通过冒落带,断裂带,采掘巷道揭露顶板或底板砂岩水,或者封孔不良的老钻孔导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

四、矿井水灾事故的预防措施《煤矿安全规程》第252条规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必须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

一般来说,预防水害的预防措施可以概括为“探、防、堵、截、排”及“疏、放”等7个字。

探:即井巷探水;防:即井上下防水设施及防水措施;堵:即注浆堵住水口,或加固裂隙带,充填溶改造含水层,加固底板度。

截:即留设各种防水煤柱隔阻有害水源;排:即井下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疏:即疏水降压或疏干有害含水层;放:即对老空区积水、可疑水源采取放水,或超前放出顶板水。

五、探放水注意事顶1、探水与掘进如何配合(1)双巷掘进交叉探水。

当掘进上山时,如果上方有积水区,则巷道三面受水威胁,一般采取双巷掘进交叉探水。

双巷之间每隔50m左右掘一条联络巷,作为安全躲避地点。

一巷探水时,另一巷掘进,两巷探水与掘进相互交叉进行,直至巷道达到设计终点而结束。

(2)双巷掘进单巷超前探水。

在倾斜煤层中掘进巷时,一般是用上方巷道超前探水的方式。

(3)平巷与上山配合探水:在同一煤层内,上部掘进上山,此时应先探水掘进平巷,然后再掘进上山,这样可避免上山掘进的危险性,又可减少上山掘进的探水工作量。

(4)隔离式探水。

在水量大、水压强、煤层松软和节理发育的情况下,直接探水很不安全,需要采取隔离方式进行探水,如掘石门时,在石门中预先探放积水;或在巷道掘进迎头砌隔水墙,在墙外探水;此外,当相邻的煤层间距大于20m时,还可采用隔离层打孔的方法,探放另一煤层的老空积水。

2、探水巷道掘进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1)探水巷道的掘进断面不宜过大,以缩小受压面积。

同时应有两个安全出口,用于通风、流水和意外情况下人员撤退,一般情况下应双巷掘进,必要时在横贯之间开掘安全躲避硐室;(2)掘进巷道的坡度不准起伏不平、以免低处的水流不出,施工人员有被堵截的危险;(3)掘进工作面遇到透水征兆时,必须停止前进,加固支架,并将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向调度室值班人员汇报;值班领导应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查看,分析情况,如果情况紧急,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4)上山方向的水害未消除或正在探水时,为保证下山工作人员的安全,应暂停其工作,等水害威胁消除后再继续工作;(5)探到老空并已放水的掘进工作面,如果不能马上与老空掘透而在几天后再掘进时,应重打2~3个检查孔,以免原有钻孔坍塌堵塞重新积水,切不可冒然掘进;(6)探水巷道必须严格掌握巷道掘进方向,沿着探水孔的中心线掘进,以免造成超前距和帮距缩小而遭遇老空透水,如因地质变化必须偏离时,就进行补充钻探或采取其它措施予以补救;(7)大部分积水已经放过,在掘进时,还应注意盲巷老空积水或因断层的隔离而形成的孤立积水区;(8)合理选择巷道掘进的爆破方法,在探水眼严密掩护下,且保持设计超前距和帮距时,可以采取多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方法,以利保持煤体抗压强度;(9)严格执行三不装药制度:炮眼或掘进头有出水征兆、超前距离不够或偏离探水方向、掘进头支架不牢固或空顶超过规定时不装药;(10)为了预防探放后重新积水造成事故,上山巷道或坡度大的穿层斜石门掘进老空放炮时应将所有人员撤到联络横贯或下边平巷;(11)在掘进打眼沿钻杆向外流水时,应停止工作,不准拔出或晃动钻杆,要设法固定,并向调度室报告,听候处理;(12)老空放水后允许恢复掘进时,还必须充分注意:当掘到离老空区3~5m处应先用煤电钻打2~3个检查孔进行再次检查,只有在证实积水确已放净后方可揭露老空;揭露老空时,要先用小断面巷道从放水钻孔上方与老空做透,还要注意处理瓦斯等有害气体;(13)在受水威胁地区施工的所有人员,都必须熟悉避灾路线。

