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试题(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试题(含答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试题第一、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

1、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凹面的铜镜取火。

现在,我国仍然大力提倡使用以()原理做成的太阳灶,以充分利用能源。

2、奥运会圣火火种就是用()取得的。

3、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列曾用()会聚光线获得高温去加热一种化学物质,从而发现了氧气。

A、凹面镜B、凸透镜C、近视镜D、远视镜4、太阳是一个在熊熊燃烧的巨大火球,外部温度()多度,内部温度高达()多度,日夜不停地把光和热散发到宇宙空间,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却使我们的地球充满了生机。

A、二十亿分之一B、十二亿分之一C、6千D、两万5、雨过天晴,空气中漂浮着很多微小的水滴。

这些小水滴起到了()的作用,把太阳光分解为不同色光,形成了彩虹。

A、凹面镜B、凸透镜C、棱镜D、三棱镜二、多项选择题。

1、()会引起生态部落的变化。

A、减少水B、增加水C、添加动物D、添加植物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A、水B、土壤C、温度D、水3、()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A、一片树林B、一块草地C、一个湖泊D、一个海洋4、让我们来制作一个生态瓶:()A、找一个大油桶,清洗干净后剪掉上面一部分。

B、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的水。

C、在桶里种上几棵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

D、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田螺等小动物。

1、( )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A、光源B、遮挡物C、屏D、电源三、填空题。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和适宜的()。

2、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关系。

3、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必须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即()。

5、植物的一生是从()开始的。

6、()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7、()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10、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凶猛的()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

12、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13、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

14、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

15、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有关。

16、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的形状有关。

17、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1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

19、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20、光是()传播的。

反射光也是()传播的。

21、()是地球上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物体比()物体吸热快。

2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系,物体与阳光()比()吸热快。

24、()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四、连线题。

1、光强温度就低光弱温度就高2、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五、判断题。

1、1666年,英国科学家爱迪生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

令人惊异的现象发生了,这书白色太阳光居然扩展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排列而成的美丽光谱。

()2、太阳光中还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红外线、X射线、伽玛射线、无线电波等。

他们共同组成了光线的大家庭。

()3、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第三、四单元一、多项选择题。

1、地形包括()等。

A、高原B、高山C、盆地D、湖泊E、峡谷F、平原2、地球表面有( )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球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

A、河流B、海洋C、山脉D、高原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等地形地貌。

A、山脉B、高原C、裂谷 D海沟4、岩石在()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风化现象。

A、阳光B、大气C、水D、生物5、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等。

A、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B、动物6、我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三部分。

A、地壳B、地幔C、地心D、地核7、由于受()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A、水B、大气C、气温D、动植物8、土壤是()等物质的混合物。

A、沙B、小石子C、黏土D、腐殖质E、水F、空气9、()……这些运动都是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

A、树上的苹果往下落B、向上抛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C、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D、水往低处流10、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A、衣裤松紧带B、票夹C、弓箭D、拉力器E、各式各样的弹簧二、填空题。

1、()和()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2、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造成的。

3、()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

4、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

5、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内。

火山活动与()和()运动有关。

6、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压力越来越()。

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熟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7、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

8、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小石子),其次是(),接着是比沙还小的(),最小的土壤微粒是()。

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

9、土壤中还有()和()。

()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

10、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11、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12、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14、深入研究运动和力,往往需要知道力的大小,()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 )。

15、人们生活中习惯用“( )”、“()”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

四、连线题。

1、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小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大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五、判断题。

1、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速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察觉的。

()2、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侵蚀在不断地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也会使土地流失,但是不会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

()4、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5、力的大小是不可以测量的。

()6、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反冲力的作用。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试题参考答案第一、二单元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C D A 5、C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CD 3、ABCD 4、ABCD 5、ABC三、填空题。

1、水温度 2、交换 3、生态系统 4、生态系统 5、种子 6、植物7、食物 8、食物链 9、生产消费者 10、绿色植物肉食动物 11、食物网 12、生态群落13、光源 14、位置方向 15、距离 16、侧面 17、投影投影 18、反 19、短长20、直线直线 21、太阳 22、深色浅色 23、垂直倾斜 24、太阳能热水器四、连线题。

1、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2、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五、判断题。

1、对 2、错 3、对第三、四单元一、多项选择题。

1、ABCDEF 2、ABCD 3、ABCD 4、BCD 5、ABCDEF 6、ABD 7、ABCD8、ABCDEF 9、ABCD 10、ABCDE二、填空题。

1、火山地震 2、运动 3、风化作用 4、土壤 5、地壳地幔地壳6、高大7、大陆板块8、沙砾沙粉沙黏土9、腐殖质盐分腐殖质盐分10、重力重力 11、弹力弹力 12、反冲力 13、摩擦力 14、弹簧测力计弹簧秤15、克千克三、连线题。

1、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3、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四、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错 6、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