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共沉淀原理及注意事项
❖ 100ml RIPA Buffer: 50 mM Tris-HCl (pH 7.4), 150 mM NaCl, 1% NP-40, 0.1% SDS.(100元)
说明: 1. 裂解液临用前可新鲜加入最终浓度为1mM的PMSF或其它蛋
白酶抑制剂。 2. RIPA裂解液中蛋白样品含有较高浓度的去垢剂,不能用
Y-X-抗X
问题:细胞怎样保持生理状态-不变性?
CO-IP应用与IP区别
❖ 测定两种目标蛋白质是否在体内结合 ❖ 确定一种特定蛋白质的新的作用搭档
CO-IP与IP只取决于检测焦点是初级靶分子(抗 原)还是次级靶分子(相互作用蛋白)
实验基本原理
❖ 1.提取蛋白 ❖ 2.在细胞裂解液中加入抗X的抗体 ❖ 3.孵育后再加入Protein A或G(于
Agarose bead上) 若细胞中有与兴趣蛋白结合的目
的蛋白,就可以形成复合物: “Y—X—抗X抗体—Protein A或 G" ❖ 3.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复合物又被分开。(xy抗原、x抗 体)
agarose bead 琼脂糖珠 proteinA/G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能与抗体的Fc段结合
❖ 细胞裂解采用温和的裂解条件,不能破坏细胞 内存在的所有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多采用 非离子变性剂(NP40或Triton X-100)。每种细胞 的裂解条件是不一样的,通过经验确定。
❖ 不能用高浓度的变性剂(0.2%SDS),细胞裂解 液中要加各种酶抑制剂,如商品化的cocktailer。
RIPA裂解液--普利莱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标难曲线只对同
一块凝胶上的样品 的分子量测定才具 有可靠性。
WB结果分析
ECL 试剂 ++
一抗 一抗
二抗 (辣根酶标记的羊抗兔IgG) 一抗(兔抗Actin)
曝光后的蛋白条带
含有转印蛋白的PVDF膜
转印膜上蛋白检测示意图
X光片曝光显影
ECL
CO-IP与质谱分析流程
三 实验的关键
❖ 1. 实验最需要注意点就是抗体的性质。特别是多抗的特异性是问题。 ❖ 2. 为防止蛋白的分解、修饰,溶解抗原的缓冲液必须加蛋白酶抑制
仪器、耗材
摇床、EP管、低温离心机、1.5mlEP管、制 冰机、移液器、吸头、水浴锅、细胞刮子
(乙醇洗干净风干)
免疫共沉淀
(Co-Immunoprecipitation, Co-IP) 单系金
一 实验原理
以(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为基础的 用于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经典方法。是确 定两种蛋白质在完整(细胞内生理性)相互作用 的有效方法。
如果用蛋白质X的抗体免疫沉淀X,那么与X在 体内结合的蛋白质Y也能沉淀下来。
(2 蛋白的相互作用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可以 避免人为的影响
(3 可以分离得到天然状态的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
二 CO-IP特征
局限性
(1 可能检测不到低亲和力和瞬间的蛋白质-蛋白 质相互作用
(2 两种蛋白质的结合可能不是直接结合,有第三 者在中间起桥梁作用;
(3 必须在实验前预测目的蛋白是什么,以选择最 后检测的抗体,若预测不正确,实验就得不到结 果。
改用高严谨度裂解液
❖ 实验仪器或液体被污染
使用洁净的仪器或液体
❖ 转移膜上的非特异吸附 转移面
戴手套, 用镊子夹取, 不要接触膜
试剂
❖RIPA Buffer ❖ 蛋白酶抑制剂(aprotinin、leupeptin、
