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ΔGm=-W’=-We=QE=nFE 即 ΔGm=-nFE 若反应在标准条件下进行,同理有
ΔGm =-nFE 式中,n为电池反应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F称 为法拉第常数,其值为96485C/mol(需牢记)。
可见,若将前述反应在原电池中可逆地做电功,能 量利用率为 212.40 /218.66=97%
• 再将参比电极与待测电极 组成原电池,测得待测电 极的电极电势。
甘汞电极的构造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11
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与温度、KCl浓度有关:
电极名称
电极电势
饱和甘汞电极
0.2412-7.6×10-4(t/℃-25)
1mol·L-1甘汞电极
0.2801-2.4×10-4(t/℃-25)
(-)Ag,AgBr│Br-(c1)‖Cl-(c2) │Cl2,Pt(+) (-)Pt,H2(p) │H+(c1)‖Fe3+(c2),Fe2+(c3)│Pt(+)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6
3、可逆电极的类型
第一类电极 金属-金属离子电极:Zn|Zn2+:Zn2++2e=Zn; Zn-2e=Zn2+ Cu|Cu2+:Cu2++2e=Cu Cu-2e=Cu2+ 气体-离子电极:Cl-|Cl2,Pt:Cl2+2e=2Cl- 2Cl--2e=Cl2 Pt,O2|OH-:O2+2H2O+4e=4OH- 4OH--4e=O2+2H2O
第三章 电化学基础
• 本章从氧化还原反应出发,简要介绍原电池的组 成和符号、半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以及电极电势 的产生和测量等概念;
• 着重讨论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以及电极电势的 应用;
• 介绍电解产物的规律及电解的应用; • 介绍电化学腐蚀原理、影响因素及防护原理。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7
第二类电极 金属-难溶盐电极:Ag,AgCl(s) |Cl-: AgCl(s)+e=Ag(s)+Cl- Hg,Hg2Cl2(s) |Cl-: Hg2Cl2(s)+2e=2Hg(s)+2Cl- 金属-难溶氧化物电极:
H+,H2O |Sb2O3(s) ,Sb: Sb2O3(s)+6H++6e=2Sb+3H2O
同一元素的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构成氧化还原 电对,如Zn2+/Zn、Cu2+/Cu。
原电池装置可用符号表示,原电池符号也称为原电 池表示式。例如上述电池可表示为:
(―)Zn∣ZnSO4(c1)‖CuSO4(c2)∣Cu(+)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5
原电池表示式书写方法:
(1)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物质排列顺序 应是真实的接触顺序; (2)用“∣”表示气体或固体与液体的相界面,用 “‖”表示盐桥; (3)气体与固体、固体与固体的相界面以及同种元 素不同价态的离子之间都用“,”分隔。如
ΔSm= (33.15-112.10)-( 41.63-99.60)
= -20.98(J·K-1·mol-1)
ΔGm= -218.66-298.15×(-20.98)×10-3
= -212.40(kJ·mol-1)
0 33.15
计算结果说明了什么?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2
等温等压可逆条件下,反应在原电池中进行时
0.1mol·L-1甘汞电极
0.3337-7×10-5(t/℃-25)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12
3、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能斯特方程
•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主要有电极本性、离子浓度和温 度。
• 对于任意给定的电极,电极反应通式可写为
a氧化态+ne=b还原态
• 利用热力学推导可以得出电极电势与浓度的关系为:
RT ca(氧化态) nFlnc( b 还原态)
298K时,上式可改写为:
0.0n592lgcc( ba(氧还化原态态))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13
• 将标准氢电极作负极,待 测电极作正极组成原电池, 则电池电动势即为待测电 极的电极电势。
φ(待测)=E
标准氢电极的构造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10
实际测量时使用参比电极
• 标准氢电极性质不稳,而 甘汞电极、银—氯化银电 极性质稳定,常用作参比 电极。
• 将标准氢电极与参比电极 组成原电池,测得参比电 极的电极电势。
氧化还原电极: Fe3+,Fe2+|Pt:Fe3++e=Fe2+
Pt|Sn4+,Sn2+:Sn4++2e=Sn2+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8
三、电极电势
1、电极电势的产生
+-- -+ +-- -+ +-- -+ +-- -+
Mn
- + +- + +- + +- + +-
Mn
溶解大于沉积 电极带负电
电池电动势为- 212.40×103/(-2×96485)=1.10(V)
前式将热力学与原电池参数联系起来,极为重要。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3 Nhomakorabea二、原电池的组成和电极反应
1、原电池的组成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4
2、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表示式
前述电池两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锌电极(负极):Zn→Zn2++2e (氧化;阳极) 铜电极(正极):Cu2++2e→Cu (还原;阴极) 电池反应为:Zn(s)+ Cu2+(aq) = Zn2+(aq) + Cu(s)
1
第一节 原电池和电极电势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能量变化
Zn(s) + Cu2+(aq) = Zn2+(aq) + Cu(s)
Δf Hm/ kJ·mol-1 0
64.77
Sm / J·K-1·mol-1 41.63 -99.60
-153.89 -112.10
所以 ΔHm= -153.89- 64.77= -218.66(kJ·mol-1)
沉积大于溶解 电极带正电
影响电极电势的主要因素为:
电极本性、离子浓度和温度。
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E=φ+-φ-
2021/2/17
工程化学第三章电化学基础
9
2、标准电极电势的测量
• 采取相对标准
• 标准氢电极
2H+(1mol/L)+2e=H2(p) • 规定任意温度下标准氢电
极的电极电势为零,即 φ (H+/H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