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年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压轴题分类汇编1

2020-2021年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压轴题分类汇编1

2020-2021年我们周围的空气中考压轴题分类汇编1一、我们周围的空气选择题1.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下列关于此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A.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B.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C.图2中BC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燃烧D.图2中CD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集气瓶【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2可知,ABCDEF曲线为压强变化趋势,Y曲线变化趋势是纵坐标先不变,后下降,红磷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因此,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B、由选项A的解析可知,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2可知,BC段变化趋势是上升的,说明压强在不断增加,红磷刚开始燃烧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集气瓶中压强增大,故不符合题意;D、由图2可知,CD段变化趋势是下降的,说明压强在不断不断减小,因此,CD段仍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熄灭后冷却过程,集气瓶中的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故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9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答案】D【解析】【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就属于第几周期。

【详解】A、氟原子是9号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则核外电子数为9,故A正确;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故B正确;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D、氟元素和氯元素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不同周期,故D不正确。

故选D。

【点睛】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下列有关物质反应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答案】C【解析】【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4.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和氮气是有用的B.空气主要提供人们呼吸,而在工农业生产上用途不大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出去,只留氧气,更有益于人类的发展D.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生产、运输、电光源等领域【答案】D【解析】A 、空气中的氮气是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故错误;B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成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故错误;C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没有二氧化碳植物将无法生长,故错误;D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化工生产、运输、电光源等领域。

故选D 。

5.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 .H 2B .H 2OC .H +D .2H【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分子,即H 2。

选A 。

考点:物质的构成。

点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由哪种微粒构成,其化学性质就由哪种微粒保持。

6.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化学式为C 20H 14O 4)。

通常状况为无色或微黄色晶体。

易溶于乙醇和碱液,难溶于水。

下列有关酚酞叙述正确的是( )A .酚酞分子是无色或微黄色的B .酚酞分子中含有38个原子核C .酚酞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不相等D .酚酞中碳、氢、氧三种原子质量比为10:7:2【答案】C【解析】【详解】A .分子是微观粒子,不能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故A 不正确;B .每个酚酞分子中含有38个原子,每个原子中含有1个原子核,所以每个酚酞分子中含有38个原子核,故B 不正确;C .氢原子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所以酚酞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不相等,故C 正确;D .酚酞中C 、H 、O 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1416412032)7⨯⨯⨯::=::,故D 不正确。

故选:C 。

7.重铬酸钾(K 2Cr 2O 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 2H 5OH )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 2Cr 2O 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B .K 2Cr 2O 7属于氧化物C.C2H5OH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答案】C【解析】【详解】A.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7=0,则x=+6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K2Cr2O7是由钾、铬、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3:8,可见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D.1个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6: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8.钙是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钙的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B.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C.钙是金属元素D.婴幼儿缺钙可引发佝偻病【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0,表示原子序数为20;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钙,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婴幼儿缺钙可引发佝偻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9.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运动快,原子运动慢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答案】C【解析】【详解】A 、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不符合题意;B 、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运动快慢,故不符合题意;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故符合题意;D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不符合题意10.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B .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C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 .氢气+氯气−−−→光照氯化氢【答案】B【解析】【详解】从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情况可知化合反应的特征是“多变一”,分解反应是“一变多”。

A 、镁+氧气点燃−−−−→氧化镁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A 错误;B 、石蜡+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 正确。

C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C 错误。

D 、氢气+氯气−−−→光照氯化氢,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D 错误。

故选:B 。

1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值为 44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 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1:3【答案】D【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所以反应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4g+5g+8g+23g-32g-16g=52g,故A错误;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所以水、二氧化碳是生成物,氧气和W是反应物。

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水、二氧化碳是都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16÷18×100%)=2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32÷44×100%)=32g,两者的质量和为5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64g﹣16g=48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由C的分析可知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4g﹣32g)/12:(27g﹣24g)/1=1:3,故正确,故选D。

点睛:此类题的方法是根据化学式计算碳、氢、氧元素的质量,和反应反应前氧元素的质量或可燃物的质量比较,来判断可燃物的组成元素1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认识完全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B.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C.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D.使用催化剂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答案】B【解析】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A. 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或减慢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B. 催化剂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C. 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物理性质有可能改变;D. 生成物的质量是由反应物的质量决定的,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生成物的产量。

选B13.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空气、氧气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氧气、空气【答案】B【解析】【详解】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氮气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正常燃烧,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故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氮气、空气、氧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