pepstatin)、PMSF。 ❖ 洗涤缓冲液PBS ❖Protein A agarose琼脂糖 ❖ 抗体
CO-IP原理图解
proteinA/G-琼脂糖珠复合物
❖ Protein A是一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蛋白质,能特异 性地与人和哺乳动物抗体(主要是IgG)的Fc区结合。
❖ 目前多用protein A/G预先结合在argarose beads上。
ProteinA/G的作用及具体原理
❖ “捕获”抗体,形成复合物,
三 实验流程
提取细胞总蛋白
↓
↓
离心,上清电泳(抗原抗体)
准备PA珠子,PBS洗3遍
↓
PA珠子加入蛋白裂解液(去除非特异性蛋白背景)
↓
离心去PA珠子,取上清
↓
测蛋白浓度 (BCA法)
↓
加一抗反应(4℃过夜)
↓
加PA珠子捕捉复合物 (室温1h或4℃过夜)
↓
离心,收集沉淀,预冷RIPA Buffer洗3遍
↓
上样缓冲液悬浮沉淀,加热游离抗原、抗体、珠子
↓
↓
四 实验结果分析
❖ SDS-PAGE ❖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质谱分析检测目的蛋白
SDS-PAGE结果分析
相对迁移率 =
蛋白样品距加样端迁移距离(cm)
溴酚蓝区带中心距加样端距离(cm)
以每个蛋白标准的分子量对 数对它的相对迁移率作图得标 准曲线,量出未知蛋白的迁移 率即可测出其分于量。
刘岩 BC300 buffer 20 mM Tris-Cl, pH 8.0, 300mM NaCl, 0.2 mM EDTA, 10% glycerol(甘油), 0.2 mM PMSF, 0.2%Tween 20
2.1免疫沉淀中抗体的选择
注意的问题:2.2抗体
❖ 使用对照抗体:(阴性和阳性) 阴性:单克隆抗体:同一种属的IgG 兔多克隆抗体:正常兔IgG 阳性:细胞内某种蛋白的抗体(做膜蛋白A,
剂,低温下进行实验。 ❖ 3. 考虑抗体/缓冲液的比例。抗体过少就不能检出抗原,过多则就不
能沉降在beads上,残存在上清。缓冲剂太少则不能溶解抗原,过多 则抗原被稀释。 ❖ 4. 确定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是发生在细胞中,而不是由于细胞的溶解 才发生的,这需要进行蛋白质的定位来确定。??
注意的问题:1.裂解液
❖ 5.Tag未暴露在融合蛋白构象的表面:改变tag融合表达部位
❖ 6.裂解液严谨度太高: 改用低严谨度裂解液
目得蛋白高背景:
❖ 可能原因
处理方法
❖ 非特异蛋白结合
在无血清培养液中裂解细胞;
在免疫沉淀前用protein (G/A)珠子预洗,
免疫沉淀后增加漂洗次数和严谨度(高盐或去垢剂)
❖ 裂解液严谨度太低
抗体-目的蛋白-ProteinA/G beads 非共价健结合
ProteinA/G-garose beads
共价结合
❖ 加样缓冲液-煮沸变性-离心
Protein A/G beads↓
❖ EP管(抗体-目的蛋白-少量非特异性吸附蛋白)。
二 CO-IP特征
优点
(1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都是经翻译后修饰的,处于 天然状态
用膜蛋白B)
未检测到目得蛋白或蛋白很少
可能原因
处理方法
❖ 1.样品被蛋白酶降解: 添加蛋白酶抑制剂;所有操作保持4℃以下冰 上操作并防止冻融
❖ 2.抗体浓度太低:调整抗体浓度,必要时设立浓度梯度,摸索最佳浓 度
❖ 3.抗抗体亲合力太低: 选用适合于IP和/或IB的相应抗体
❖ 4.IP抗体未与agarose珠子结合: 选用适合于IP的相应珠子,正确保 存防止变质或干燥
Bradford法但可用BCA法或 细胞裂解液: 50mM Tris-HC(lpH7.5), 150 mM NaCl, 0.5%NP-40, 1mM EDTA 使用前加入PMSF至终浓度1mM、 proteinase inhibitor cocktail(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