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宝爸宝妈了解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顺序和规律后开始对自己的宝宝和他人宝宝进行评估比较,他们惊奇地发现宝宝们的动作发展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宝宝的动作发展的进程呢?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六个。
一、生理成熟是动作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生理成熟是指身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生长发育,不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如何,全世界各民族的婴幼儿基本上都以同样的顺序获得各种动作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做过一个“双生子爬梯实验”,实验结果发现生理成熟是动作的发展的基础,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动作训练,才能取得成效,否则训练是无效的。
二、家庭教养对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动作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按照基因规定动作出现的顺序这样消极的发展过程,而是婴幼儿的身体对环境的主动探索中产生的。
因此,环境因素是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这些环境中,家庭教养对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父母的育儿方式会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动作发展。
例如,在某些落后的地方仍然存在将新生儿捆“蜡烛包”的做法,这种做法限制了儿童的双手活动,势必影响上肢大动作和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婴幼儿养育知识的理解程度深刻影响儿童动作的发展。
有些父母有“树大自然直”的想法,认为孩子的动作发展不需
关注,大了自然会好,忽视对婴幼儿动作的训练。
家庭的物质条件对婴幼儿动作发展也有影响,条件较好的家庭能为孩子提供活动的场地、训练的机会和器械。
三、营养物质是动作发展的基本保证
营养是动作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的营养能为动作发展提供充足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
当热能或蛋白质不足时,身体会减少活动以便减少热能或蛋白质的消耗,这样才能保证身体重要组织活动器官,如大脑的热能供应。
因此营养不良的孩子不爱活动甚至特别安静,从而失去了动作锻炼的机会;营养过剩又会导致肥胖,体重增加了,婴幼儿在运动时增加了负担,从而影响了婴幼儿动作训练的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给婴幼儿均衡、适量的营养。
四、身心疾病也会影响儿童动作发展
经常发生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的儿童,失去更多的动作训练的机会,他们的动作发展也容易落后于正常的儿童。
婴幼儿脑部的损伤会影响动作发展,如早产儿、缺氧性脑病、严重的新生儿黄疸等儿童的动作发展明显落后于正常儿童。
五、婴幼儿长期的动作训练可以加速某些动作的发展
择勒佐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婴儿会自然作出行走反射时,即出生后第2-8周时对婴儿进行行走训练,会促使婴儿提早独立行走。
中国学者李惠桐等人的研究表明,无论在成熟的早期、中期、晚期对婴幼儿进行动作训练都会有效,但成熟早期是开始动作训练的最佳时期或关键期,效果最好。
六、婴幼儿动作能力的潜能是存在个体差异的
身体和动作能力的年龄标准仅仅是帮助父母、教师和医务人员建立一个关于特定年龄的婴幼儿具有哪些特征的普遍概念和一般指导。
然而在判断婴幼儿动作发展是否正常方面我们还要综合考虑孩子的全面生长情况。
比如一个婴幼儿在书写方面表现出低于平均水平的眼-手协调,同时该婴幼儿的身高、体重和协调等全面成长方面也显示出的普遍低于平均水平,这说明精细动作的发展与个体全面发展的模式相符合,因而可以把他看作是成熟较慢的婴儿。
本次内容,我们了解了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包含生理成熟、教养环境、营养物质、身体疾病、学习训练及个体差异。
今后我们在对单个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时,可以结合多种因素考虑,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这些因素来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