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
第2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三、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
三、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一)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用商品化衡量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是货币化的基础。 商品经济越发达,商品交换、价值分配和价值管理就越复杂,货币的作 用力也就越大。 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货币化程度,而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又反过来 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金融的作用程度 金融的作用程度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1.货币信用关系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2.金融业的发展程度
第14章 金融发展与金融深 化
第一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第三节 金融抑制论、深化论及束论 第四节 金融改革与金融自由化
第五节 我国的金融改革与市场化
第1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 2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文献概要
二、金融发展的含义及其规律
3 4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A
C
B
第2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1 2
一、经济货币化的概念 二、经济货币化的作用与影响
3 4 5
三、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影响因 四、经济货币化的发展趋势与经济金融化 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化与金融化
第2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一、经济货币化的概念
一、经济货币化的概念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交易的商品和劳务 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经济货币化与经济商 品化和货币作用力成正比。 商品化是指所有产出品中用于交换的比例,商品化程度高, 即意味着已经走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 货币化是指商品交换与分配过程中使用货币的比例,货币 化程度与物物交换或实物分配的比例呈反比。 一般来说,商品化是货币化的前提与基础,但商品化不一 定等于就是货币化。
第2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化与金融化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产品统购包销、资金统收统支,货 币只是一种简单的计价工具;商品流通以计划调拨为主,消费以平均配 给为主,职工收入分配以实物分发和泛福利制度为主、货币工资为辅, 忽视价值规律,否定市场机制作用,在生产力发展的低水平上试图取消 商品货币关系,这是造成我国货币化程度一直比较低的体制性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对提高货币化问题重视不 足,未注意充分发挥货币的职能作用,在很多方面仍沿用过计划经济体 制下的某些做法与措施,货币化程度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
第1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金融发展的含义及其规律
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发展是从银行体系发展开始,并且依赖于纸币在经济 中的扩散程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系统在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的比例会趋于下降, 而与此同时,其他各种新型的金融机构的这一比率均有所上升。 外国融资作为国内不足资金的补充或作为国内剩余资金的出路,在大多 数国家的某个发展阶段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金融技术与管理经验的传播比较容易,整体性“移植”也更加成功。 在金融发达国家,包括利率和其他费用在内的融资成本要明显低于欠发 达国家。 在大多数国家,经济与金融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
第2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四、经济货币化的发展趋势与经济金融化
四、经济货币化的发展趋势与经济金融化 货币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便会相对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因为 按照货币化的定义,即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 和劳务占其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从理论上分析, 不论金融或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总存在着一部分为自己 消费而生产的产品或服务量,所以,货币化比率不可能大 于1,其最高值或极限值只能是1,通常只是趋向于1。 所谓经济金融化,是指全部经济活动总量中使用金融工具 的比重。 金融化程度可以用金融资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来 衡量(即金融相关率),该比率与金融化程度呈正比。
第1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一)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金融发展有助于实现资本的积聚与集中,可以帮助实现现代化的大规模 生产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的效益。 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金融发展有助于提高用金融资产进行储蓄的比例,因而有助于提高社会 的投资水平。 (二)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因而提高人们对金融投资和理 财服务的需求。 经济发展形成越来越多的大企业集团,这些大的企业集团要求与其融资 需求相匹配的现代金融机构为其提供服务。这意味着金融机构的融资规 模必须大,融资的效率必须高,融资的手段必须多样化,承担风险的能 力必须强。
第3节 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及金融约束论
1
一、金融抑制论
2
二、金融深化论
3
二、金融约束论
第3节 金融抑制论、金融深化论及金融约束论
一、金融抑制论
一、金融抑制论 (一)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的现象 麦金农和肖等人,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 发挥、金融资产单调、金融机构形式单一、过多的金融管制和金融效率 低下等现象,概括为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发展中国家 的金融体制落后的表现: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工具形式单一,规模有限。而发达国家的金融工 具多种多样,规模庞大。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明显的“二元结构”:一是以大城市 和经济发达地区为中心的由现代大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部门;二是以落后 的农村为中心由钱庄、当铺、合会为代表的传统部门。
《货币银行学》
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 罗频宇
总目录
章 节
第1章 第2 章 第3 章 第4 章 第5章 第6 章 第7 章 第8 章 第9 章 第10章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内 容 货币起源 信用 利率 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 中央银行 金融市场 货币供求与均衡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国际金融 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
第2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化与金融化
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化与金融化 我国具有漫长的自然经济历史。近代以来二元经济特征比较明显,新 中国建立以前仍是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占主导,商品经济不发达,货 币化程度低下,金融的作用很小。 我国的货币化程度停留在较低水平上的原因主要有: 历史原因。在原本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我们选择的又是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战略决策,在资源配置、资金投入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农业为轻 工业提供主要原料,农产品集中到城市进行加工使我国传统农业、农村 和现代工业、城市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长期没有得到根 本改善。
四、金融发展与金融深化、现代金融创 新的关系
第1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文献概要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文献概要 20世纪50—60年代,约翰·G.格利(John G. Gurley)和 爱德华·肖(Edward Shaw)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各类金 融资产增多及各种金融机构设立的金融发展能够推动经济 发展,经济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60年代,以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aymond W. Goldsmith)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肯定金融发展 (financial development)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不可或 缺的作用,经济与金融的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
第2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化与金融化
二元结构
现代的城市和破败的农村、比较先进的工业和落后的农业形成鲜明的
对比。
第2节 经济货币化与金融化
五、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化与金融化
二元结构
二元结构的主要结果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跛的社会保障体系,
穷人与富人得到不公平的待遇,容易形成阶级对立。
第1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金融发展的含义及其规律
二、金融发展的含义及其规律 (一)金融发展的含义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短期的变 化也包括长期内的变化,既是各个连续时期内的金融交易 流量也是对不同时点上的金融结构的比较变化。 金融结构则是指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 其相对规模,也就是说金融结构是由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 共同决定的。
第1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金融发展的含义及其规律
(二)金融发展的规律 金融相关比率(FIR)有提高的趋势。 FIR达到1~1.5之间时,该比率将趋于稳定。 经济欠发达国家的FIR比欧洲和北美国家要低得多。 决定一国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主要因素是不同经济单位和不同经济 集团之间储蓄与投资功能的分离程度。 金融机构在金融资产的发行额与持有额中所占份额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大 提高。 储蓄与金融资产所有权的这一“机构化”趋势对各种主要金融工具有着 不同的影响。
第1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文献概要
70年代,罗纳德·麦金农(Ronald McKinnon)的《经济 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爱德华·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 融深化》论证了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 联。 90年代,黑尔曼等人(Hellmann et al)提出了“金融约束” 论,他们认为金融抑制是金融发展的对立面,可视作是金 融发展的起点,一些发展中国家因不具备金融自由化的条 件,推行金融自由化又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有必要走第 三条道路,即所谓的“金融约束”。
第1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金融发展的含义及其规律
衡量一国的金融结构可用8个方面的存量指标以及相对应流 量指标: (1)金融相关比率(FIR即Financial Interrelations Ratio), 指全部某一时点上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即国民 财富)价值之比,这是衡量金融上层结构相对规模的最广 义指标,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2)主要金融资产如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股票等占全部金 融资产的比重。 (3)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 之比率,该比率是用以衡量金融机构化(financial institutionalization)程度的尺度。 (4)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由金融机构持有 的份额,该比率是用以进一步衡量金融机构化程度。