懂得突水后急救知识;(14)掘进中各班班长必须在掘进工作面交接班,交接剩余允许掘进的距离,严禁超越;(15)掘到批准位置时,其最后0.5m停止放炮,用手镐采齐迎头,以利下次探水时,安全套管不致安设在被炮震松的煤、岩层内。

六、透水前的预兆《煤矿安全规程》第266条规定: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1)煤壁“挂红”。

矿井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它通过煤岩裂隙而渗透到采掘工作面的煤岩体表面时,会呈现暗红色水锈,这种现象叫挂红。

挂红是一种出水信号。

(2)煤壁“挂汗”。

积水区的水,在自身压力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而在采掘工作面的煤岩壁上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叫挂汗。

井下空气中的水分遇到低温的煤体,有时也可能聚结成许多水珠的现象。

区别真假挂汗的方法是,仔细观察新暴露的煤壁面上是否潮湿,若潮湿则是透水预兆。

(3)空气变冷。

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域时,空气温度会下降,煤壁发凉,人一进入工作面就有凉爽、阴冷的感觉,时间越长越明显。

但应注意,受地热影响较大的矿井地下水的温度偏高,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气温反而升高。

(4)出现雾气。

当掘工作面或巷道内温度较高,积水渗透到煤壁后,引起蒸发形成雾气。

(5)“嘶嘶”水叫。

含水层或积水区内的高压水,向煤壁裂隙挤压时,与两壁磨擦会发出“嘶嘶”叫声,这就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或其他水源已经很近了若是煤巷掘进,则透水即将发生,这时必须立即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的人员。

(6)底板鼓起。

这是因为底板受承压水(或积水区)作用的结果。

(7)水色发浑。

断层水和冲积层水常出现淤泥、砂,水混浊,多为黄色,则离积水区已近。

如果出水清净,则离积水区较远。

(8)出现臭味。

老窑水一般可闻到臭鸡蛋味,这是因为老窑中瓦斯、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加所致。

(9)顶板淋水加大。

这是因为顶板裂隙加大,积水渗透到顶板上。

(10)片帮冒顶。

这是因为顶板受承压含水层(或积水区)作用的结果。

七、发生透水事故时的处理措施(1)发生透水事故或矿井被淹,首先是救也井下人员,其次是排出积水,尽快恢复生产。

(2)采掘工作面或其它地点发现有突水预兆时,必须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3)最先发现透水的现场工作人员,一方面报告矿调度室,另一方面迅速组织抢救。

打木垛或用密集柱,堵住出水点,防止事故继续扩大。

水势猛来不及进行加固时,人员应向高处撤退,安全出井。

(4)井下突然突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避灾路线上的指示牌,人员一旦迷失方向,必须朝着有风流通过而又能通达地面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切勿进入独头下山巷道。

八、透水后现场人员撤退时的注意事项1、透水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透水地点、水源、涌水量、发生原因、程度等情况,根据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迅速撤退到透水地点以上的水平,而不能进入透水点附近及下方的独头巷道。

2、行进中,应靠近巷道一侧,抓牢支架或固定物体,尽量避开压力水头和泄水流,并注意防止被水中流动的矸石和木料撞伤。

(3)如透水破坏了巷道中的照明和路标,迷失行进方向时,遇险人员应朝有风流通过的上山巷道方向撤退。

(4)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护人员的注意。

(5)如惟一的出口被水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等待救护人员营救。

严禁盲目潜水逃生等冒险行为。

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在巷道内或硐室口放上衣服、工具做标志,以便救护队员早日发现,前来营救。

②应保持静卧,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延长生命的时间。

③硐室内只留一盏灯照明,将其余灯关闭,以延长照明时间。

④间断地敲击,发出呼救信号。

⑤要听从指挥,团结一致,等待救援。

九、透水后被围困时的避灾自救措施(1)当现场人员被涌水围困无法退出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避难硐室中避灾,或选择合适地点快速建筑临时避难硐室避灾,迫不得已时,可爬上巷道中高冒空间待救。

如系老窑透水,则须在避难硐室处建临时挡墙或吊挂风帘,防止被涌出的有毒有害气体伤害。

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明显的标志。

(2)在避灾期间,遇险矿工要有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情绪安定、自信乐观、意志坚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